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能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

保持能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

有一個女孩,上的一所一般大學的播音主持專業,幸運的是,他的父母有不錯的人脈關係,靠著這些,讓他得到了體制內的一個實習機會。

雖然只是實習,但是,她努力工作,認真處理同事關係,掃地端茶倒水等雜事她剛過來就全部承包了,很快,她就入職了。

一開始她高興了幾天,生活馬上回歸平靜,每天早上七點擠公交,到公司打卡,然後就是不停的開會,領導面無表情的講話讓她困到掐自己大腿。值得高興的是,每週還是有出去採訪的機會,雖然時間很少,她說,自己喜歡這樣,哪怕累點,也不希望太閒。畢竟,這才是她當初來這裡的初衷。

可是,人終究是懶的,漸漸地,對於每次的出鏡她也慢慢懈怠下來了,跟同事一樣,過著懶散又怨天尤人的生活。

她說,工作兩年了,我的專業技能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

她說,這就是閒的。

她說,也就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強了點。

她說,我討厭這個地方,我的價值觀和周圍的人完全不一樣,卻還有假裝一樣。

她說,早知道穩定是這樣,我寧願晚幾年再要。

她說,我不知道要不要辭職,畢竟如果現在不辭職,萬一到了三十多歲有了孩子,想變動就更難了。

其實,無論是體制內的所謂穩定工作還是體制外自由的創業生活,人脈關係都是無法逃避的,即使你離開了體制內,不會說話依舊會被人討厭,不會做事依舊會被人嫌棄。

其實,真正的勇者不是狼狽地逃脫,而是用閒暇的時間磨鍊自己,雖然人在體制內,但要保持學習的能力,保持每天進步的狀態,保持離開體制還能活得很好的能力。

保持能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

後來,女孩的生活態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她還是會經常跟同事們嘻嘻哈哈,即使皮笑肉不笑,她依舊會定期給領導發發短信,表達這祝福。然而,她開始利用每天下班後的時間奮鬥了。

她自己開了一檔節目,晚上給大家讀讀文章;她報考了主持人資格證;閒暇時間,她找了公司附近的一所學校,每天跟一群孩子們一起在圖書館看書,回到家後,還堅持看半個小時的雜書。

現在,她的節目已經有一萬多人關注了,她說,她要成為百萬大號;而且,她的主持人資格考試順利通過,成績理想。

她的朋友圈裡寫著這樣一句話:“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有些鳥兒是永遠都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後來,她的很多朋友都離職了,而她因為能力強,升職速度很快。她說,辭職前他們沒有做的事情,辭職後,他們依然沒有去做。

你要知道,生活是自己的,無論在哪,你總該有一顆熱血的心。

你要知道,很多你無法解決的問題,不是通過辭職就能解決問題的。

你要知道,讓自己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具備一技之長的資本,是需要無數個夜晚的靜思,無數寂寞時光的堆積而成的。

所以,別抱怨身邊的不公,別後悔自己選擇的“牢籠”,別痛恨自己身上的枷鎖,只要你還在不斷進步,枷鎖只會變成翅膀,牢籠只會變成家。

保持能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

在之前發表的一篇節選文章《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裡,有不少讀者說到體制,問怎麼跳出體制,說小編有點激進,於是小編將節選自原書裡的一篇文章略做了修改分享給大家,望共勉。

書名《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作者李尚龍,一位90後作家。

喜歡的讀者可以看看,很不錯的一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