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大發展助推中緬“胞波”情|“我與改革開放40年”有獎徵文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瑞麗舉辦的中緬胞波節太有意思了!”

“第四屆跨喜馬拉雅發展論壇9月12日在芒市落幕!”

“‘一馬跨兩國’的馬拉松12月31日在瑞麗舉行!”

……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如果不是親眼見證,我很難想象,這些與國際接軌的活動,竟然在我的家鄉德宏舉行。

我出生於1975年,很小的時候,對緬甸並不陌生,因為父母經常講,20世紀六七十年代,家鄉經常有人到與德宏相鄰的緬甸謀生,當地人稱之“撒外國”。在我剛懂事的時候,也曾看到一些從緬甸回鄉探親的人,他們大多衣著光鮮、彬彬有禮、特別富足,與貧窮的家鄉形成了鮮明對比。那時,哪家只要有在緬甸的親戚,整個村子的人都豔羨不已。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然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德宏邊疆在一夜之間突然醒來,成了天下游客和商賈雲集的地方,數不清的外地人、外國人紛紛到德宏考察、旅遊、發展。不僅原來“撒外國”的很多人回到德宏發展,而且更多的緬甸人也到德宏發展了,緬甸人還更樂意與中國人通婚。也正是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德宏與緬甸官方及民間的交流也更加頻繁,中緬胞波情誼得到了更好的延續。德宏的發展,讓一些生長在德宏的老一輩人簡直不敢相信,我經常聽一些老人這樣問:“德宏怎麼會一下子就這麼熱鬧了呢?”每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總是驕傲地回答:“是黨的領導使德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的政策好了,吸引了那麼多的外國人!”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特別是近幾年來,伴隨著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建設,德宏在大開放、大發展中,針對緬甸到德宏務工者增多的實際,專門出臺了外籍人員入境就業(務工)管理辦法,成立了瑞麗市外籍人員服務管理中心,切實保障外籍人員的合法權益並增強服務,有效促進了中緬兩國的胞波情誼。大批緬甸務工人員在離家不遠的中國找到了工作,獲得了理想的收入。我工作的德宏傳媒集團所屬單位德宏團結報社也通過積極努力,在國家新聞出版局的支持下創辦了中國第一份緬文報紙《胞波》,專門服務緬甸到德宏的務工者。德宏傳媒集團所屬單位德宏民族出版社還在瑞麗姐告建起了國門書社,開設文化展示區、圖書借閱區、音像製品區,向中緬讀者提供各種精神食糧,並開展緬語、中文和實用技術免費培訓,受到廣泛好評。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在德宏中緬邊境,一直有很多緬甸“小留學生”每天走過國境線,來德宏上學。為確保這些“小留學生”能準時到校報到上學,有關部門專門為他們開闢綠色窗口,還讓他們吃上了中國的營養餐。而東南亞各國到德宏的留學生也深深愛上了德宏,德宏也成了一個讓“南亞東南亞留學生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所以,就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在德宏的許多外國人也主動收聽收看大會盛況,關注中國發展的美好前景。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緬甸“小留學生”(楊立 攝)

為了增進兩國的交流,德宏還積極開展“走出去”的工作,在緬甸曼德勒、密支那、內比都、臘戌等地設了商務代表處,有力促進了中緬雙方的合作。德宏的各個部門,也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對緬甸進行了援助、開展了交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德宏的媒體也積極“走出去”,在與緬甸媒體交流與合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德宏與緬甸最大的中文報紙《金鳳凰報》合作,辦起了“美麗德宏專版”。2017年8月,德宏傳媒集團胞波書社在緬甸曼德勒掛牌,筆者在現場看到,許多緬甸友人早早地集中在書社外,等著這一具有時代意義的書社正式對外營業,無論是緬甸政府官員還是作家,無論是緬甸人還是華裔,都對書社十分青睞。現場一位緬甸讀者高興地說:“來這裡不但可以購買到心儀的圖書、音像製品,還可以免費借閱,這樣的書社實在是太好了!”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2017年8月10日上午,德宏州首家境外實體書店——德宏傳媒集團德宏民族出版社緬甸曼德勒胞波書社掛牌成立。

2017年,我們去緬甸參觀交流。在緬甸期間,德宏傳媒集團所屬各單位還與密支那克欽邦《密支那新聞》報、仰光瑞丹倫媒體有限責任公司天網電視臺、仰光樂凱多麗影視譯製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書。我們每到一處,都感受到了中國的發展對促進中緬文化的交流發展的作用。為此,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新聞和公共外交處主任、政治處副處長齊琦對德宏媒體“走出去”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德宏的此項工作走在前列。

2017年以來,德宏與緬甸記者還開展了兩次聯合採訪活動,讓中國記者瞭解了緬甸的風土人情,讓緬甸記者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等取得的成績。2018年8月27日,由德宏州和緬甸木姐地區共同籌建的木姐“友誼閱覽室”正式向民眾開放,大大加強了德宏與木姐地區的文化交流,豐富了木姐地區的民眾文化生活。我所在的德宏團結報社,也在2018年正式開始了與密支那克欽邦《密支那新聞》報合作。而我個人,則先後參與了中緬攝影展、中緬文學大賽等很多活動,認識了一大批緬甸人。每每提起中國近年來的發展,他們都讚不絕口。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兩國記者在緬甸105碼貿易區採訪。(楊平財 攝)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兩國記者在瑞麗一寨兩國景區採訪。(楊平財 攝)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從德宏的貧窮落後到德宏的大發展,從德宏邊民“撒緬甸”到大量外籍人員到中國發展,從德宏主動探索服務外籍人員的新途徑到“走出去”的交流,更加證明發展才是推動國家之間友誼的更大動力。德宏中緬邊境在改革開放中的大發展,正是中國地方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生動實踐。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畹町水果交易市場一年四季幾乎都是這樣繁忙的交易場景。(張仁韜 攝)

德宏團結報記者 楊清舜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Hi德宏,獲取更多新聞資訊!

審核 郭 晶 劉曉燕

边境大发展助推中缅“胞波”情|“我与改革开放40年”有奖征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