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原創: 盛智君 不一樣的商業 9月14日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談到學習經濟、金融、資本運作、企業管理等,很多人會搬出一系列西方的理論,以及一長串外國人的名字。每每聽到這裡,心裡總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西方的月亮比東方的圓?我們真的不如老外?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高速增長,

200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

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我預測中國將在30年代中期最終把美國從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寶座上拉下。不想讓出寶座的美國,必然會起來反抗,這也是中美貿易戰必然開戰的原因。實業方面我們應該是有底氣的,但如何搞定“華爾街”是需要我們仔細思考的。我想作為企業,我們能做的是夯實實業+金融體系,為這不可避免的一戰打好基礎。“實業+金融”體系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

跳出“全盤西化”的學習怪圈

1840年以來,中國社會受到來自西方列強的全方位衝擊,中國的“思想文化倫理道德”,猶如這片古老的黃土地,被“西方大潮”侵蝕洗滌了170多年,現在已然是“很鬆軟了”。中國人批判自己的文化糟粕,向西方人學習,潑髒水的同時把孩子也潑了。今天的中國,在思想、文化、經濟、管理、金融、醫療、教育、家庭等各個方面,都存在“邯鄲學步”的尷尬,別人的先進沒有學到,自己的一套又忘卻了,我們不會“走”了。關鍵還有一點,西方的那一套適合我們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需要“批判式”學習,跳出“全盤西化”的學習怪圈,建立屬於我們中國企業的應用體系。看到中國高速的發展,很多國外的企業,開始學習中國的企業,我們讓他們學什麼呢?是企業個案嗎?不是!應該是中國特色的企業應用金融體系和管理體系。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作為老闆,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建立認知?

拓展思維?

找到瓶頸?

更新知識體系?

發現商機?

我想,企業是為了盈利,老闆需要賺錢,離開這個基礎一切都是耍流氓。作為老闆,如何學習呢?——學習方式和專家學者一樣嗎?和管理人員一樣嗎?和專業技術人員一樣嗎?和員工一樣嗎?當然不一樣!那應該如何學呢?

學習的前提是“學習如何學習”。在這裡,我將揭秘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心法一:從“點狀”學習到“系統”學習

現代人越來越難以集中注意力了,微信、微博等“點狀”內容深深的影響著我們。讀的時候好像挺有用的,但就是串不起來,大多時候只是成為了“談資”。

我們必須帶著目的去學習,而且我倡導半年內用不到的東西不要去學,因為學完也成了“庫存”,一段時間不用,也就忘了。我們需要理清學習目的,帶著目的去系統閱讀,從“點狀”認知到“系統”認知,“系統”學習不代表全面閱讀和精讀,而是“有選擇性”的讀,選擇真正有乾貨的內容,運用略讀法、速讀法、跳讀法等快速閱讀的方法。基於我們的商業問題,找到這個領域中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學習資源,系統的“有選擇性”學習。

心法二:從“精讀”學習到“架構”學習

受到從小教育的影響,大量的人養成了“精讀”學習的習慣,逐字去閱讀和學習,有些人還會在心裡默默的念,越讀越慢,越慢越分神,很快就讀不下去了。

我們需要從“精讀”學習到“架構”學習,建立自己整體的學習“架構”和“解決某個商業問題”的學習“架構”,形成結構化認知,讓知識為我所用,而不是淹沒在知識的海洋裡不自知。作為老闆,我們必須懂全貌,學會從全局看事情,建立自己的知識架構,把握企業全景。遇到具體的事情時,應該快速形成分析問題的架構,基於全局觀快速作出正確決策,具化的“點”應該讓專業的人去實際研究和操作。

心法三:從“故事”學習到“本質”學習

我們都喜歡讀故事和學習案例,很多財經作家為了迎合大家的閱讀興趣,整出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成功學專家羅列了一推成功企業家、資本家的故事,不斷告訴你成功可以複製,你只要學習了這些成功的經驗,也就會成功。

我覺得故事可以豐富我們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根本。我們不能“捨本逐末”,被故事困住。沒有相同的兩家企業,更沒有相同的外部環境,案例是不能複製的。我們必須從“故事”學習到“本質”學習,發現“故事”背後的邏輯和規律,跳出經驗發現“本質”。就像牛頓通過一個砸中自己的蘋果,發現了經典力學的三大定律,然後用這個三大定律去解一系列的問題。

