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你,离得开社交网络吗?

社交,从来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下正火的网络辩论综艺节目《奇葩来了》抛出“不会社交的人会不会被社会淘汰”这一辩题时,我的答案当然倾向于“会”。

因为社交,从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的刚需,而互联网的普及和进步则为社交提供了最便利的土壤,如万花筒般层出不穷的社交软件令人眼花缭乱。

从开心网、MSN到后来的校内网,从QQ、博客、微博到如今的微信,社交软件长期霸占着人们那本就不大的手机内存。顶峰至今天的微信,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一天会打开微信多少次。

而后,专注校园、专注职场、专注同性、专注兴趣等方面的垂直细分社交软件更是成为创业者的必争之地。社交+支付、社交+工具、社交+创作分享、社交+生活服务的玩法也不断迸发,以至于人和人的关系从未如此之近。

但是,我们也逐渐发现,认识的那么多人不过只是泛交罢了。我们翻翻微信的通信录,可以煲电话粥畅谈阔论的也不过寥寥;我们看看豆瓣上万的文字和闪烁的小组,真正懂自己的也没有几个;我们工作时总会被微信的消息打扰、会被不断刷朋友圈的欲望打断、我们惶恐着自己的生活会不会被社交网络所割碎。

下面推荐的这篇文章,也许不会教你如何从社交网络中解脱,但是它提供了一种观点。好好去想想: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社交网络,怎样面对科技的发展以及不断前进的未来。

过去人们聚会时都看着彼此的脸聊天,现在大家都在看手机。过去大家都会好好吃饭,现在很多人会要先用手机鉴毒。

这一类社交网络带来的变化梗不止一次出现,包括此篇题图也是在讽刺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美剧《how i met your mother》也曾用一张对比图对比五年前后几个好友的饭局,以前是激烈地讨论问题,现在是冷漠地刷着智能手机。

非常多的人,隔三差五就会感叹一下社交网络对生活毫不留情的吞噬。包括我自己。

我在2011年时说:

“无法接受虚拟世界的表演逐渐成为了我生活重心这一可怕的事实。但浮躁的倾诉欲和期待被认可的想法总是有,在说服与被说服之间,但愿最终能找到平衡的方式。”

虽然觉得话说得挺好的,但现在的想法已经不太一样了。

曾经担心被社交网络绑架大概是出于一种失去控制的恐惧。现在也不是找到平衡,而是知道这个问题没那么重要,也明白陈列的同时完全不会损耗其真实意义。

而且,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首先应该想想自己身处什么时代。现在是一个出门只要带手机,煎饼果子摊和出租车都可以扫码支付的年代,一页手机app可以让你一个月不出门。拥抱互联网带给你的便利,不需要将社交网络刨除。

其次,为什么非要固执地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一定比线上更亲密?每天聊天的群组里的网友,没见过面,也许却比一起上下班的同事更了解你。

网络对话带来的安全感一部分是伪装,一部分是包容。即使是聋哑人,也能隔着屏幕灵活地用小S表情包来代替无言的情绪。线上交流如果足够愉快,是完全可以发展成线下生活的友好关系。

再次,我认为绝大部分的网络生活不太可能完全与真实生活剥离开,有人说隔着屏幕你甚至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我们都知道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对面不可能是条狗,一定是个人,而且可以根据对方发布的内容猜个八九不离十。

另一个普遍被认同的观点是:“晒什么就越是缺什么”,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有什么才能晒什么”,没有怎么晒?就像炫富的人,90%都是真富。(剩下的10%我们容许骗子和误差的存在。)

我想说的是,一个现象不可逆地进行着时,大概可以确定,它就是正在发生的未来。当我们父母都热切地投入社交网络生活、智能手机已经人手一部时,你必须意识到,网络已经和水电一样,是必需品了。

而你的生活也不在别处,就在社交网络里。

最近有这个感触,是发现在大众点评里发现很多账号非常详细地写着食评。很多点评长度不亚于知乎上谈宇宙和文学的感受。

虽然吃东西口味个人差异化很大,但看到人们认真地谈着吃东西的点滴,毫不吝啬地分享着细节,会觉得烟火气息特别浓。

不必猜测动机,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做出分享和记录的动作时,已经是我们普通人融入大时代的一小步,是留下痕迹的方式。

