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兩會特刊創新快報|吸引前沿科研團隊進駐生物島

1.21两会特刊创新快报|吸引前沿科研团队进驻生物岛

1.17兩會特刊•創新快報

兩會聲音

賈林:手機查看醫生看診進度

孫筱放:吸引前沿科研團隊進駐生物島

李彩紅:打造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港澳青年雙創政商務服務中心

創新快報

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基地開工

母胎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廣醫三院

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揭幕啟動

“大灣區青年家園”揭牌成立

✌海珠區:形成事項辦理熱力圖,自助服務區全天開放

兩會聲音

賈林:手機查看醫生看診進度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許多醫療細分領域都有所突破和應用,以肺部CT閱片為例,原本人工閱片平均6分鐘可以看一位患者,由人工智能軟件進行分析輔助後,把所有可疑點列出來給醫生甄別,閱片時間可以縮減到6秒,大大提高了醫生的診斷效率。廣州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院長賈林認為:“各家人工智能在醫療上應用五花八門、各有精彩,有的是看肺的,有的看乳腺,但是缺乏整合,這樣很可惜。”

在賈林看來,人工智能在各家醫院的應用都取得了一定進展,整合時機也已成熟,迫切需要頂層設計形成合力。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階段,建設人工智能化醫院或形成人工智能醫聯體,不僅能提升診療效率質量,還能助推人工智能產業的加速發展和落地,吸引更多科技公司和人才投入產業。

賈林希望人工智能不僅可以應用於診療,還可以直接提升患者的就醫獲得感。“患者就醫流程中,候診時間長直接影響體驗,雖然現在已經有網絡掛號、繳費等,但距患者要求還有差距。”賈林表示,“通過就醫流程再造,解決患者和醫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比如預約了就診時間,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醫生的看診進度,減少現場候診時間,不用像現在有些患者明明掛了11點的號,一大早就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門診的擁擠。”

孫筱放:吸引前沿科研團隊進駐生物島

近年來,廣州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市人大代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教授孫筱放表示,從科技創新發展環境和人才政策方面來看,廣州市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是和世界一流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在規劃層面,孫筱放建議鼓勵大中型企業與中小企業、初創公司展開技術合作,調動多方積極性,全面參與到創新產業發展建設中。鼓勵民間進行科研投入、吸引全球高層次人才來廣州創業。“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防止偏重創業團隊的學術頭銜和科研履歷,而缺少對團隊實際經營能力的考量。”

“以廣州國際生物島為例,對科創團隊的准入門檻應在除了學術頭銜要求之外,應該重視對項目潛力和可持續增長的前瞻性考量。應吸引更多前沿科研團隊進駐,促成相關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孫筱放認為,年輕的團隊和盈利模式健康的項目應該得到更多幫助,不要錯過企業最具潛力的快速發展階段。

李彩紅:打造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港澳青年雙創政商務服務中心

交通設施的完善加快了人才、資金等穗港澳的要素流動。“廣州應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聯手港澳融入大灣區建設,打造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港澳青年雙創政商務服務中心。”澳門籍委員李彩紅認為,廣州可以充分發揮區域的示範效應,通過創新與聚合,特別是強化與港澳營商的環境對接,融合原有各領域的優質資源,成立三地青年高效協同的雙創政商務園區,引入人才、技術、資金增強與國際間的技術交流和投資貿易活動,提升國際競爭力。

她建言,選址廣州南站綜合園區建設港澳青年雙創服務的商務、政務綜合體。利用區域中心優勢,將三地文化、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要素結合,創造穗港澳“鐵三角”營商環境,深化區域合作。最終,發揮好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作用,依託港澳與國際市場的連接,“借船出海”進入廣闊的國際市場。

創新快報

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基地開工

日前,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基地在南沙開工奠基。據瞭解,深海科技創新中心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深海科技創新平臺,同時,也是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首次試採成功的主力單位。中心基地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廣州市南沙區海濱路,佔地約1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208457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投資3.6億元,總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計劃建成天然氣水合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深海探測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等。目前,第一期工程建設正在進行。按照規劃,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基地將建設天然氣水合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海地質研究所、海洋環境與工程中心、大洋與極地中心、海底礦產重點實驗室、實驗測試中心、探測技術研發中心和科學計算中心等8個科研平臺。

母胎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廣醫三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日前被認定為“廣東省母胎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未來,該中心將發揮母胎醫學領域的臨床與基礎科研能力優勢,實施專利、人才、技術標準戰略,聚焦母胎重大疾病的預防、評價和治療體系建設,貢獻“廣東方案”。