心法四:從“理論”學習到“應用”學習

好多老闆迷戀於“理論”,把各種理論越講越玄,聽了一門新課碰到一個新理論就快速的用到自己的企業裡,企業管理團隊在“不懂”的情況下疲於應付,“老闆學魔怔了,每年都要折騰我們幾把”。還有一部分,一聽到理論就“頭大”,往往左耳進右耳出入不了心,根本就談不上應用了。作為老闆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成為研究型的專家學者,而是應用型的實踐派,學了新東西必須要納入到自己的知識架構,為自己所用,形成了自己的認知後,再去應用。

就像學開車,我們不需要知道車輛運行的空氣動力學、熱工原理、傳動原理等,我們只需要學會開就好了。回想當年學車,剛考完筆試,教練講了10分鐘不到,這是儀表、檔位、離合、油門、剎車。就跟我說,開回去吧!我居然還真的開到了駕校,我學會開車了。我們需要去“理論”化,基於“應用”,怎麼有用怎麼學,不受專業和學科的限制,整合應用型知識體系。

心法五:從“他法”學習到“自法”學習

人云亦云,很多人活在其他人的世界裡跳不出來,慢慢失去了自己的獨立認知。就像很多老闆喜歡聽經濟學家的經濟分析和預測,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因為這些所謂的預測都是有概率的,預測成功你就更信這位經濟學家,預測失敗也不要緊,因為市場上的“人”很多,概率讓“不太差”的經濟學家都成功了。在陷入“他法”後,每當碰到問題,也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和處理,往往回到了憑藉感覺的“拍腦袋”決策。

我們必須從“他法”學習到“自法”學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自己的獨立認知。成功不是“一樣”,而是“不一樣”。“不一樣”才是商業的關鍵法門。

學習“玩錢”五步驟

學習“玩錢”首先必須打破思維的瓶頸,不要覺得自己學不會,也不要覺得難,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要堅定的認為自己可以學會,然後沉下心來立足應用,結構化、系統性、全維度的學習。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第一步:建立“玩錢”知識框架

建立玩錢的知識框架,學東西不能陷進去,帶著結構去學習。從“思維”開始學起,打破腦子裡的那個瓶頸。基於未來想做的事情或者說是商業目的,來搭建這個知識框架,區分必學和選學,主幹和分支,重點和非重點等。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第二步:系統學習“玩錢”方法論

建立“玩錢”的內功心法,也就是我一直說的底層邏輯和本質規律;瞭解金融生態圈,知道金融的江湖裡是怎麼一回事情;弄懂融資和投資的法門,以及對應的金融工具和資本運作手法;學會分錢,從個人學習到企業團隊學習,打造和引入金融團隊,帶領團隊作戰;有意願搏擊上市的,可以學習上市的道與術。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第三步:形成自己的“玩錢”方法論

從“他法”到“自法”,形成自己“玩錢”的邏輯,獨立思考形成方法論。千萬不要被所謂的專家忽悠,很多企業在不瞭解“新三板”的情況下就啟動,合規補交稅金以後,企業倒了。還有一些認為“新三板”上市錢就來了,其實85%以上的“新三板”企業是沒有做市商承銷的,因為“新三板”裡沒有韭菜。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第四步:建立“玩錢”人脈圈

不僅僅需要方法論,還需要“玩錢”人脈圈。要從“圈外人”變成“圈內人”,建立在金融圈的人脈結構,不能建立單通道的人脈結構,需要豐富結構,比如投行、銀行、信託、證券、融資租賃、金融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等。方法上,可以找到核心人脈,然後通過核心人脈展開。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第五步:實踐“玩錢”方法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需要從方法論到具體的戰略戰術落地,在實踐中迭代和升級自己的方法論。

實業企業“玩錢”在實踐層面有三件事我需要特別提示下:

1、實業企業“玩錢”,需要打造“玩錢”DNA,在儘量不影響原來實業的情況下,劃出一個板塊來完成“玩錢”DNA,然後再全面鋪開。

2、構建“玩錢”團隊,“玩錢”不是單打獨鬥,需要金融團隊集團軍作戰。

3、“玩錢”的同時,不能放鬆實業,實業是基礎。我們發現很多“玩錢”的人,死在實業上。

智君劃重點:

學習的前提是“學習如何學習”。

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從"點狀"學習到"系統"學習;

從"精讀"學習到"架構"學習;

從"故事"學習到"本質"學習;

從"理論"學習到"應用"學習;

從"他法"學習到"自法"學習。

系統學習“玩錢”五步驟:

建立框架—系統學習—形成方法論—建立人脈圈—實踐方法論。


《玩錢》中國特色的企業應用金融體系

系列文章為盛智君老師原創,版權歸盛智君老師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用途轉載請註明原創作者。商業用途使用請聯繫[email protected],徵得同意後方可使用。

往期回顧:

訂閱號:不一樣的商業

第四期:如何學習“玩錢”?老闆學習五大心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