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将彻底改写新闻行业的运行规则

「权力中心化」VS「媒体不被信任」

新闻行业正在经历艰难岁月。

早在纸媒时代,「权力中心化」与「媒体不被信任」的问题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以中下阶层的选票上位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公开直言:媒体是平民的敌人。

日益泛滥的假新闻、不断加剧的政治极化、平台与出版商之间不对等的权力关系……种种新闻业的系统性症结,导致其无法履行应有的社会职能,也使得大众对媒体的信任度日益下降。

在新闻系统的结构性缺陷中,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媒体权力的日益“中心化”。在这一趋势下,大型集团与国家机构将很容易滥用职权,并最终威胁到民主化进程。

2018年8月,未来学者艾米·韦布发起了一项针对美国联合通讯社(AP)的调查。美联社拥有170年历史,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世界新闻媒体权威和信用的标杆。在本次调查中,约有59%的共和党支持者表示,不赞同美联社的立场,也不信任它发布的资讯。

可见,人们过去信赖的权威媒体,如今已经完全失去了民众基础。

人们期待,数字媒体的出现会解决这一症结。

令人失望的是,互联网生态下的新型媒体并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重现了传统媒体的中央集权模式,还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症状。

区块链技术将彻底改写新闻行业的运行规则

数字媒体时代

新病症:「眼球经济」

数字媒体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商业广告,这造就了其为人诟病的“眼球经济”商业模式。

以 Facebook 和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其经济模式都基于流量,大部分利润来自定向商业广告位的出租。刺激用户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内容页面上,是其首要任务。

新闻推送算法应运而生。基于用户过往的浏览记录,媒体平台会尽可能多的向特定用户展示他们喜欢的内容,以此吸引注意力,增加点击率。

这种新闻推送逻辑很容易使人们陷入某一类固定思维模式,形成“信息茧房”。狭隘的观点得到放大,错误的偏见得到证实。未经证实的错误言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迅速传播。

在这样的生态下,媒体产出的新闻内容只面向于特定的受众。“新闻调查”、“深度报道”等重要的新闻范式反而无法立足。美国的“普利策奖”、中国的“范长江奖”或“邹韬奋奖”式的新闻标杆成为不再归来的业界神话。

针对以上弊端,积极的媒体改革者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比如,由慈善基金会支持的非营利组织,由特定基金资助的媒体渠道或各种形式的公众合作新闻。

然而,此类解决方案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上稍显不足。此外,这类模式得以稳健运行的前提是,参与者完全秉持纯粹的利他主义精神。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这一模式的稳定性、持续性很难得到保障。

区块链技术将彻底改写新闻行业的运行规则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闻世界 超越媒体范畴的尝试

在区块链技术问世之前,其实也存在去中心化的知识共享社区,比如维基百科(Wikipedia)。但因为基于公益目的,社区内没有明显的激励机制,成员自发创作的动力明显不足,这一社区的活跃度在日益下降。

一些新的媒体项目希望借助区块链技术彻底变革新闻行业。他们充分认识到了新闻独立的社会价值,针对当前媒体的结构性问题,希望通过技术手段,为改善公众知情权而不懈努力。

这些项目立足于博弈论行为模型,遵从分散治理原则,利用激励工具,以社区驱动的内容平台,来进行新闻的制作产出和传播发行。它提供的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参与生态系统的维护,持续地产出优质的新闻,强烈的吸引了对优质新闻报道有需求的用户群体。

虽然各具特色,但这些平台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受 Token 经济原则驱动。

与可用于交易的一般数字资产不同,创建者利用编程机制将此类 Token 的使用范围限定在专门系统中,反映了特定平台的价值理念和运行规则,从而达成了用户的个人利益与社区利益的有效统一。

由此,Token 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输工具,而成为特定经济生态系统的价值手段。

区块链重新定义了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格局。其革命性的创举在于,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亦是普通用户,他们可以凭借个人劳动获得物质奖励。

区块链技术将彻底改写新闻行业的运行规则

围绕一些具体的区块链媒体项目展开讨论:

Civil 是一个自组织的去中心化新闻市场,旨在解决“眼球经济”下的媒体弊端以及权威操控问题。作为独立的媒体平台,它也受到职业新闻道德准则的约束。

Civil 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任何人都有权访问 Civil 新闻编辑室创作的内容。但如果想参与社区治理,则需要持有 CVL Token。

