“傳銷之父”俞凌雄:在幸孕鏈暴跌99.99975%後,再戰STO

2018年上半年開始,中國幣圈出現了一個新名人——俞凌雄

。他被人稱為“傳銷之父”,至今仍到處兜售成功學課程。在區塊鏈火爆後,他又殺入了幣圈。不到半年時間,俞凌雄及其關聯方,先後發佈了近10種數字貨幣,賺取了暴利。它們全部在與俞凌雄關係密切的萬象交易所上線交易,也都全線暴跌,潰不成軍。

外界認為,它們都是傳銷幣

現在,俞凌雄又將目光轉向了STO。而他的STO產品,仍然被質疑是擊鼓傳花的傳銷遊戲。

“每次都能緊跟熱點,俞凌雄是當之無愧的‘幣圈蝗蟲’。”一位投資者說。

01 再戰STO

在ICO中賺得盆滿缽滿之後,俞凌雄又盯上了STO。

一本區塊鏈記者發現,近日,俞凌雄正在推廣一個打著STO旗號的傳銷項目,名為“柬埔寨中央金融集團”。

項目書稱,“柬埔寨中央數字銀行”隸屬於2018年成立的柬埔寨中央金融集團,將發行柬埔寨國家穩定數字貨幣KHT,並建設東盟支付公鏈AST。

其中,KHT與黃金錨定——每發行1個KHT,項目方都會儲備價值1美金的黃金。而東盟支付公鏈則將“串聯”東盟的貨幣流通市場,發展東盟各項產業的STO。

項目書還稱,整個項目受柬埔寨KHT基金會監管。但一位STO從業者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STO發行與股票類似,受政府證券交易委員會監管,基金會沒有監管資格。”

而早在2018年3月,柬埔寨國家銀行和柬埔寨證券交易委員會就公開闢謠稱,政府並未考慮支持國家數字貨幣。

除此之外,項目書還顯示,柬埔寨中央數字銀行是全球首家國家認可並頒發數字銀行牌照的銀行。

一本區塊鏈記者將“柬埔寨中央數字銀行”譯成柬埔寨官方語言高棉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無論在谷歌的搜索網頁,還是在柬埔寨國家銀行官網,均沒有該銀行的信息。

“柬埔寨國家穩定數字貨幣、東盟支付公鏈,這些概念都是俞凌雄包裝給信徒看的。買KHT這個幣的時候,你會發現它還是傳銷性質的。”幫俞凌雄管理過資金的基金經理王川說。

一本區塊鏈記者獲得了一份KHT的市場計劃書。它顯示,KHT建立了典型的傳銷代數制度:

要獲得KHT,得先成為這個項目的會員,此後才有資格向KHT基金會購買資產包,成為合夥人。

一位俞凌雄的弟子稱,成為會員,最低門檻是5萬元“會員費”。

根據所購資產包的大小,合夥人分為一級合夥人和超級合夥人(5萬美元以上),會獲得不同的槓桿倍數。

以一級合夥人為例。假設某人購買了1000美元的資產包,他將獲得3.5倍的槓桿資產,即3500美元。槓桿資產是凍結的,會按每日0.05%-0.5%的釋放速度,將資產釋放到流動資產賬戶。

“傳銷之父”俞凌雄:在幸孕鏈暴跌99.99975%後,再戰STO

“拉人頭”獎勵機制

如果用戶想提高槓杆資產的釋放速度,就需要繼續推薦新人,即“拉人頭”。如果新人購買了一個1000美元資產包,上家的槓桿資產賬戶就會釋放1000美元的20%,即200美元,到上家的流動資產賬戶。

“入金加槓桿和每日釋放是靜態收益,拉人頭和加速槓桿釋放是動態收益。二者一結合,形成了典型的傳銷模式。”王川評價。

02 ICO收割者

在2018年以前,俞凌雄還與區塊鏈毫無關係。2018年年初,他殺入區塊鏈行業。據北緯31度此前報道,他在新加坡註冊了萬象交易所。

隨後,俞凌雄否認自己是萬象交易所的創始人,但承認自己是萬象交易所“原始投資人”。

“不學習區塊鏈,感覺落後了一個時代!”2018年3月31日,俞凌雄在微博上寫道。一天後,他發佈了一段小視頻,為自己發行的“菠菜幣”(萬博幣)搖旗吶喊:“(菠菜幣)什麼時候都可以買。任何時候買,都是低點。”

