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稻”22年,中科院院士劉耀光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蒼穹何所以,問稻(道)無窮極,子是田中人,何懼擔重泥(仲尼)。”

華南農業大學(簡稱“華農”)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位於學校科技樓5樓。走出電梯,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首五言詩。不畏艱難、只求甚解,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劉耀光最想告訴學生們的箴言,也是他身體力行的準則。

問“稻”22年,劉耀光團隊探尋雜交水稻的“窮極”,解密雜交水稻育性分子機理,近日,由他牽頭的《雜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遺傳基礎》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實現了百年華農來國家自然科學獎零的突破。

问“稻”22年,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探窮極

水稻育性分子研究“中國聲音”

提到雜交水稻,人們首先會想到袁隆平。上個世紀70年代初,袁隆平及團隊在海南三亞發現花粉敗育的野生稻,為雜交稻雄性不育系的選育打開了突破口。至今,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引種、研究和推廣雜交水稻。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雜交水稻廣泛應用的背後,究竟為什麼雄性不育材料可以培育不育系?又是什麼機理促使它產生不育?世界許多國家都嘗試揭開謎底。1996年,剛剛從日本回國的劉耀光憑藉對自然規律背後機理的滿腔好奇,就這個問題開展研究。

基礎研究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劉耀光圍繞雜交稻育性研究問題,刨根問底了22年。科研道路上,總會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總會遇到實驗不成功的時候。對於農業科學研究者來說,還要頂著風吹日曬,親自下農田種植、考察材料,是真正的“田中人”。

问“稻”22年,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劉耀光說,他能堅持下來,最核心的驅動力還是“興趣”,“做科研的樂趣,就是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不斷有新發現,看到新的成果。”

22年的堅持,團隊取得了原始創新性成果,包括克隆了三系雜交稻育種中廣泛應用的野敗型和包臺型細胞質雄性不育與恢復性的相關基因,闡明瞭其分子遺傳機理,首次揭示核質基因互作控制細胞質雄性不育的發生;克隆了水稻雜種不育與親和性的基因,首次發現了多基因複合座位控制雜種不育並闡明瞭分子遺傳機理,提出了克服雜種不育性的技術方法;為作物雜種優勢利用提供了理論指導和遺傳資源。

如今,該項理論成果已成功應用到雜交水稻培育中,幫助國家培育出更優良的雜交水稻品種。但劉耀光說,目前所取得的成就是階段性的,因為“科學沒有止境”,未來團隊還將繼續對多個水稻雜種不育基因進行分子機理研究。

问“稻”22年,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擔仲尼

“一門三院士”傳承科研精神

在實驗室的外牆,張貼著團隊每一位在研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後的照片及對應的姓名、指導老師。和在實驗室裡忙活的“白大褂”形象不同,照片裡的學生都穿著款式統一的西裝,神采奕奕。

這是劉耀光和團隊的主意。“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劉耀光說,就像企業有企業文化,希望科研團隊的師生也有自己的文化,“現在有些‘90’後、‘95’後心理比較脆弱,我們把團隊的精神面貌氣氛搞好一點,對學生的心理也有正面引導作用。”

第一次見到導師劉耀光的場景,來自廣西的博士研究生曾棟昌至今記憶猶新。那是在他的研究生面試考場上,劉耀光坐在幾位導師中間,一些常規問題問完後,曾棟昌怯生生地表示,自己的英語基礎不是很好,劉耀光馬上展露笑顏說,“英語不好沒關係,只要努力,什麼都不怕。”這給了他莫大的鼓勵。

待人和煦,待己卻嚴苛。只要不出差,劉耀光都會在辦公室工作,晚飯後在校園散步一小會兒,又回到辦公室工作到深夜。學生有問題,隨時都能找到他,晚上離開實驗室,也常看到他的辦公室亮著燈。

问“稻”22年,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踏實勤奮的科研精神,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傳承。圍繞“問稻”,華農“一門”出了3位院士。劉耀光的老師是盧永根,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保存了華南地區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庫;盧永根的老師是被譽為“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之父”的丁穎,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18年,劉耀光當選中科院院士。

“當劉老師的學生6年,我不僅克服了語言方面的短板,更被他的兢兢業業、勤奮熱情所感染,希望以後能在農業科學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一代又一代華農“田中人”,將和曾棟昌一樣追隨前輩老師的腳步,繼續問道農業科學,繼續追逐星辰大海。

此前報道>>>

全國農林高校唯一!廣東省唯一!華農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把課外名著請進語文課堂,這個做法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Simple,Useful!”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廣東經驗”影響世界

攻關10年,讓混凝土“再生”助力節能減排

【記者】陳芳庭

【圖片】受訪者供圖

【校對】居偉強

【作者】 陳芳庭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教育~廣東教育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