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老蜜蠟的好壞辨別方法

從顏色上看,老蠟一般都分:紅皮、橘皮、黃皮、老白蠟、花蠟(黃皮花、橘皮花、紅皮花),還有紫紅皮。紫紅皮的最少見,品質好的紫紅皮就更少了。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其次是紅皮,滿蠟型好的紅皮老蠟也很稀少。如果紅皮又是花蠟,那就更稀少了,所以價值很高。花蠟裡,紅皮花是最少的。除了顏色,影響老蠟的價值因素,還有蠟質,皮殼,形狀,大小。蠟質越滿,或者越有特色的,當然價值更高了!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皮殼完整度,就是有沒有傷,也需要考量。皮殼的形狀越規整越好。另外,墩子比片價值高。大小方面,品質相同的情況下,越大越稀少,所以越大也就越貴!

如果實在不會挑,典藏有道建議您先可以看看如下“六不買”原則:

買厚不買薄,買大不買小

如果買原石,那麼就要考慮打磨後的形狀,形狀相近可以有效降低損耗率,畢竟打磨有風險,留有一些餘地,雕刻成品才能遊刃有餘。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對於成品來說,同等質地品相,體積越大越值錢。不過,體積和價值的比例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尤其是極品蜜蠟,價值會隨體積成指數增長。

真假難辨不能買

買蜜蠟是個技術活,如果自身知識經驗不夠豐富,購買渠道又不靠譜,難免心中沒底,面對著眼花繚亂的蜜蠟,真假莫辨,就亂了手腳。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如果你不能分辨真假,最好先不要盲目入手,這樣起碼能保證不會發生損失。購買蜜蠟最大的前提就是,一定要買到真貨!

顏色不正不能買

顏色正不正,憑的全是經驗和眼力,天然蜜蠟什麼樣,烤色蜜蠟又是什麼顏色,看得多了,就有了感覺,一眼看過去,心裡就有數。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對於色澤多變的蜜蠟而言,無論是什麼色,顏色越正越均勻,價格就越貴,“滿色”最甚!比如雞油黃、象牙白,更是貴不可言。

紋路不對不能買

買蜜蠟,紋路很重要。內部看流淌紋,外部看風化紋。不過現在二代蜜蠟也有流淌紋,造假老蜜蠟也有風化紋,但跟天然蜜蠟區別很大。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天然流淌紋是樹脂流動的紋路,二代蜜蠟則是攪拌的紋路;真老蜜蠟的風化紋看得到但摸不著,假老蜜蠟的風化紋則是浮於表面,一摸即知。

雜裂太多不能買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大家應該都明白。雖說天然很重要,但是雜裂太多必定會影響價值。原石雜裂越多,損耗率就越大。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雖然成品不存在損耗的問題,但是一堆雜和裂,玩起來心裡也不會太痛快,隨時擔心磕了碰了,寶貝蜜蠟就粉身碎骨!

雕工不好不能買

和所有寶玉石一樣,一件好的作品,除卻“硬件”質地之外,還要講究“軟件”——雕工,蜜蠟亦是如此!一件真正稱得上"極品"二字的蜜蠟,不光聲色俱佳,還得有文化。所以有道君在此提示,如果一塊蜜蠟成品雕工太差,那麼也就沒有多大的購買價值了!

蜜蠟的“六不買”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