這句話,被很多菠菜幣的投資者視為俞凌雄的公開喊單。

短短几個月,一系列打著“俞凌雄”標籤的數字貨幣——萬象幣、幸孕鏈、黃金鍊、車鏈、菠菜幣,橫空出世。

在一個個炒幣社區,總會有人發佈這些“俞系幣”的廣告。“俞凌雄老師傾力打造,三個月漲百倍,一年超越比特幣。”一條幸孕鏈的喊單廣告如是寫道。

這些“俞系幣”最鮮明的特徵,是白皮書設計簡陋、排版粗糙,鮮有介紹具體應用場景。但這些幣種,幾乎無一例外,都只上線了一家交易所——俞凌雄參與的萬象交易所。

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這些“俞系幣”,成為了只漲不跌的神奇投資品。

只漲不跌的神話,在早期,也許來自於“俞系幣”的鎖倉機制。它們大多每月限定提現5%。製造噱頭,控制賣出,讓它們一度上漲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卻很少有人從中獲取暴利,除了俞凌雄。

在進入鏈圈前,俞凌雄從事的領域與區塊鏈相差甚遠,但在這兩個領域,他對自身的包裝手法如出一轍。

“投資家、慈善家、領袖型企業家、創業家導師”,這是俞凌雄在百度百科上的標籤。

據百度百科和俞凌雄方宣傳資料,俞凌雄19歲從業務員起步,23歲成為“中國百強企業”營銷副總,24歲成為“上市公司”營銷副總,25歲便成為了“三千人規模大集團”的管理總裁。

然而,這三家企業的具體名字,卻是一個謎團。

而北緯31度2018年6月曾報道,俞凌雄出生於浙江寧波的農村,其同學在知乎爆料他初中畢業後就輟學,早早闖蕩社會。

至今,他仍在最高人民法院失信人的黑名單上。

在對外宣傳中,俞凌雄的第一個頭銜,就是中柬商業協會主席。但北緯31度披露,柬埔寨有名的華商表示,未聽說過俞凌雄,也不瞭解這個成立不久的“中柬商業協會”。

開設培訓課程,是俞凌雄近十年來最知名的盈利手段。

“傳銷之父”俞凌雄:在幸孕鏈暴跌99.99975%後,再戰STO

他的培訓機構,名為“道商學院”。在官網介紹中,這是一家“專注於新商業、新技術領域”的“培訓進化平臺”,旨在“造就新一代商業領袖”。而在知乎上,卻有俞凌雄的員工爆料,他的培訓機構,面向的都是小型企業的企業主。

這位員工表示,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各家公司打電話,並通過各種手段,要到這些公司老闆的個人電話。所謂的“各種手段”,包括偽裝快遞、安檢人員,甚至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要求公司前臺、秘書告知老闆的手機號碼。

針對這個人群,俞凌雄到現在還在推廣一個名為“老闆智慧”的課程,三天收費5000元。一本區塊鏈記者諮詢之後,俞凌雄的課程助教發來了課程資料,宣傳語中透露出濃濃的雞湯味道:“走進‘老闆智慧’,喚醒你生命的本能,打開被世俗屏蔽的智慧法門。”

在課程的宣傳照中,有大量與俞凌雄合影的名人,包括巴菲特、吉姆·羅傑斯、傑克·韋爾奇、張瑞敏、宗慶後、陳麗華,以及柬埔寨首相洪森。

但一些聽過俞凌雄課程的人,卻感到了後悔。某直銷品牌西北某市城市經理胡文昌對一本區塊鏈記者表示,俞凌雄的演講充滿了自我吹噓與心靈雞湯,乾貨甚少。

培訓時針對受眾心理打造的傳銷機制、暴富神話,都被俞凌雄用在了“俞系幣”的推廣方面。但在經歷了早期的短暫上漲後,“俞系幣”也不能擺脫暴跌的命運。如今,它們的持有者損失慘重:

萬象幣(CCEC),最高價0.0014BTC,現價0.000078BTC(約合人民幣2.17元),縮水94.5%。

萬博幣(俗稱“菠菜幣”)CGK,最高價0.0003BTC,現價0.000005BTC(約合人民幣0.13元),縮水98.3%。

幸孕鏈(XYCC),最高價0.000209BTC,現價0.000004BTC(約合人民幣0.11元),縮水98.1%。

黃金鍊(GOLC),在2018年5月出現過1.2BTC的最高成交價,如今僅為0.000003BTC(約合人民幣0.08元),縮水99.99975%。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年中至今,比特幣本身也出現了一半以上的跌幅。若按照法幣計價,這些“俞系幣”的實際縮水情況,更為可怕。

