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兩會”,女代表女委員放大招了!

2019年廣西“兩會”正熱烈進行,與會的女代表、女委員肩負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充分履行職能,積極為“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建言獻策。與此同時,“兩會”也湧現出了一批關注婦女兒童發展的議案、提案和建議。

广西“两会”,女代表女委员放大招了!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巡視員陳映紅建議,要更多地發揮女企業家、女能人的力量,通過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广西“两会”,女代表女委员放大招了!

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人大代表、自治區婦聯副主席(兼)、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黃墁結合報告,就改革強警、科技強警提出建議。黃墁還結合自身的工作和廣西的實際情況,帶來了關於儘快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辦法》的議案,以及關於規範保健市場和加強保健市場監管的建議。

广西“两会”,女代表女委员放大招了!

自治區政協委員、柳州市婦聯主席衛東建議力促綠色出行。她說:“過去一年,我區多措並舉,狠抓大氣汙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修復,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取得良好成效。”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環保要求高的形勢下,她建議自治區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扶持發展力度,積極宣傳推廣新能源汽車,倡導綠色出行;可以考慮將柳州市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做法在全區推廣,用實際行動踐行“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理念。

广西“两会”,女代表女委员放大招了!

自治區政協委員、中國婦女十二大臺灣代表團代表、自治區婦聯執委、廣西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數字證書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郝璐楠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建議“共治共建共享,構建以密碼為基石的創新社會法治環境”。

广西“两会”,女代表女委员放大招了!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婦聯執委,香港大美集團有限公司、大美珠寶首飾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副會長蒙美玲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央站在新的歷史維度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廣西是大灣區建設輻射波最強、輻射距離最短的地區,應抓住大灣區建設的機遇,進一步加強與廣東、香港、澳門的全方位合作,積極服務大灣區建設、主動接受大灣區的輻射帶動。她建議:最大限度用好用足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好政府駐廣州辦事處、香港特區政府在廣西設立的聯絡辦事處、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寶貴的政商資源,推動廣西接受大灣區建設輻射帶動;鞏固和深化桂港合作成果;探索“逆向融入”新途徑。主動“東融”“東進”,充分利用粵港澳先進發達的市場、產業、技術、信息、人才、管理等資源,主動投資大灣區,搶灘大灣區,培育壯大產業、企業、企業家隊伍。

自治區人大代表、貴港市港北區植保站農藝師李秀娟建議,要幫助廣西富硒特色產品走出去。我區若要在全國硒產業發展上有一席之地,需要在富硒品牌打造方面下功夫。要充分認識廣西發展富硒產業的優勢,減少外源硒的使用量,改良土壤,將土壤中無效態的硒轉化為有效態的硒。此外,在自治區層面上支持富硒產品的宣傳推介,提升普通消費者對廣西富硒產品的認可度,幫助廣西富硒特色優勢產品走出去,打造區域核心拳頭產品品牌。

2018年“兩會”,自治區婦聯曾提交大力發展“桂繡”產業的提案,今年,“桂繡”產業發展繼續受到與會代表、委員的關注。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婦聯執委、宇天媒體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體育雜誌《MOVE》董事、青樹教育基金董事、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副會長、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主席彭芷君建議,政府加強對廣西“桂繡”傳統工藝的支持力度,將“桂繡”打造成廣西重要文化產業,以扶助農村打贏脫貧攻堅戰。她說,刺繡、編織、紡織的美工圖案,民族服飾中的精美設計,無不體現著傳統工藝的審美智慧,希望有關部門將“桂繡”產業定位為幫助廣西農村脫貧發展的重要文化產業,加大對廣西文化產品和服務文化產品“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拓寬發展合作空間,提升其品牌價值,提高“桂繡”民族文化產業項目的競爭力。

广西“两会”,女代表女委员放大招了!

“兩會”代表、委員十分關注婦女兒童民生工程,看看她們怎麼說。

楊衛京委員表示,全面兩孩政策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挑戰和新要求,我區將面臨新一輪適齡兒童入園的衝擊和考驗。建議綜合考慮人口分佈、周邊環境、交通狀況等因素,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整體規劃;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和支持民辦幼兒園發展;給予從業幼師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建立評估監管體系和法律援助機構,推動自治區學前教育條例立法工作。

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陳冬寒代表表示,辦好教育是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要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試點。建議繼續增強義務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如小區在規劃時一定要考慮配套建小學;加大教師隊伍培訓力度,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對教師隊伍進行分層次、系統的長效培訓。

張雪玲委員建議加大特殊教育扶持力度。她說,發展特殊教育,有助於改變殘疾人的命運,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要強化各級政府對於創辦特殊教育學校的標準要求,出臺《特殊教育學校的標準化建設和評估驗收辦法》;從福利彩票行業收入中留出對特殊教育領域的預算,多渠道籌措經費,保障特殊教育事業,並增加對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經費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