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聯交易的存在往往會對公司業務獨立性、持續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並可能成為操縱利潤、逃避稅收的工具。

通過收入(應收、預收、現金等方式)或者資產交易來粉飾業績,當中最普遍、最好用的方式就是利用關聯交易了。

關聯交易概念比較好理解。容易發現關聯交易作假的現象有:

(1)交易所涉及的金額較大且頻次較低,或與自然人發生大額交易及資金往來;

(2)交易不通過銀行轉賬,而是採用現金結算或多方債權債務抵銷方式結算等。

但其實上市公司要通過關聯交易作弊,不會這麼初級的表現出來。往往交易背後有錯綜複雜的關係鏈。重點在於利用行業常識發現財務數據異常,然後極具耐心的去挖掘背後的關係網。

關聯方:關聯方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主要指上市公司的發起人、主要股東、董事、監事、高級行政管理人員及他們的家屬和上述各方所控股的公司。

目前對關聯方的界定,有是否形成控制、共同控制、是否能產生重大影響,也就是說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為標準的,而非僅僅根據持股比例來判斷。

關聯交易:公司或附屬公司與在本公司直接或間接佔有權益、存在利害關係的關聯方之間所進行的交易。包括關聯方採購、關聯方銷售、關聯方資金拆借、關聯方融資擔保、關聯方的授權轉讓、關聯方租賃、關聯方代理、關聯方權利許可、關鍵管理人員薪酬等。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上市公司案例

(一)銀億股份000981:利用隱蔽關聯方來操縱交易

銀億股份是寧波地產商,2011年33億借殼ST蘭光。

關聯交易疑點1:

2012.12月,百勝麒麟向銀億股份支付銀億品牌使用費及項目開發管理費,項目總體建設週期暫定6年,未披露關聯交易。

2016年銀億股份的應收賬款中有1.5億為百勝麒麟的,佔比應收賬款年度總額達58%,未披露關聯交易。此外百勝麒麟是銀億股份2016年第一大客戶,金額4.02億,佔銀億股份年度收入的5.77%。

但銀億股份通過寧波中元地產間接持有百勝麒麟20%的股份(銀億股份持有寧波中元20%,寧波中元持有百勝麒麟100%股份)。而且2014開始披露確認寧波中元是銀億股份的關聯方(2015、2016也有披露),也就是說百勝麒麟也是銀億股份的關聯方了。這其中1.5億應收賬款、4.02億的收入是有多見不得人,而不去合理披露呢?推測2012-2016年間都具有大量關聯交易未披露。

關聯交易疑點2:

2016.9月,李明官先以9.7億的價格將上海大友公司80%的股權賣給銀億股份,馬上,銀億股份又以12.46億元轉讓給海東公司,銀億股份一個月內淨賺差價2.75億。

但李明官和海東公司是上海大友唯有的兩大股東。李明官為什麼不直接賣給海東公司,或者合理市價12.46億元賣給銀億股份?

銀億股份業績情況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公司借殼上市後一直增收不增利,2013、2014、2015年,公司收入逐步增長,而淨利潤、扣非淨利潤逐步下降。

關聯交易手段用盡後,2016年只剩下0.77億的扣非淨利潤了,2017年底窮途末路,只能開始賣資產了:2017.11月出售舟山銀億房產、舟山銀億新城房產各56%股權,預計收益約3億元;2018.1月出售瀋陽銀億房產50%股權,預計收益約2.24億元。

2015年股災開始到2017年公司股價基本都在高位橫盤。期間財務舞弊的動機也比較明顯:大股東持股70%以上,且持續高比例的質押中。

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2018年的暴雷讓它回到了借殼上市時期的股價。目前100億市值左右,年初還近500億的市值。

反正已經撐不住,年報再來個“洗大澡”,1.30公司公告業績預告:2018年淨利潤2-4億元,增長-87.51%至-75.02%。原因:行業不景氣,同時計提6-8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銀億股份2012-2018周K線

(二)高斯貝爾002848:關聯交易背後的利益輸送

高斯貝爾2017.2月上市,主營數字電視軟硬件產品,主要包括有線數字機頂盒等。名字“高斯”“貝爾”挺高大上的,但一看主營“有線數字機頂盒”,一臉嫌棄的業務。

2017.8月,上市半年的高斯貝爾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我知道大量投入機頂盒相關業務沒什麼前途,但半年的時間你就變臉,是不是有點過分了,而且這還是IPO募集資金。

然鵝,這並不是最鬧心的!“高斯”“貝爾”要合謀去收購深圳市高斯貝爾家居智能電子有限公司,這是實控人劉潭愛旗下的公司。

高斯貝爾智能家居主營:檢測工具攝像頭、家庭無線安防、網絡攝像頭等三大類產品。(如果不搞關聯交易貓膩,收購這公司看起來好像比投入機頂盒業務好接受一些)

高斯貝爾智能家居股權結構:高視偉業(高斯貝爾實控人劉潭愛控股90.67%)創投持股38.005%;劉潭愛(高斯貝爾實控人)3.5%;歐陽健康(高斯貝爾副總經理)21.25%;楊長義(高斯貝爾子公司研發副總)21.245%;童鷹等其他五名自然人共持股16%。也就是說劉潭愛合計持有高斯貝爾智能家居智能家居37.96%的股份,其他股東也是關聯方,這妥妥的關聯交易。

截止2017.6.30日,高斯貝爾智能家居淨資產4306.38萬元,若按計劃2.5億收購,則溢價480.53%。

收購標的歷史融資估值情況: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2016年估值才達十年前的註冊資金,甚至比2015年估值下降了30%多,這樣的資產也值5倍溢價?妥妥的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

而且收購標的的造假情況也嚴重:(證監局直接質疑挖出)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關聯交易造假後來也被證監局證實: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高斯貝爾股價一瀉千里,除了併購的關聯交易造假外,當然還有公司自身業務的低門檻、行業紅海、上市前財務數據粉飾有關。

一上市就業績變臉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33億借殼,背後多少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

高斯貝爾周K線

題外話:公司高頻覆銅板項目已入批量生產階段,國內稀有。(某券商組織調研過,若公司沒再欺騙投資者,該題材亮點十足)

2017年高斯貝爾高頻覆銅板項目車間完成建設,2017年末已取得軍工資質,並且已實現FR4板材批量生產,PTFE產品已開始小批量試產,PPO處於試產階段,各種型號產品得到多行業認證,為後續的批量供貨提供保障。隨著5G與汽車電子的發展,會帶來高頻覆銅板增量需求。目前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此外三聚環保算是關聯交易造假的典範,堪比樂視網,由於三聚環保背後的關聯方王國及其複雜,這裡就不做展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