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角活動中幼師介入指導的時機

區角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能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活動過程中,教師的現場指導對培養幼兒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那麼,教師該在何時介入幼兒的區角活動並進行適當的指導呢?

1.在幼兒活動遇到困難無法繼續遊戲的時候

案例:玩“過家家”的遊戲時,幼兒明明由於遊戲的人數已滿無法加入遊戲而苦惱,但他又不想加入其他的遊戲。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解決遊戲中的問題,例如提出“你可以想一想其他的哪種家庭成員還能加入這個遊戲呢?”這樣的問題,如果幼兒想到其他的能夠加入“過家家”遊戲的家庭成員的話,那麼問題也就解決了。

區角活動中幼師介入指導的時機


2.在幼兒之間出現糾紛和其他行為問題的時候

案例:在搭建遊戲的過程中,幼兒天天不小心碰壞了其他小朋友搭建好的房屋,小朋友們有的非常生氣,有的甚至對天天施行暴力攻擊,還有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教師應該馬上進行調節,比如對幼兒們說“房屋是不是因為地震倒塌了,小朋友們趕緊搶修房屋吧,重新建設我們的家園。”這樣的調節方式可以巧妙地化解幼兒之間所存在的矛盾,使幼兒們重新地投入到活動當中。

3.在幼兒的操作發生困難的時候

案例:幼兒佳佳因為年齡較小,還不會正確地搭建積木,他總是把小塊的積木放在最下面,把大塊的積木放在最上面,導致搭成的房子總是倒塌。這時,教師就可以給佳佳進行遊戲指導,對佳佳說:“來,我們給白雪公主搭建一所漂亮的宮殿吧,我覺得大塊的積木放在下面要好看多了,你看,這樣是不是好看多了?”教師通過親自動手給幼兒做示範來指導幼兒遊戲,使幼兒能夠在模仿教師行為的過程中學會遊戲的方法。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還能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區角活動中幼師介入指導的時機


4.在互動遊戲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

案例: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在玩“過家家”遊戲的孩子們因為每次都扮演同樣的角色而對遊戲失去了興趣,大家都無所事事,並沒有進行其他的遊戲內容,此時教師就應該以遊戲者的身份加入遊戲,指導孩子們繼續進行遊戲。比如教師可以說:“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爸爸的遠房親戚,寶寶要叫我阿姨哦,我給大家帶來了小劇院的門票,大家開車跟我一起去看演出吧!”然後再進行看演出的遊戲,這樣可以使新的元素加入到遊戲中,給遊戲創造新鮮感,進而再次激發幼兒的遊戲興趣。通過這種方式對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幼兒自身的應變能力,最終營造出和諧的遊戲氛圍,使遊戲得以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