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史上最逼真的一次造假,文物大家稱其為“真正的天才”

剛剛看完《五月槐花香》這部電視劇,是2004年張國立導演的。主要講述的北京琉璃廠古玩店的故事,其中古玩顧問就是現在非常火的馬未都。這部片子中有很多情節都的描述文物造假而使上當者下場悲慘。讓我深深感慨,沒有火眼金睛真的不能玩文玩,無論收藏還是投資一件打眼了,一下子就能回到解放前。

看到這部電視劇讓我想到了一件中國文物史上百年前的造假事件。

中國文物史上最逼真的一次造假,文物大家稱其為“真正的天才”

看到這個圖,肯定能猜到造假事件跟甲骨文有關了。這個造假事件距今得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了,這個造假的人真可謂是高人,他造出的假貨和真正的甲骨文放到一起很難辨別出真假,就連甲骨文大師級的人物董作賓都稱他為“真正的天才”。

中國文物史上最逼真的一次造假,文物大家稱其為“真正的天才”

甲骨文大家董作賓

在百年前,有一個叫藍葆光的人,安陽小屯村人,是當地的一名私塾啟蒙老師,老師一般都為人師表,讓人尊敬的一類人,但他偏偏無心教書育人,染上了抽大煙,大煙抽上一口是舒服了,但錢也象是手指間的沙一樣,瞬間流走了。他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支撐,於是便打起了歪主意,在他的那個年代,甲骨非常流行,如果上面有一個字就可以賣到二兩銀子。就象現在的青銅器,銘文字數越多越值錢是一個道理。

中國文物史上最逼真的一次造假,文物大家稱其為“真正的天才”

大甲骨

做為一個教書先生,刻幾個字應該不成問題,剛開始他在沒有字的賣不上價錢的甲骨上刻,其實藍葆光並不懂甲骨文,只是把甲骨文臨摹在一個小本上,然後刻在骨頭上。第一次刻後,把假甲骨賣給了一家很有名的古玩店,古玩店的老闆愣是沒有看出是假的,這次得手後,他開始專業化的生產。真甲骨用完了,就用一些牛骨、大龜板經過加工做舊後繼續刻。最後發展成古玩店老闆們知道有藍葆光這樣的能人主要聯繫要與他合作,這就使大量的假甲骨賣到了很多地方,就這樣矇騙了不少藏家,以至於現在留存的許多完整的大甲骨卜辭很多是假的,可能就是當時的產物。因為當時的甲骨造假之風盛行,影響到今天很難辨識,前幾年不得不誕生了一個“甲骨辨偽學科”,專門研究甲骨文造假。

甲骨文專家們把甲骨文造假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內行派”,不成句不成行。一類是“外行派”,略懂甲骨文的造假,參照一些甲骨卜辭著錄作偽。藍葆光應該就是“外行派”的。但恰恰就是這個外行派,讓現在的專家都頭疼不已。

天天講故事,天天學知識。喜歡的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