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與中核建集團重組獲批,後者整體無償劃轉入中核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1月31日消息,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此輪重組後,由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縮減至97家。中核與中核建的合併,也是近年來能源領域繼中電投與國家核電、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之後又一例央企重組落地。兩大核電集團的合併傳聞由來已久,從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的“戀愛說”到上市公司披露雙方謀劃戰略重組再到國資委宣佈重組獲批,歷時近11個月。

回顧歷史,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同根同源,後者於1999年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1999年4月,國務院批准5個軍工總公司改組為企業集團的框架方案,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改組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在國務院國資委的央企名錄中,十大軍工集團中的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分列第一、第二位。

中核集團的前身是二機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是中國核能行業絕對的巨無霸。官網資料顯示,中核集團主要從事核軍工、核電、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核環保工程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和生產經營,以及對外經濟合作和進出口業務,是目前國內投運核電和在建核電的主要投資方、核電技術開發主體、最重要的核電設計及工程總承包商、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和核電站出口商,也是國內核燃料循環專營供應商。截至目前,中核集團是唯一出口過核電站並實現批量出口的中國企業。截至目前,中核旗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17臺。

“核電建設王牌軍”中核建集團的業務則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領域,主業為“軍工工程,核電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術研究、服務”。官網資料顯示,該集團是國內外唯一一家連續30餘年不間斷從事核電建造的企業,承擔著中國大陸所有在建核電站核島部分的建造任務,並圓滿完成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的建造。

但中核建集團並不滿足於核電項目“施工方”的身份,一直希望躋身核電業主之列、借高溫氣冷堆獲得核電運營“牌照”。核建高溫堆控股有限公司是該集團旗下唯一的高溫氣冷堆產業化投資運營平臺。2012年12月,由華能集團、中核建集團和清華大學共同投建的全球首座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在山東榮成石島灣開工建設,目前仍處於調試階段。

官方資料顯示,中核建在國內已在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南省、廣東省積極開展高溫氣冷堆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已先後與阿聯酋迪拜、沙特、南非、贊比亞、摩爾多瓦等國家簽署《合作建設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諒解備忘錄》或建立合作關係。

針對重組傳聞,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王壽君曾在去年3月舉行的中核集團“兩會”代表委員記者見面會上回應稱,兩者合併就像“談戀愛”,可能閃婚,也可能談十年沒談成,這取決於主管部門的態度。這也是王壽君從中核建集團一把手調往中核集團履職後首次公開回應合併傳聞。

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核科技,000777)發佈公告稱,於當天接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發來的通知,獲悉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正在籌劃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戰略重組事宜。至此,兩者的合併事宜正傳聞轉入實操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