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詩的巔峰之作:前27個字不明所以,看到最後1個字才恍然大悟

唐朝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巔峰時期,誕生了無數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以及無數美妙絕倫的千古名篇。李白的灑脫浪漫,杜甫的悲天憫人,白居易的樸實無華,王維的詩畫一體,都成了中華文化的不朽瑰寶。

詩人分很多種,詩也分很多種,寫酒寫月沒人寫得過李白,寫山寫水沒人寫得過王維,但寫諷刺詩,或許沒人是李商隱的對手。


諷刺詩的巔峰之作:前27個字不明所以,看到最後1個字才恍然大悟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詞以愛情詩最出名,比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的詩有兩大特點,除了辭藻華麗,還有隱晦迷離,其中又以《錦瑟》最為典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諷刺詩的巔峰之作:前27個字不明所以,看到最後1個字才恍然大悟


《無題》和《錦瑟》是李商隱的詩裡我們最熟悉的兩首,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龍池》才是他最厲害的詩篇,堪稱諷刺詩的巔峰之作,把炫技玩到極致。這首詩的絕妙之處在於,全篇28個字,看前27個字完全看不懂,不知道作者表達的是什麼主旨,但當讀者看到最後一個字時卻會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大呼:“原來如此!”

這首《龍池》的前27個字是:

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

龍池是舞曲名,這裡指唐玄宗的隆慶宮,前兩句的意思是:雲母屏風打開,龍池宴飲作樂,羯鼓聲急促高亢,淹沒了所有器樂......


諷刺詩的巔峰之作:前27個字不明所以,看到最後1個字才恍然大悟


如此看來,這首詩的主旨難道僅僅是描繪唐玄宗在宮中舉辦宴會的熱鬧景象?顯然不是,因為這首詩的最後一個字是“醒”,全詩為:

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

後兩句的意思是:夜深了,宴會結束了,唐玄宗的侄兒薛王酩酊大醉,而兒子壽王卻夜不成寐。


諷刺詩的巔峰之作:前27個字不明所以,看到最後1個字才恍然大悟


一個“醒”字一語道破天機,揭示出李商隱的這首《龍池》的真正主旨。壽王是誰?為什麼眾人皆醉他獨醒?

熟悉歷史的讀者知道,這個壽王名叫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也是楊貴妃的前夫。也就是說,唐玄宗納楊玉環為妃,其實是搶了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所以,在唐玄宗的宴會上,他才會是最不是心思的一個。李商隱的這首詩,把諷刺的矛頭直指高高在上的皇帝本人,對虛偽的封建倫理道德進行了最無情的嘲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