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也怪我們?韓國人的自卑真是爆發在方方面面

近些年,一到冬天,霧霾成為許多人出行的障礙之一。當然,霧霾問題不只是我們國家的獨有的煩惱,韓國的霧霾同樣也是相當的嚴重,而且一年比一年還讓市民感到不安。韓國也實施了一系類相關的措施,這些方法大都和我們國家的差不多,比如一些企業的上班時間進行改善調整、車輛單雙號限行、限制陳舊建築機器的應用、運行灑水車、汙染企業要停工、公共出行不收費等等,但似乎因為並沒有強制實施,所以並沒有使得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於是乎,有韓國媒體跳出來稱,要求當局應該通過外交與中國一同處理霧霾問題。

什麼情況,怎麼又和中國扯上了關係?韓國媒體稱很多韓國人以為,韓國的霧霾主要就是來自中國的,韓國氣象臺的數據也覺得,颳了西北風之後,首爾區域的霧霾指數飆高。韓國環境部在官網介紹,據推測,在一般情況下霧霾年均有30-50%來自境外,但在出現高濃度飄塵汙染時,60-80%來自境外。來自境外的霧霾中,中國佔比很大。環境部長官趙明來18日向總統文在寅彙報2019年度工作計劃後表示,明年將更積極地開展應對來自中國霧霾的治理政策。

針對韓國人無端的汙衊,生態環境部舉行12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劉友賓做出了回應,首先從整體上看,根據公開的監測數據,近年來,在中國空氣質量持續大幅改善的情況下,韓國首爾細顆粒物(PM2.5)濃度基本穩定並略有上升;還有從空氣汙染物的成分上看,作為細顆粒物重要前體物的NO2,首爾市2015-2017年的濃度均高於中國的北京、煙臺、大連等城市;三是從近期案例看,11月6-7日首爾市發生了重汙染天氣過程。中國專家團隊的分析顯示,根據11月初的氣象條件,該時段並未發生大規模、高強度的平流輸送,首爾市的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據媒體報道,韓國專家團隊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結論。這些回應狠狠打了韓國人的臉。

對於韓國人對於我們中國有好事就搶,有壞事就誣陷的情況我們似乎都習以為常了。這些年,中國產品“被韓化”,如渾天儀、豆漿;中國神話“被韓化”:2007年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主張,《山海經》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風伯等東夷系的神均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出現,很多神話傳說都是源自韓國;中國名人“被韓化”:韓國學者打算將幾百年歷史的傳統祭孔大典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還有韓國學者認為孔子是朝鮮民族祖先的後代,同樣被歸入“韓國籍”的還有西施、李白和李時珍;中國道教“被韓化”:韓國首爾大學的一名歷史學教授聲稱,道教鼻祖張道陵是真真正正的韓國人,他認為春秋時期的韓國即為古代移居到中國的朝鮮人所建立的政權,而張道陵是張良的8代孫,並且張良在跟隨劉邦創立漢朝之前恰恰就是韓國人;中國漢字“被韓化”,韓國政府打算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節日“被韓化”:2005年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醫“被韓化”、中國風水“被韓國”……

霧霾也怪我們?韓國人的自卑真是爆發在方方面面

這些事件讓人感到可恨的同時又十分可笑,種種事件的發生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這個國家最大的特點便是自卑。朝鮮半島近代以前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又是被日本殖民,再然後是朝鮮戰爭戰敗分裂,可以說韓國的歷史沒有什麼光彩可言,有的只是屈辱失敗。韓國曆史唯一可以訴說的東西,幾乎清一色繞不開中華文明。這樣的國家,根本不可能以多寬廣的胸懷來看待世界的發展,當自己稍微強大的時候,只會無底線刷存在感,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這就是骨子裡的自卑,天生的。

霧霾也怪我們?韓國人的自卑真是爆發在方方面面

其實從韓國發達的整容業就能看到韓國人自卑自大的陰暗心理,人醜可以通過整容讓自己煥然一新,增加自己的自信,可是增加一個民族的自信怎麼辦呢?韓國把整容術用到了整個民族上,那就是給自己的歷史整容,篡改自己的歷史。把首都名字“漢城”改成“首爾”;搶奪中國文化“申遺”,各種汙衊中國,篡改歷史教科書,世界級體育比賽耍賴作弊,種種不堪之事,真是可悲之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