通证管理社区是确保新闻记者遵守道德规范的关键机制。CVL Token 的作用在于:用户持有多少比例的通证,就能得到多大权限的社区管理权。

该社区汇集了三种成员:

新闻编辑室:其目标是加入社区,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普通消费者:他们需要优质可靠的新闻信息:

通证持有者:他们希望市场持续保持对其手持通证的需求,确保通证不断增值。

很明显,通证持有者是这个经济模式的关键之所在。

为了保证社区正常运行,新闻编辑室在申请加入社区前,必须在社区系统内抵押一笔通证。

如果新闻编辑室“资质良好”,会被接受为社区列名者,社区会保留这笔抵押通证;

如果新闻编辑室“资质不够”,其申请会遭到通证持有者的拒绝,抵押通证会被没收,进入奖励池,由参与挑战的其他通证持有者分享。

表面上看,通证持有者可以拒绝每个新闻编辑室的申请,以便瓜分 Token 奖励,但从策略上讲,他们会谨慎地管理清单,以使 Token 的价格保持高位,这样系统发展才有可持续性,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优质内容。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这个通证经济模式达到了读者阅读体验和 Token 持有收益的最优。

DNN (去中心化新闻网络)

DNN 项目的发起者认为,当前的主流媒体充满了歪曲事实的虚假新闻、“信息泡沫”和“标题党”。其发展愿景是,为时事政治新闻提供发布平台,使事实不可操控,不被利益集团的意志所左右,从而成为主流媒体的民主替代品。

DNN 与 Civil 的相似之处在于,社区成员自行承担内容鉴定与社区管理职责,但运行机制有所不同。

Civil 的模式是,将可靠的新闻编辑室列入社区,这些编辑室在加入社区后仍有一定的编辑自由;而 DNN 平台上的每条新闻都需要经过社区审查才能发布。

DNN 生态系统中有四个社区角色:作者、评论者、读者和发布者。没有正式组织形式的新闻编辑室,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作者发布新闻。

但在将文章录入到区块链供所有人查看之前,一个由7人组成的评审团将针对其“是否符合社区内容标准”进行投票。

提交审查时,作者需要支付 DNN Token,评论者也将提交他们的投标。

一旦投票通过,投票结果占多数的评论者将从作者的费用中得到报酬,而那些少数投票者的 Token 则会被没收。

文章发布后,读者可以投票支持或进行评论。作者和投票结果占多数的评论者都可以获得奖励。

即便所有的参与者都表现得很自私,这一竞价体系仍然可以将社区利益最大化。

区块链技术将彻底改写新闻行业的运行规则

合力探索新闻传媒发展的无限可能

不管这些区块链媒体企业的发展走向如何,新闻传媒无疑是区块链技术即将撼动的另一大行业。

身处时代浪潮的我们,有机会亲眼目睹拓荒者探索未知的领域,甚至加入他们的行列,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要闻资讯

1、中行、中信、民生三家联合发布全功能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

2、e签宝与蚂蚁区块链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劳动合同签约平台

3、币安进军非洲市场,开启乌干达法币交易所

4、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将推出谈话类节目《解码区块链》

5、济南成为全国首个试点落地质量链的省会城市

6、南昌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将推出区块链数字产权交易平台个人文库

7、安妮股份拟成立投资基金,投资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8、甲骨文发布业务级区块链应用,增强价值链的可追踪性

9、四大会计事务所及部分区块链专家计划成立全球稳定币协会

10、世界四大粮商借助区块链推行国际谷物贸易数字化

12、碧桂园回应拟收购华大农业:目前双方正在洽谈,尚无定论

13、腾讯继续扩大《王者荣耀》强制公安实名校验范围,新增八地市

14、京东:目前还没有开展网约车的规划

15、继今日头条之后,抖音也上线了小程序功能

16、余承东:华为今年出货目标2亿部,正在研发折叠手机

17、小米手机10月底出货量将破1亿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18、度小满金融与南京银行签约合作,获得三年100亿元授信额度

19、多家机构发起“粤港澳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驰援母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

20、国米官宣张近东之子张康阳担任主席,27岁成历史最年轻主席

21、百度与中国宝武达成战略合作,打造“AI+钢铁”示范样本

22、阿里达摩院和清华大学成立认知计算专业委员会

23、深圳地铁集团和华为战略合作,打造智慧地铁出行生态体系

24、首都机场新增停车费"提前支付"方式,"智慧停车"服务再次升级

25、中国5G频谱将于近期公布,5G牌照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发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