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被共享” 哈囉訴全能車不正當競爭

共享单车“被共享” 哈啰诉全能车不正当竞争

如果“全能車”(運營主體為深圳市前海創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算共享單車企業的話,它應該是模式最輕的一個。在眾多共享單車企業投入大筆資金造出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之後,2016年底全能車悄然出世,產品“聚合”了主流的共享單車品牌資源。根據產品介紹,用戶不需要下載多款共享單車APP,在全能車繳納一份押金就可以使用任意品牌共享單車。

表面上來看,對用戶而言全能車不啻為一個便利使用共享單車的工具。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主流共享單車企業獲悉,並未向全能車授權,哈囉、摩拜、ofo、小藍單車等已經相繼通過技術手段封殺全能車。2019年1月22日,記者體驗全能車產品發現,軟件顯示開通會員後17個品牌的單車可以免費騎。

不過技術封鎖手段並未嚇退全能車,繼聚合共享單車之後,全能車又上線了網約車頻道,聚合了不少網約車平臺。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為了進一步阻擊全能車,哈囉出行(運營主體為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訴諸法律手段,在2018年11月法院已經受理哈囉起訴全能車不正當競爭一案,目前案件已經進入開庭審理的倒計時階段。

全能車何以全能?

全能車官網頁面非常簡潔明瞭,網頁上最長的一段話是關於全能車的詳細介紹——“全能車是基於共享單車和網約車模式而推出的便捷出行工具,致力於整合市面上主流共享單車和網約車品牌,只需一款軟件可使用多種品牌共享單車,同時可以低價打市面主流品牌網約車,最大限度地調用共享單車和網約車資源,幫助用戶減少出行成本,讓用戶體驗到更加便捷舒適便宜的出行服務。”

全能車究竟如何實現所謂的全能呢?根據全能車用戶協議顯示,全能車APP是一個共享單車愛好者交流平臺,用戶之間可以租賃彼此共享單車賬號騎行各品牌的共享單車,全能車公司不提供直接騎行單車服務和解鎖共享單車。

哈囉出行軟件研發運維總監劉先生向記者解釋了全能車如何實現共享:“全能車註冊了大量的共享單車賬號,並且還在引導用戶共享自己的賬號信息到全能車,解鎖還是通過相應的共享單車平臺的系統來解鎖車輛,全能車只是單車使用者與賬號共享者之間的一箇中介。全能車解鎖的速度和成功率還是基於共享單車平臺本身的能力,只要全能車APP上有足夠多的共享賬號即可。”也就是說,用戶A使用全能車解鎖一輛共享單車,使用的是用戶B的信息。

雖然哈囉、摩拜等方面向記者表示一直在封殺來自全能車的賬戶,但全能車也一直在不斷地吸引用戶將個人賬號信息共享到全能車平臺。在全能車“賬號共享”欄目可以發現,用戶共享摩拜、ofo、哈囉等第三方賬戶給全能車其他用戶使用,每天可以獲得0.1-0.4元不等的共享收益,以及每天16或者32個生命力,生命力最終也可以轉化為用戶的收益。

不過,共享賬戶對用戶而言其實存在不少風險。“用戶將個人信息上傳至全能車APP然後開放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另外,哈囉單車賬戶需實名認證使用,將賬戶上傳至全能車APP可能導致賬號被封停;而且這種註冊共享獲收益的業務鏈,也會催生大量買賣用戶個人身份信息行為,成為黑產交易的原動力。哈囉一直在藉助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識別異常賬戶並進行賬號封禁。”哈囉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摩拜、滴滴等方面也提醒用戶,通過第三方平臺用車,很容易出現用戶信息洩露,以及財產安全問題。

另外,知名IT與知識產權律師趙佔領告訴記者,如果通過全能車這種共享模式使用網約車期間出現交通事故,因為全能車本身沒有保險,網約車平臺的保險不能直接賠付給使用的用戶,只能賠付給實際ID註冊人,涉及到出現事故後的保險理賠、責任追究、責任分配難題,實際上會給用戶造成很多困擾。

對於事故之後的責任和理賠問題,全能車客服僅表示:“事故發生後會有相關的工作人員核實處理,客服不清楚。”

單從介紹來看,全能車可以說是一款聚合共享單車和網約車的神器。為了檢驗產品效果,記者親自體驗了全能車,並採訪了一些全能車的用戶。在記者所在的北京市,全能車APP顯示可用的車型包括ofo、摩拜、小藍、哈囉、1步等9家企業的共享單車,但在位置頁面僅顯示有橙、黃、藍、綠四種單車,分別對應摩拜、ofo、青桔和智享。將定位移動到北京市其他位置,也僅能顯示橙、黃、藍、綠這幾種單車,而無法顯示哈囉等品牌的單車。

