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如何加速成功

現代年輕人想要快速成功,至少得滿足三個條件

1、你得有真本事,註定需要天賦和努力

2、運氣好,是20歲還是30歲遇到好運氣不重要,而是在某一個時點你抓住了特別有利於發展的環境

3、要善於利用現代世界提供的快速上升通道

傳統的觀念裡,上一所好大學,畢業找一份好工作,通過一步步晉升,做到一定的位置,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而事實證明,前兩步是這麼走的,快到第三步的時候,發現準備下一步晉升的崗位已被一個“空降兵”佔領了,就有了後面的故事,發展不順利,迷茫,人生一下子沒有了目標。

為什麼28歲的金融小職員經過2年的努力通過副業吸金千萬?

為什麼胡瑋煒十幾年的記者而最終讓她逆襲的是做了“摩拜”?

為什麼美國總統只有極少數人是擔任過公職而後成為總統呢?

他們是關鍵善於運用了第3點,利用現代世界提供的快速上升通道。也就是所謂的“跨界思維”、“橫向思維”、“換梯”。

假如你在暴雨中開車,碰巧遇到三個人在路邊,一位是體弱多病,看起來已在崩潰邊緣的老人;另一位是曾救過你性命的朋友;第三位是你的夢中情人,而此時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良機。不過,你的車上只有一個空位。

那麼,你會讓誰搭上你的車?

當然是那位老人。然後,把車鑰匙交給你的朋友,自己留下來與夢中情人等公交!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橫向思維的一種鍛鍊。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

那些成功的人如何運用橫向思維,跨界思維在各個領域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的呢?讓我們先看看歷史上登總統們如何縮短了政治階梯而迅速登頂的。


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如何加速成功


歷任總統在當選總統前的職業及擔任公職的時間

絕大多數擔任民選公職的時間還沒有攻讀政治學學位的時間長。仔細觀察他們的職業,每一位的政治階梯都不一樣,其中有人做過校長、軍人、農場主、士兵。

現在看來,公眾衡量總統候選人的標杆,不是這位候選人在政界經營了多久,“而是領導者素質”,而這一項素質在其他領域同樣可以展現出來。在民意調查中顯示,“一個堅強有力、作風果斷的領導”是總統候選人必須具備的特徵。

事實證明,那些登頂最快的總統們,都展現了他們的領導威望,還有什麼職業能顯示一個人這方面的才能呢?是指揮軍隊(華盛頓)、經營一所大學(威爾遜)?

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率領美國及其盟友戰勝了希特勒。他從未出任過任何民選公職,但卻在大選中以5倍於對手的票權贏得了勝利。

“若他能成就彼處,他就能成就四方”。

他們能夠君臨天下,不是都在玩大家都會的遊戲。

努力和經驗無法代替能力和業績

他們都是“換梯”的成功者,都是“跨界”的成功者。

我們長久以來都存在認知的誤區,我做10年20年這個工作,未來就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引領者。而事實證,當你按部就班的在一個領域等待晉升機會的時候,等那個晉升機會到來時,始料未及的是被“空降兵”得了先機。

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因為世界發展太快了,僅僅在某個領域擁有單一技能,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要求,需要通過“換梯”切割自己的截面,有時候在一個領域內走著走著就一定會出現瓶頸,有時是崗位的瓶頸,需要你小小跨界充實自己;有時候是公司的業務的瓶頸,業務停滯時一段週期內對員工的成長是有限的;有時候是行業的瓶頸,比如過去10年就是金融業務輝煌的10年,而未來十年呢,很顯然不是,你需要通過“換梯”,在其他領域重構自己的能力和業績,來增長新的認知。

我們生活在一個打破傳統的登梯時代。不只是政治,在企業發展和個人發展、不同行業間都是這樣,要尋找創新之路,橫向塑造自己競爭能力。

我們要向“換梯者”這樣去思考,向創業者一樣去行動,不僅僅是肯幹,更要會幹!

妃姐說的對不對,經常一起多聊聊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