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全力打造公平環境 幫俱樂部打造可持續發展體系

在今天召開的中國足協俱樂部財務控制與管理國際研討會上,足協副主席李毓毅在接受採訪時澄清了所謂“足協扣帽子”的說法。李毓毅表示:中國足協不存在說限制俱樂部的投入、支出,這次完全是俱樂部經過幾年的磨鍊,大家的思想認識更加明確。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落地三年多,足協一直是以俱樂部為主體,20號要推出的政策也是各俱樂部“自治”自己商量決定的,總體方案既要有競爭性又要保持整體平衡不能過度競爭。

足協全力打造公平環境 幫俱樂部打造可持續發展體系

李毓毅在採訪中還透露出三條原則,第一:不作假帳,誰不誠信誰出局;第二:不拒絕資源,我們是中國足球行業的管理者,人家都說要前進我能說不要嗎?當然不能;第三:我們也不能輕易的說不,球隊碰到問題我們來引導大家幫助大家解決問題,不是說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不是這樣的。

“今年一年光調研就調研了37傢俱樂部,調研發現大家共同的願望是希望有一個公平的環境。投入就是體現公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投20億的和投3個億的怎麼一起玩呢?”

針對足協“四大帽”李毓毅是這麼說的:我們在三個原則基礎上提倡公平公正的競賽,提倡誠信寬鬆的發展。這個帽,那個帽其實都是俱樂部自主的行為,我們也主張按照規律逐步發展,不求一步到位。

從李毓毅的發言中不難看出這次財政監管的政策出臺是俱樂部的民心所向,財務監管為的就是引導理性投資,防止盲目投資,保障市場公平,最終實現俱樂部可持續發展。這個大方向已經獲得所有俱樂部的認可,在實行調節的過程中市場的公平並沒有被破壞,反而市場變得更加規範、更加自主了。防止兩極分化、幫助俱樂部打造長遠可持續的發展體系是這次足協財政監管的初衷,參加會議的大小俱樂部代表們對此都十分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