在北京經常使用全能車的用戶小吳(化名)告訴記者:“挺好用的,附近的摩拜和哈囉比較多,都能解鎖。”

1月20日,記者使用全能車嘗試打開一輛摩拜單車,全能車系統顯示車輛已經開鎖,並開始計費,實際上車鎖並未打開。1月23日,記者相繼嘗試打開6輛摩拜單車,1輛單車車鎖再次出現不能打開的情況,其餘5輛單車均正常開鎖,但在關鎖後,系統轉跳到支付頁面有大概1分鐘左右的延時。

摩拜方面告訴記者:“摩拜單車從未對‘全能車APP’授權,已經通過技術手段持續封禁,同時積極與相關應用市場溝通,推動該款應用下架。”

全能車系統之所以無法顯示哈囉單車,也與哈囉單車的技術封鎖有關。“哈囉通過技術手段對全能車進行技術封鎖,所以全能車APP上看不到哈囉的單車。”哈囉出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哈囉出行從未對全能車授權。

ofo和滴滴方面也對記者表示,未對全能車APP進行過授權。“滴滴一直在運用技術手段嚴厲打擊並攔截來自全能車的作弊賬號,平臺法務已經介入並隨時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滴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過,目前使用全能車仍可以打開主流的共享單車。劉先生告訴記者,哈囉從2017年10月就發現了全能車的侵權行為,和全能車之間有很多技術上的交鋒。一方面是全能車不斷吸引用戶共享來補充賬號池,另一方面是哈囉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安全投入。“封停賬號只是一種圍堵的方式,並不能徹底根治,只要全能車APP上仍然有未被封停且空閒的賬號,便可以開鎖使用。”劉先生說道。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的數據顯示,2018年初全能車的月活躍用戶數僅為十幾萬,之後的幾個月一路走高,2018年9月份曾達到71.4萬。但在眾多共享單車企業的圍堵之下,2018年10月月活躍用戶數開始下滑,2018年12月跌至49.6萬。

不過全能車又有了新的辦法,在兩個月前全能車APP更新至5.0.0版本,在部分城市陸續上線打車功能。在北京市使用全能車打車頁面,輸入起點和終點之後,顯示有曹操新能源、首汽舒適型及神州公務轎車。在相同起點和終點情況下,全能車的價格為滴滴快車的兩至三倍。

在西安工作的小員(化名)基本上每天都會通過全能車使用一兩次共享單車,全能車上線打車功能之後,小員嘗試過一次打車之後就選擇不再使用全能車。“價格比較貴,而且看著有車但不一定能叫到車。”

首汽方面向記者透露,並未對全能車進行授權,已經通過代碼進行攔截,不會給全能車派車。神州方面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沒聽說過和全能車的合作。”

對於授權問題,截至記者發稿,全能車方面未作回覆。

或為不正當競爭

目前來看,大部分的共享單車企業和網約車企業阻擊全能車的首選方法都是技術手段,哈囉出行則在技術手段之上率先舉起法律的武器。據瞭解,哈囉出行將起訴全能車不正當競爭。

“通常情況下,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技術手段屏蔽。訴訟需要時間,即使判定為不正當競爭,也不一定判很高的賠償金額。”趙佔領告訴記者。

不過,反不正當競爭法本身並沒有直接規定全能車這種商業模式是否合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類型包括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等,但所列出的類型都不適合全能車的模式。而反不正當競爭法還有第二條兜底條款,即違反誠信原則和公共商業道德,屬於不正當行為。

“如果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那些類型不能適用的話,那就可以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第二條。”具體到全能車的判斷上,越佔領認為全能車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共商業道德。“全能車導致其他平臺的實際用戶量減少、押金數量減少、平臺的訪問量降低,實際上對其他平臺起到一定程度的替代效果。就是在損害他人正常商業經營的情況下來謀取自己不當的商業利益。所以我認為這種行為應該是不正當行為。”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也認為,若全能車和全能車上面聚合的共享單車企業以及網約車企業沒有合法的合作關係,且按照其註冊協議約定的“提供代理其他平臺註冊”的方式提供服務,則涉嫌不正當競爭。“首先全能車的業務模式,引人誤認為全能車與摩拜等共享單車運營平臺存在特定聯繫,易造成混淆;再者,全能車的模式損害了其他共享單車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利益,違反了公平的競爭秩序,本質上就是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