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十年二十人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原標題為《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 | 十年二十人》

在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的七樓,是由“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設計的新華書店,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來自遠方的光線與方格重複之美共同構造了猶如幻境的場景,遂命名“光的空間”。

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十年二十人

“光的空間”是《十年二十人》最後一期的錄製場地,在這裡吳曉波採訪了最後一位嘉賓——車建新。

1982年,年僅16歲的車建新因家境貧寒決定用手藝闖天下,並選擇了學費最便宜的行業——木匠。在做木匠的過程中,他超越所有師兄弟,還沒出師就已經開始帶學徒。累積經驗後,他不再滿足於給傢俱店攬活,藉資600元,開啟了自己的傢俱作坊。

如今,這家“傢俱作坊”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81個城市開辦了262家商城,並在A股上市。它叫紅星美凱龍,目前市值超過900億元。

從負債600元到市值900億,從木匠到管理公司的企業家,車建新靠著一路的摸爬滾打,向所有人證明了一條改變自己的道路:“在我的字典裡,沒有天分,只有勤奮。”

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十年二十人

車建新對於“勤奮”的定義,不僅僅是如匠人般對自我品質的執著,他更像是他喜歡的英雄霍元甲,不拘於一門一派,而是汲取各家之長,創造出獨具一格的方式,匠心加創新是車建新對產品要求的兩個關鍵詞。

所以,儘管已經52歲的車建新,依然保持著高強度的學習能力,“變則通,新則靈,只有不設限,才能實現”。他不斷研究新的領域,並願意為此賭博,將學習的知識反哺進入自己的理念,並用全新的理念打造自己的品牌。

二十年前,車建新問自己:“我是誰?”答案是:“一個好木匠!”如果有人再問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一個用心做事的人!”

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十年二十人

Part1:談企業

商場化的管理,市場化的經營

吳曉波:1991年你開始做第一個傢俱城,中國那時候還沒有市場經濟,但全國已經有專業市場了。如今,當年和你一起開的專業市場幾乎全不見了。為什麼別的市場都不見了,但紅星美凱龍的模型依然存在呢?

程維:因為我們的定位是:商場化的管理,市場化的經營。這種商業模式其實在國外是沒有的,把市場升級成一個品牌,大家看上去以為是商場,但是其實內裡就是一個批發市場。

另外,我的經營方式還是市場化經營,剛開始我做市場連鎖,外界笑我,市場怎麼能做連鎖呢?但我想,肯德基能做連鎖,為什麼我不能做連鎖呢?

最主要的一點是,我不斷升級,第一代到第九代,不斷創新。

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十年二十人

吳曉波:從第一代到第九代創新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車建新:首先是內容,我們要淘汰差的工廠,差的商品。

其次是建立情景化的商場、布展、共享空間以及CI形象的外立面。可以說,從第一代到第九代的這些創新,創造了紅星美凱龍當前的商業模式。

吳曉波:這兩年萬達一直出現很多問題,不講它的海外投資,它國內的萬達店本身也出問題,你作為旁觀者,你覺得王健林哪些事做得不對,他的模型為什麼出問題?

車建新:首先,王健林和馬雲打賭,我覺得王健林就已經上了馬雲的當。

因為網上銷售和線下銷售,是零和一百的概念,而不是說佔到50%的概念。佔到50%就徹底輸了,畢竟達到50%就馬上變成60%,馬上變成70%,沒有這樣的概念。

如果那天是我跟馬雲同學在臺上,他跟我打這個賭,我跟他打啊,但是我會說十年以後中高端方面,不超過15%。

吳曉波:其實這兩年,互聯網對家居行業也有著很大的衝擊,你是怎麼應對的?

車建新:首先,我們是高價低頻的。其次,我們品類多。當然,我們也有線上線下一體化。

線上線下這部分,我們主要把關質量和環保兩方面。我們對產品採取抽檢,而不是送檢的方式,並且每年投入兩千多萬的高額檢查費去檢查商品。品牌只要讓我們檢查到了不合格的產品,就立即取消所有的全國合作資格,在我們店裡全部下架。

Part2:談自身

企業家都是著急的人,要學會寬容

吳曉波:未來你要做1001,就是你要做一千家店。那麼你作為一個企業家,你怎麼控制企業高速成長中風險的邊界呢?有哪幾個指標讓你覺得擴張出現風險了?

車建新:對於開店,前面四十個店是最難開的,人才也少,名氣也小,也招不到好的人才。現在四十個店以後,我覺得反而越來越輕鬆,誰做得好我就用誰,很簡單的道理。

主要是把制度建立起來,並且建立好。這個制度不光是管理流程,還有績效制度、授權制度、預算制度等。

企業做大了以後主要是用人,在整個平臺當中,通過看潛力、看業績,來選擇合適的人才。

吳曉波:你覺得企業家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

車建新:第一個是學習。其實學習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看書,另一方面是剖析事物,將知識在事物之間進行組合、創新,並且能夠學以致用。

第二個我覺得是寬容,企業家都是著急的人,但是現在寬容變得越來越重要。

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十年二十人

吳曉波:你認為你是一個激進的人,還是保守的人?

車建新:我是一個激進的人,但是我是在膽小的情況下激進。

說激進是因為,我不喜歡做老二,不喜歡自己事情做得不好。比如愛情海購物公園,我不是數量的第一,但是我是質量的第一;包括我們的地產,我們要求品質第一,我們的使命就是做中國品質第一的地產公司。

說膽小是因為,我不喜歡冒很大的風險,激進就是要在可控的範圍之內追求第一。有很多人把錢投到海外去,然後企業負債幾千億,甚至上萬億。但我認為大槓桿是很危險的,我雖然激進,但是我最重視我的槓桿。

Part3:談創業

我的字典裡,只有勤奮,沒有天分

吳曉波:你從20歲就開始經商做企業,如果今天你碰到家鄉一個20歲的青年,說他也要去創業,你會送他哪些話?

車建新:我理解的創業有兩種,一是投資自創業,二是技能創業或者叫職業創業。

首先,我覺得沒有優秀的技能,不可能馬上就自創業。你要到企業去鍛鍊學習技能,不管是哪種技能,銷售技能也好,營銷技能也好,或者產品技能也好,首先要有技能。有了技能,才能自創業。

其次,可以在企業中職業創業。我希望我們公司的員工不是來就業的,是來創業的。在企業中不管是能力的提高,還是工資的上漲,都是創業的過程。

車建新:窮人家的“富”二代|十年二十人

吳曉波:你覺得對年輕人來講,勤奮和天分哪個更重要?

程維:我的字典裡,只有勤奮,沒有天分。

拿我自己來說,我初中沒畢業,但我勤奮到什麼程度,我做一件事情,要麼不做,要麼就要做得比別人好。我學木匠的時候,沒有什麼太大理想,只想比師弟、師兄們做得好,得到師父表揚。

其實最主要的是,一件事情你做好了以後就會熱愛,繼而不斷累積經驗,就會產生激情,然後對事情產生感覺,才會萌生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