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PKPM建築結構設計》考試改革實施方案

本科高校《PKPM建築結構設計》考試改革實施方案

《PKPM建築結構設計》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實踐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專業課,是土木工程必修課程。對培養學生使用設計軟件進行結構施工圖設計,和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對結構設計軟件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方法有較系統的瞭解,在掌握基本建模操作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繪製建築結構施工圖,併為完成畢業設計打好基礎。

本科高校《PKPM建築結構設計》考試改革實施方案


本科高校《PKPM建築結構設計》考試改革實施方案


本課程的考核方式是考查,課程最終成績的構成及成績評定辦法是上機考核佔40%,平時60%(其中考勤佔20%,作業佔20%,實訓成果佔20%)。本課程的考核方式為平時成績、期末考核相結合方式:總成績=平時成績×60%+期末上機考核成績×40%。期末上機考核方式佈置一套建築施工圖,由學生讀圖識圖,使用計算機軟件PKPM輸入建立結構計算模型,內力計算和截面設計,最後繪製相應的結構施工圖。考核了學生對建築施工圖的讀圖識圖能力,根據識圖理解的內容進行結構建模的能力,對結構模型內力計算和截面設計能力,根據選筋結果繪製結構施工圖的能力,施工圖設計深度把握的能力。

本科高校《PKPM建築結構設計》考試改革實施方案


本科高校《PKPM建築結構設計》考試改革實施方案


該課程平時成績包括學習態度(考勤、隨堂資料及工具)、課堂參與(課堂提問、分組討論)、平時作業、讀書筆記和實踐性作業。考核題型採用非標準答案試題,佈置一套建築的建築施工圖,學生根據建築施工圖設計和繪製結構施工圖。考試在課程最後兩週,在上課時間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有的學生自己沒有電腦)。學期末學生根據佈置的建築施工圖,到學院多媒體機房,使用PKPM軟件進行操作,最後在指定的時間把模型和結構施工圖上交評分。學生提交的設計結果刻錄到光盤上,進行存檔。

評分標準:按結構模型和設計質量、施工圖設計深度評分。

自查清單包括期末考核結果光盤、平時成績、學生上課點名簽到。

本科高校《PKPM建築結構設計》考試改革實施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