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幾個月以來,華為面臨重重危機。繼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之後,英國和日本也傳出部分運營商和政府採購禁用華為設備的消息。去年4月中興曾遇到的麻煩也如期而至,找到華為門上。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近日提出禁售芯片給中興華為等企業的提案。本週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了國際媒體的採訪,反駁了對華為的質疑。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該如何應對?

相信華為和中興公司內部正在為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制定預案。這是企業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也是中國高科技旗艦冰山遇險的揪心時刻。為華為和中興擔憂的,是全體中國人。回想到去年4月份中興遭遇美國處罰時,國內網絡上雜亂的聲音,我們非常有必要避免幾個誤區,才能發出正確的吼聲。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誤區之一:華為擁有足夠的核心技術,與中興不同,不怕美國製裁。

移動通信網絡包括核心網、基站、傳輸設備、終端幾個部分。華為和中興都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從程控交換機做起,跟上了移動通訊大發展的時代步伐,逐步掌握基站和核心網技術,隨著智能移動數據業務的興起,又把領域拓展到手機生產。

華為比中興規模大、市場佔有率高、研發投入多、又擁有值得驕傲的麒麟芯片。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華為和中興一樣,也依賴全球供應鏈和交叉專利授權,尤其是也要依賴美國芯片。

麒麟芯片只是手機芯片組,由多個芯片架構在一起組成。一臺智能手機上需要到的芯片包括CPU(中央處理器)、GPU(顯示控制芯片)、Modem(調制解調器)、通訊基帶IC、DSP(數字信號處理)、音效處理IC、顯示屏驅動IC、功率管理IC、電源管理IC,智能拍照IC、功放IC等等幾十個,幾乎手機上每一個硬件功能的實現都需要一個芯片在後面支撐。目前華為海思自己設計的有CPU、GPU、基帶部分,而DSP等其它部分還是國際採購,比如重要的DSP數字信號處理芯片就是從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採購的。整個麒麟芯片組是建立在英國發明的ARM架構上,芯片生產也是由臺積電完成的。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手機芯片組

基站芯片的國產情況就更不樂觀了。基站芯片的成熟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和消費級芯片不可同日而語。目前在中頻領域,主要供貨商有TI,ADI,IDT等;而射頻領域,主要是Qorvo等。這幾家公司全部是美國公司。華為基站芯片的自給率很低。麒麟芯片不能用於基站。

去年美國製裁中興的時候,中興最痛的不是手機部分,而是基站芯片的斷供。類似的禁用如果出現在華為身上,後果同樣是災難性的。事實上這些不是華為或者中興的錯,而是多年以來的全球化趨勢、世界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使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通信公司能夠做到全部芯片自己設計自己生產。只要國際貿易的框架和秩序在,只要我們是其中的一員,這些就不是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有人要打破這個框架,或者把我們踢出去。

誤區之二:我國應該用華為標準建設自己的5G網絡。

很多朋友以為"標準"就是專利,就是核心技術。其實標準只是格式,就好像原來印報紙決定是採用中國的從上到下豎排還是西方的從左到右橫排。如果採用豎排,我們的老讀者和出版業會覺得舒服一點,但是文章的好壞和版權是另一回事。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5G 網絡結構示意圖

如果中國不採用國際標準,外國手機將不能在中國漫遊,中國手機也不能到國外使用,除非犧牲成本和體積做多模方案。更重要的是,華為提出的標準並不全是華為的專利。標準中涉及的技術專利仍舊是全球多家公司所掌握的。正如同所謂的高通標準中,也要使用到部分華為專利一樣。用華為標準,但是買外國專利、用外國芯片,還不和全球網絡兼容,圖什麼呢?如果是因為鬧僵了撕破臉,專利和芯片斷了供,有再多的"標準"也是沒用的。

就好像你自己決定用豎排版,但是你缺紙少墨、文章質量也不行,外國人還讀不懂,報紙的銷量肯定不行。只要一開放競爭,這個報紙就被淘汰了。

誤區之三:美國禁用華為,我們就禁用蘋果和高通甚至其它美國貨,或者禁止外國設備參與中國網絡建設。

美國禁用華為手機、禁止華為參加美國5G網絡建設,甚至要挾其盟友不使用華為設備……這些與禁止華為使用美國芯片完全是兩個範疇的事情,不能混為一談。

從美國的口徑來說,市場禁入是緣於對網絡安全的擔憂。而禁止出口芯片和專利則是因為怕這些技術被敵對第三國運用。雖然我們可以情緒化地把美國根本的動機籠統理解為是遏制中國,但是在處理這兩種風險時,還是應該理性區別對待。

某些國家的市場禁入對華為不是致命的打擊。畢竟國內市場還很大,國際上也肯定還有朋友會用。相比之下,禁止華為使用美國芯片和專利技術,才是對華為傷筋動骨甚至一招致命的打擊。

禁用高通和其它美國芯片廠家相當於我們自斷糧草,幫著美國製裁國內所有通信企業和手機廠商。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5G 博弈

如果我們禁用蘋果,當然對蘋果的業績和股價是很大的打擊,但不是致命的。對美國也不構成有效的報復。反而相應的,我們國內會有大批代工工廠和上下游產業的工人失業。

如果禁止外國設備進入中國,首先是不合理。因為主要設備製造商里美國公司份額很小。愛立信是瑞典的,諾基亞集團也以歐洲背景為主。其次會招致更多國家的報復,斷了華為中興走向國際市場、獲得領先技術的道路。另外,對我國的用戶影響也會很大,比如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和很多企業都在大量使用外國供貨商的設備,這些設備需要維護和升級。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富士康手機生產線

誤區之四:美國故意找華為的茬兒,是要徹底與中國決裂。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肯定對第二強國中國的崛起抱有戒心。但是由此判斷美國的目的是扼殺中國恐怕有些危言聳聽,也誇大了美國的能力。現在的國際社會運行畢竟不是靠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否則世界大戰早就爆發,地球早就炸爛了。美國的經濟和安全,也不是建在地球之外的。美國在確保自身領先的同時,也必然要考慮國際社會的安全、穩定、協作與共同繁榮。

丟掉中國市場,美國的芯片公司也會受到巨大損失。傷人一千,自損八百不是特朗普這個精明的商人的風格。從中興案的最後和解方式就可以看出來,美國是要遏制中興或者華為,但是並沒有必要把事做絕。美國是要把這些恐嚇手段作為討價還價的砝碼,最終目的是在雙邊談判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一盤大棋

從中興案的處理,可以推演華為事件的解決方案。首先是國家一盤棋的整體考量。在滿足美方部分要求的同時,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強有力的反制措施,最終促成雙邊協議。即使做出一定的讓步,也要確保華為仍舊可以使用外國芯片和技術,也能夠在其它國家做生意。

瞭解了這些冰冷的現實,有助於我們冷靜地思考。血脈噴張是簡單直接的反應,但不是最有利的應手。暫時的"忍"和"拖"確實是委屈的,但老祖宗早就給了我們智慧: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潛心發展芯片設計和製造,把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最終拜託受制於人的窘境。

如果美國議會執意通過對華為中興禁售芯片的法案,我們如何應對?

臥薪嚐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