03 韭菜苦水

今年6月,幣圈老韭菜宣海,在俞凌雄的萬象交易所,陸續購入了近10萬元的萬博幣(CGK)。

CGK是一條面向博彩產業的公鏈,因此,在幣圈,CGK也被人稱為“菠菜幣”。宣海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投資菠菜幣時,幣價是5.3元。

“買完之後,基本一直跌,從來沒大漲過。”宣海說,“現在菠菜幣幣價只有一毛三,幾乎歸零了。”

與萬象交易所內交易的其它“俞系幣”不同,菠菜幣是唯一一個俞凌雄本人承認參與其中的數字貨幣。而對於幸孕鏈、黃金鍊等幣種,俞凌雄則一律撇清,稱與其不存在任何關係。

但真相,可能並非如此。

以幸孕鏈為例,這是一條號稱可以儲存人類基因,解決不孕不育問題的公鏈。根據白皮書,幸孕鏈的CEO名叫陳霞,曾在人類輔助性生殖等領域,“有18年從業經驗及10000例成功生育案例”。

“傳銷之父”俞凌雄:在幸孕鏈暴跌99.99975%後,再戰STO

與此同時,陳霞也是俞凌雄的“弟子”之一,且是最高級的“一級代理”。在俞凌雄開設的“道商學院”官網,陳霞的代理編號為“DS04-022”。照片上的她本人,就站在一排貼滿寶寶照片的背板前方。

“傳銷之父”俞凌雄:在幸孕鏈暴跌99.99975%後,再戰STO

宣海見證過俞凌雄多次公開喊單,為菠菜幣搖旗吶喊。然而,隨著幣價走低,俞凌雄漸漸開始避談菠菜幣,轉而投向STO的市場。

熊市到來後,在菠菜幣Telegram社群中,抱怨的投資者越來越多。為了避免投資者維權,菠菜幣官方Telegram群的管理員,甚至直接將社群解散。

此後,有投資者在微信上重新組建了菠菜幣的社群,宣海也在其中。

“群裡至少一半人是想維權的,但是俞凌雄如果倒了,我們的菠菜也徹底沒戲了。已經這樣了,維權還有什麼用呢?”宣海反問。

他心知肚明這是一個騙局,但無計可施。

“上一輪熊市的時候,我就已經在幣圈了。俞凌雄比我進幣圈還晚,我竟然被他騙了。”他忿忿地說。

身邊人和區塊鏈從業者,又如何評價俞凌雄呢?

“金融,他懂個屁。”王川說。

他認為,在吹牛和洗腦方面,俞凌雄是個“人才”,但是在金融上,俞凌雄完全是個門外漢。

區塊鏈行業從業者鄭瀚也認為,俞凌雄是一個典型的區塊鏈騙子。

在一次演講中,俞凌雄慷慨激昂地告訴信徒,5年內,全球內將沒有股票交易所,只有STO數字貨幣交易所;全球創業者不再發行股票,全部發行證券化代幣;比特幣將來會漲到100萬美元一個。

在場信徒們的情緒,被俞凌雄煽動得十分熱烈。

鄭瀚也看了那個視頻,他發現,俞凌雄根本不理解什麼是STO。

“本質上講,STO是一種新型融資方式,但它並不適用於所有公司,也不可能代替股票。”鄭瀚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更何況,中國政府已經明令禁止STO了。”

一本區塊鏈記者還採訪了其他幾個公鏈負責人,得到的回答竟出奇的一致:“對這個人,我不想做任何評價。”一提到俞凌雄,他們都避之唯恐不及。

“幣圈蝗蟲”這個稱號,放在俞凌雄身上,十分形象。

“傳銷之父”俞凌雄:在幸孕鏈暴跌99.99975%後,再戰STO

幣圈從不缺少空氣幣、騙子與野心家。但如今,韭菜卻越來越少。

幣市蕭條,竭澤而漁的“幣圈蝗蟲”們,也開始面臨“割無可割”的困境。

但無論如何,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行業的惡名、幣價的暴跌、韭菜的哀嚎,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現在,“蝗蟲”們正在虎視眈眈新的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