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日建交之初,日本就說出了自己對中國最真實的看法

你知道嗎?中日建交之初,日本就說出了自己對中國最真實的看法

中日建交

眾所周知,中日之間因為歷史原因,不論民間來往還是官方交流,都如同隔著一層磨砂玻璃,總是看不透對方的真實看法。

那麼,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文件——《中日聯合聲明》。

《中日聯合聲明》,又稱中日建交公報,是197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時,兩國政府簽署的一份聯合聲明。

在這份標誌著中日關係正常化的文件中,中國是如此為中日關係定性的: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一衣帶水,一聽就知道是一個好詞,說明中國對日本的態度是以和為貴。

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追根溯源,看看“一衣帶水”這個詞最初的用法。

據史書《南史·陳紀下》記載,當年隋文帝統一北方,面對南方的陳朝時,說道:“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

不拯之乎?”

然後南下跨過長江,消滅陳朝,統一天下。

有趣的是,一衣帶水在歷史上不單單隋文帝這麼用過,後世還有人這麼用。

例如:《舊五代史·李建及傳》:(晉將)執矟呼曰:「豈有一衣帶水,縱賊如此!」(遂破梁師)

《宋史·潘美傳》:“ 美受詔,提驍果數萬人,期於必勝,豈限此一衣帶水而不徑度乎?”(遂破敵軍)

看看,每次說完一衣帶水,就把對方滅了,一點也不以和為貴。

你知道嗎?中日建交之初,日本就說出了自己對中國最真實的看法

一衣帶水

不得不說,日本真的是中國的好學生。日本的外交官中竟然有人看出了其中的典故,並且回覆道:“日中關係吳越同舟。”

吳越同舟,這個詞是不是同舟共濟的意思呢?

聰明的你肯定猜到了,當然不是。

吳越同舟,出自《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是一對冤家,臥薪嚐膽說的就是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手底下滅國重又復國的故事,吳人與越人之間的恩怨可見一斑。

那麼吳越同舟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兩個人雖互為仇敵,但風浪驟起時,還是應該相互扶持,渡過難關。倘若風浪過去,就要白刃不相饒了。

你知道嗎?中日建交之初,日本就說出了自己對中國最真實的看法

吳越同舟

由此,可見日本對中國的認識……你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