我非常感谢社交网络为我记录的一切。哪怕幼稚的、偏执的、做作的,但过去的观点就是思想上的tattoo,可能当年纹了个hello kitty,五年后不喜欢了,可以用别的图案盖住,但你看到那块皮肤的时候知道,嗨,下面曾经有只无嘴猫。

这里面的积极意义是:你过去可能是个傻逼,即使未来也未必牛逼,但至少你现在能意识到现在比从前好点儿了。

最近看《正午故事》出版的第一本合集,卷首语里说,

“世界仍然生活在故事当中,以遗忘、抹灭大多数故事为代价。今天中国最主要的故事,是马云的故事(以及千千万万个变种)。为了抵御这种单一,我们应该学习讲故事。长久地凝视现实,让被遗忘的复活,赋予普通人尊严,以配得上丰富、变幻的中国。”

喜欢这段话提供的观点,网络是让我们讲故事的好地方。

同时,这些年的网民生活给我带来很多乐趣。虽然扁平化有时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也的确帮助人们接触到了日常生活里碰不到的一面。

我五年级有QQ,写过一段时间QQ空间。

03年写blogcn,后来网站关闭,内容都没有备份。之后注册了163blog。高中时163相册很火,我知道的第一批网络红人就是在163相册和一个叫MCC的论坛。

08年开了校内,大学生活主要都在上面记录。那时候Facebook还没有被屏蔽,同期也注册了一个,后来再也没登陆过。

09年玩豆瓣,必须展开说。因为豆瓣也是第一个让我有“网络社区感”的地方,气氛很好,大家会友好礼貌地讨论各种话题,文艺类的居多。那时候文艺青年还不是骂人的词(虽然现在我也不认为是。)我最早认识网友就是在豆瓣,好几个都成了线下的好友。

10年加入微博,第一条微博是走在学校路上发的。之后又有了Instagram、朋友圈,然后公众号。

如果同时有我几个社交网络的话,会发现其实我在各个平台上发的东西都不同,一来我很少发一样的东西,二来在校内和朋友圈这一类熟人社交,我羞于展示自己矫情、胡说八道的那一面。

更何况针对我这种话痨还有path这种私密社交,path上好友不超过10个,4年间却发了2422条碎碎念和垃圾话。

有刚认识的朋友说,怎么你朋友圈和微博完全两个人,要求我对朋友圈公平一些。我只好说:“因为该装的逼都在微博装完了,朋友圈就只想做个营销号。”

其实我更享受的是不同社交平台上能够扮演的不同角色,回头审视时就是在给多重人格画着素描特写。就像刘青云主演的电影《神探》里,跟在林家栋后面,盯梢着他内心的七只“鬼”。

最后说个朋友那听的故事,很契合这篇主题。

有个漂亮姑娘,非常热爱加微信群,三个朋友跟她有重叠的三个群,分别是烘培群、妈妈群和小区物业群。

朋友们发现她经常在几个群同步刷自己的照片和花钱信息,口头禅是:“最近又买了XX,价格是有点贵啦,xxxx。”

她从来不发朋友圈和微博,而且非常看不起在社交网络上发照片的女孩子,不止一次地表达过网红们都是虚荣,她要是想红早红了,但因为想保护隐私所以微博都清空了。

可她自己的半裸写真、家庭住址以及360度全景户型图、婆婆在哪家医院找的哪位主任……都在至少加起来超过两百人的微信群里聊过。虽然传播可能有限,(投黑马www.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但也别说什么保护隐私了。

而且我很好奇什么时候“红”这个词都略带嘲讽,被人喜欢反而成了受攻击的理由?

认识她先生的朋友提供了另一个八卦:“她本来是个热衷社交网络的人,后来嫁了省城某领导儿子,婚前二代明确表示在网上留痕迹不太合适,其实是被强制隔离了社交网络,所以才只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在封闭的微信群里找存在感。”

想得却不可得,只能曲线救国,真是一则黑色幽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