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大意:季文子做事谨慎,三思而后行。孔子听到这种评价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行”?

一、三思而行的误解

《论语.公冶长》载:季文子做事谨慎,三思而后行。孔子听后评价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这一章,别人说的“三”是虚数,孔子以“再”这一实数来回答,有点调侃开玩笑的意思。孔子幽了一默,但思想是严肃的,告诫人们不要思虑过多,优柔寡断。

季文子卒于鲁襄公五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季文子过世了十七年后,孔子才出生。孔子与鲁国王室,以及季氏、孟氏权贵都有交往,对季文子应当是有所了解的。

孔子编写过《春秋》,季文子是鲁国历史上推行过“初税亩”改革的名相,孔子认真研究并记录过他的事迹,对季文子,孔子是有发言权的。当别人赞美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时,孔子提出了修正意见:季文子做事谨慎有点过头了,只要思考两次就行了,

本章的争议很大,焦点在于季文子是否优柔寡断,孔子的评价是否正确。这是历史学家的事。热衷儒学的朋友大可绕过这个问题。

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行”?

二、为什么不要多思考

君子、贤哲遇到人事物,面对抉择,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凡是符合道义的都可以做,换言之,凡是利他的,利于社会大众的,都可以做,要“当仁不让”!

为什么有人会思考太多?心太小的缘故,这种人思考的不是善恶,而是利弊;不是道义,而是得失;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所以常常在权衡利弊、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瞻前顾后的泥潭中挣扎一生。这叫“小人常戚戚”!

关于思考,总结古人观点和生活观察,可以分为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用欲望在思考问题;这种人基本不思考,或者说用下半身思考。易冲动。

第二种境界,用情感思考问题,与欲望思维不同,肉体的贪欲上升为精神的占有,但仍然是极端自私。有强烈的精神控制倾向。

第三种境界,用法礼和陈规思维,与前两种境界不同的是,对欲望和情感作了某程程度的限制和约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要付出压抑和忍耐代价,或者要背负某些道德枷锁,或者道貌岸然,被认为活的不够真实洒脱。

第四种境界:用理智思维。处处为他人着想,这种人有两种情况,有人是与生俱来的善良;有人是明白因果原理,后者居多。因为明白因果,知道善恶有报,所以处处利他,利他就是常远的利己。所谓小人,是目光短浅的利己;所谓君子是目光远大的利己,在共享中利己;这种思维还是有“我”的思维。

第五种境界,无我的思维。宗教的智慧观照。不思善,也不思恶,用智慧观照,心如明镜,了了彻见,高下朗然。

古今圣贤,对思虑过多是不提倡的。高境界的思维是简单的。是谓:“大道至简”

孔子反对“三思而行”,是有道理的。对于一个没有受过教化和没有生活阅历的人来说,太多的事情,想不明白,也研究不明白,最多是类似于精神病人的偏执、荒唐。

三、思不如学

与其这样刚愎自用地思索,不如“就有道而正焉”,孔子感慨“思而不学则殆!”这种人真的太危险了。网上的喷子大多具有这种特质,善于独立思考,坚决不学,这类人大多要经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惨剧。用一生的固执和不幸来验证真理,是愚昧的!

从一些口头禅和习惯表达,我们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习状态,科学家常说“实验表明……”;学者常说“圣贤说……”无知者常说“我认为…..”

让我们的话题再回到思考上来。

最反对思虑的是佛教。《四十二章经》有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什么时候,才能相信自己是对的,佛说,至少要成就阿罗汉道。在此之前,所思所虑,所言所辩,皆戏论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