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还是诗人,一首诗让朝臣闭嘴,一首诗令士子无言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穷,食不果腹,读书根本无从谈起,但他英明天纵,长大后勤学不倦,竟能赋诗作文,其诗歌文字没有花前月下的无病呻吟,没有儿女情长的纵欲唱和,通俗易懂,但是其气魄宏大,意境深远,常人难以企及。

朱元璋还是诗人,一首诗让朝臣闭嘴,一首诗令士子无言

天为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半不敢长伸腿,唯恐江山一脚穿。

这是朱元璋早年的诗,当时他还只是个小和尚,四处云游化缘,饥一顿,饱一顿的,经常幕天席地,这种生活下,他没有怨天尤人 ,反而苦中作乐,这份气度,几人能及?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这也是朱元璋的早期诗,从此诗可以看出,朱元璋不屈的斗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的,能成为开国皇帝,不会一帆风顺的,没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斗志是办不到的。

朱元璋也有反映行军的诗,如《拂晓行军诗》:忙着征衣忙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蓠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有一种曙光就在眼前,胜利非我莫属的感觉。

朱元璋还是诗人,一首诗让朝臣闭嘴,一首诗令士子无言

最能反映朱元璋霸气与杀气的是《题寺壁诗》,此诗为:“弑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何必哓哓问姓名。”

这首诗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穿便衣来到附近山上的一所庙宇游玩,庙里的和尚见他相貌不凡,多次询问姓名,弄得朱元璋很不耐烦,就提笔在墙上写了此诗。

朱元璋一生留下了32首诗,除以上几首外,还有两首广为传诵,一首为相传为朱元璋登基时所作的《咏鸡鸣》,另一首微服私访时所作的《南京燕子矶题诗》。

《咏鸡鸣》为: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相传朱元璋登基那天早朝,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他认为是祥瑞,喜不自禁,诗兴大发,当即以《咏鸡鸣》为题赋诗,先吟出诗的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阶前众臣听了,觉得出语太俗,但一个个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

朱元璋还是诗人,一首诗让朝臣闭嘴,一首诗令士子无言

接着朱元璋又吟出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已实在忍不住了,忙扭过脸去掩口偷笑。 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但他并不以为然,又念出最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众大臣听了这两句,惊得瞠目结舌,暗自叫好。

《南京燕子矶题诗》为: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为秤钩,称我江山有几多!该诗同样也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一日,朱元璋在南京郊外,偶遇参加进士考试的众士子。那里景色十分壮观,万里长江波涛翻滚,雄伟的钟山虎踞龙盘。有一举子遥望远处秀丽的燕子矶,脱口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众举子一致称赞起句气势磅礴。

朱元璋听了却冷笑一声。有人上前询问:“先生为何发笑?”朱元璋道:“此句气魄虽大,只恐难以为继。”的确,以偌大的燕子矶为秤砣,又拿什么喻秤杆、秤钩呢?果然,良久无人为继。

朱元璋还是诗人,一首诗让朝臣闭嘴,一首诗令士子无言

朱元璋见状大笑,说:“待我试续一下。”他当即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续得非常巧妙,并且出语不凡,众举子一时无言,却暗自佩服。

此诗抒发了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胸装天下,重建华夏,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情怀,尽显帝王霸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