近二十年來,我國高齡產婦從以往5%上升至近年來的20%,同時,隨著我國生育政策全面調整,輔助生殖等所帶來的出生缺陷和妊娠重大疾病的防控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孕產婦的死亡率與嬰幼兒死亡率高低反映了一個國家與地區綜合實力。雖然,中國已經提前實現了“2011-2020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實施方案”的要求並且實現在2011-2020年期間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0/10萬以下的總目標。但是,我國開放二孩政策實施後,高危妊娠孕產婦人數明顯增加,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是急需解決的臨床關鍵問題。

據廣州婦產科研究所所長陳敦金教授介紹,該研究中心將建設成富有廣東地區特色的母胎醫學工程中心,解決當前母胎重大疾病的病因機制、風險預警以及臨床檢測和診療新技術研發等瓶頸問題;希望能通過母胎醫學工程中心的建設完善和開放共享,推動廣東地區母胎疾病的預防、評價和治療體系建設,促進廣東地區的人口良性增長。

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揭幕啟動

1月18日,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項目入駐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逾300名專家學者與業界人士匯聚一堂,共話大灣區創新創業。

據悉,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以“創新大學城,創業大灣區”為功能定位,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

海富國際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健文介紹,孵化器依託廣州大學城青年人才聚集的優勢,立足大灣區,致力於促進粵港澳創新創業青年的成長、交流與合作。番禺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德俊表示,區政府將從居住證、戶口、資金等各方面支持大學城創新創業者,推動科技公司、獨角獸企業的孵化。

活動現場,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與超30個戰略合作方簽署了協議。力合科創集團副總裁薛依東說,與高校簽署戰略協議,將促進實體產業與科技團隊開展合作,通過整合產業資源與資本力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價值。目前,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已接到50多個創業團隊的入駐申請。

此外,孵化器正在推出吸納大灣區項目落地的“生根計劃”,為創業團隊免費提供工商掛靠服務、港澳居民落戶登記服務;提供企業級的ERP系統,讓創業者專注於市場拓展和產品研發,並通過共享服務中心降低創業者的內務管理成本;提供一對一的創業導師輔導、資金、產業資源等,使創業者成為孵化器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孵化器內循環實現成長。

“大灣區青年家園”揭牌成立

為幫助港澳青年融入內地,香港新家園協會與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設“大灣區青年家園”。1月19日,“四海一家·感知大灣區”青年交流活動啟動禮暨“大灣區青年家園”揭牌儀式在廣州暨南大學隆重舉行。儀式後,1000名香港青年前往大灣區各城市參觀訪問,親身體驗“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的快速便捷,加深對大灣區發展的認識。

據介紹,“大灣區青年家園”提供香港內地一條龍服務,將整合不同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商界的資源,結合香港、澳門和內地的專業社工團隊,為有志到大灣區發展的港澳青年提供服務,協助他們解決求學、就業、創業及生活遇到的各種問題,也為他們在港或澳家人提供服務,免除後顧之憂。

在目前試行階段,廣東、香港、澳門共超過20個點參與建設“大灣區青年家園”,將展示各自服務優勢,編織跨地域、跨城市、跨機構、跨專業的服務網,吸引港澳青年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快適應和融合在內地的生活,有利於更長遠的發展。

海珠區:形成事項辦理熱力圖,自助服務區全天開放

在廣州市海珠區琶洲政務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很多匆匆而來的市民。這個政務服務中心被市民們親切地稱為“政務客廳”,開放式的辦事大廳拉近了群眾與工作人員的距離。在“客廳”裡,少有辦事群眾排隊的現象,辦事群眾只要準確預計自己到窗口的時間,就可以實現“少等待”甚至“零等待”。

科學的時間安排得益於海珠區首創的集公開、查詢、統計、導航於一體的政務公開“e導通”系統。該系統科學分析群眾辦事的高頻事項,形成事項辦理熱力圖,主動推送預約服務、辦理流程等信息。服務中心還推行“24小時辦事不打烊”,利用網站、微信、智能終端等渠道,實現一週7天、每天24小時無間斷審批諮詢服務。辦事大廳門口設有“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由小蜜蜂箱、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自助服務機、海珠政務通(粵港澳大灣區政務通)、房產自助查檔機等一系列智能化機器終端組成。

“小蜜蜂箱”與郵政合作共建,群眾通過微信端選擇需要辦理的業務,將所需材料逐一拍照上傳,並在線提交申請,後臺審批人員預審通過後,直接對接雙向快遞,用快遞服務代替群眾遞交紙質申請材料、領取辦理結果的過程。通過“網上預審+雙向快遞”的服務模式,實現群眾辦事“零跑動”。海珠區政務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高效便捷,服務中心會保證每天至少兩次從“小蜜蜂箱”裡取出申辦材料進行分類,送到相應的部門審批。有了審批結果,再立即給群眾郵寄回去。

1.21两会特刊创新快报|吸引前沿科研团队进驻生物岛

高層次人才認定:答疑(直接申報請在公眾號首頁菜單欄點擊創政策-高層次人才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