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婦院副院長張丹主持項目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近日,浙大婦院副院長張丹主持的“安全高效輔助生殖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推廣應用”項目獲得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該項目團隊實力強大,團隊成員包括生殖領域權威專家

黃荷鳳院士,還包括曲凡、盧永超、葉英輝、張潤駒、胡燕軍、李靜怡、徐谷峰等青年學者。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由中國教育部設立的,用來鼓勵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高等學校教師、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組織。這個獎項是僅次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大獎的重要科技獎項。

浙大妇院副院长张丹主持项目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張丹主持完成並獲得這一重要獎項的成果——“安全高效輔助生殖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推廣應用”,通過集成創新關鍵輔助生殖技術體系,提升了輔助生殖治療的高效性與安全性,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規模化的示範推廣。

浙大妇院副院长张丹主持项目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人口紅利喪失的挑戰,提高出生人口數量與質量對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但我國不孕夫婦人數逐年上升,生殖障礙疾病發生率居高不下。人類輔助生殖助孕技術(ART)應用已有40 餘年,但仍面臨有效性不足與安全性欠明確等關鍵問題。“安全高效輔助生殖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推廣應用”這個項目,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構建了提高疑難生殖障礙患者誘導排卵和胚胎著床成功率的理論架構和技術體系。項目具體成果包括:

①鑑定了卵巢功能不全的新致病基因突變,提供了卵巢功能不全早期篩查的方法及早期干預的潛在靶點,實現卵巢功能不全所致生殖障礙的一級預防;

②首創並推廣個體化卵巢復甦方案,中西醫結合輔助治療卵巢功能不全,有效提高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誘導排卵成功率;

③研發了高效的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體系,改進卵母細胞體外發育潛能及未成熟卵利用效率;

④構建了子宮內膜容受性形成、早期胚胎髮育調節及母胎界面-交叉對話的理論體系;

⑤建立了針對不同疾病特點患者的個體化內膜準備方案與提高胚胎著床率的綜合技術體系;

⑥創立了更利於母子健康與安全的促排卵、體外培養、胚胎選擇與移植策略的靶向風險防控體系;

⑦發明了適用於輔助生殖技術多環節的新型工具,實現了高效助孕。

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 SCI 論文 21 篇, 申請專利 5 項。通過開展輔助生殖技術培訓、組織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等活動,在全國 20 餘家單位推廣應用項目成果的技術體系,指導提升了安全性及效率,累計 有150 餘萬患者從中受益。項目成果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出生人口質量、降低了相關的醫療損耗。

監製:孫美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