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从民族复兴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

李君如:从民族复兴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

资料图 甘南 摄

我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总是把它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中去考察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这样来定义党史,把党史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中去考察,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党史,包括能够更好地认识党的历史上的成就和失误。

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在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指出这一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经提出,就和抗日战争这一关系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历史实践相联系。因此,毛泽东强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之所以要在“共产党员”之前加上“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这样的定语来修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特点,在当年主要针对的是王明的所谓“国际主义”,但其意义又不局限于同王明的区别,而是深刻地告诉我们做什么事,包括在中国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首先搞清楚“我是谁”这一基本问题。所以,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线索来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史,更符合当年的历史实际。

再往前追溯,中国共产党本来就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着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早期共产党人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武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中国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今天,在党和人民长期奋斗下,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近了。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在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时,明确把这一新思想定性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我们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指南。

根据这样的认识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我们就有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的线索。这个视角、这个线索,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民族复兴视角”“民族复兴线索”。从这样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作者:李君如(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