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在美中資企業利率水平正在下降

解放日報解放網訊(李夢達)美國東部時間19日,美國中國總商會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發佈2015白皮書和2015在美中資企業年度商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美中資企業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的同時,利潤率水平正面臨下降趨勢。

白皮書展示2015年中資企業在美經營狀況,旨在為中美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統計數據和相關分析。總商會會長、中國銀行美國地區行長徐辰表示,去年11月,中國超越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這充分體現了中美經貿關係的緊密性。

形成這一報告的調查問卷,來自122傢俱有領先投資地位或擁有行業影響力的在美中資企業,其中23家為世界500強企業,總投資額佔中國對美投資約60%。報告顯示,在去年有約60%受訪企業在美營業額有所增長的同時,利潤率水平卻面臨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在美利潤不及全球平均利潤,這一現象是由強勁美元和薄弱的全球需求量共同導致。

目前,中國是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審批最多的國家,但30%的受訪企業認為CFIUS審批“政治化和不透明”。中國也是受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337調查”最多的國家。白皮書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出口高附加值的產品,這一趨勢或將持續,在美中資企業需要設計完整的戰略方案來保護在兩國的知識產權。調查報告還顯示,63%的受訪中資企業認為美國的稅務審計不公平。

儘管受到種種或明或暗的制約,“開發美國市場”持續成為中資企業在美經營首要目標。調查報告顯示,52%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把在美經營的利潤全部用於在美國繼續投資,只有8%會將其全部流回中國。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即將在中國開展第24輪談判。48%的受訪企業認為BIT一旦談判成功對業務會有幫助,期待這一協議能“提升戰略併購能力”、“降低融資難度”、“降低美國監管複雜程度”。

當晚,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華爾道夫酒店舉辦的美國中國總商會2016年年會上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為美國的商品和服務提供了高達4500億美元的廣闊市場。同時,中國對美投資正在大幅增長,增速超過了美國對華投資。雙向投資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培育了更有競爭力的消費市場,為中美兩國人民帶來了好處,也鞏固了中美關係。“希望在美國的中國企業繼續發揮友好使者的作用,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年會上,崔天凱為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頒發了“中美友好使者”獎項,以表彰其近年來對中美商業交流、城市合作做出的卓越貢獻。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塞利格、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章啟月、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吳小暉等出席了晚會。

美國中國總商會成立於2005年,是代表中國在美投資企業的非盈利組織,其中40家會員企業位列世界500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