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本文已獲得騰訊文旅(ID:txwenlv)授權

2019年1月16日,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WTCF)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TRC-CASS)共同發佈了《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19)》發佈會現場

來自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巴拿馬和南非駐華使館等外國駐華機構、重慶市及國內旅遊相關機構等60餘位代表和100餘家國內外媒體共同參加了報告的發佈與論壇研討。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

聯合會特聘專家宋瑞發佈報告主要研究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聯合會特聘專家宋瑞講到,“作為連續第三年的研究,我們試圖保持三個基本不變,並努力做到兩個不斷更新,即數據來源不變、計量模型不變、主體框架不變,而分析角度和研究內容有所更新。綜合自有數據和相關國際機構數據,將德爾菲專家意見判斷和計量經濟學模型相結合,對全球旅遊發展進行了定量的測算和定性的判斷。觀察到如下十個方面特徵。”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受全球宏觀經濟、不斷升級的貿易戰、油價上漲、美元普遍升值等因素影響,2018 年全球旅遊經濟繼續保持增長,但增幅穩中微降。

2018 年全球旅遊總人次 (包括國內旅遊人次和國際旅遊人次,下同)達 121.0 億人次,增速為 5.0%,較上年略有下降,預計 2019 年增速將回升至 5.5%(見圖 1)。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 全球旅遊總人次及其增速(2006-2019)

注:本報告中所有2018年度數據均是根據當年前三個季度數據推算得出。圖中2018年數據為估算值,2019年數據為預測值。如無特殊說明,下文皆如此。

2018 年全球旅遊總收入達 5.34 萬億美元(包括國內旅遊收入和國際旅遊收入,下同), 相當於全球 GDP 的 6.1%。預計 2019 年全球旅遊總收入將達 5.54 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 GDP 的 6.0%(見圖 2)。長期來看,全球 GDP 增速與全球旅遊總收入增速的差距逐步縮小(見圖 3)。

圖2 全球旅遊總收入及其增速(2006-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3 全球旅遊總收入增速

全球GDP增速(2005-2019)

在國際旅遊方面,2018 年全球國際旅遊人次達 12.79 億人次,較上年增加 0.49 億人次,增速為 4.0%;預計 2019 年將達到 13.32 億人次,增速為 4.1%(見圖 4)。2018 年,全球國際旅遊收入為 1.59 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0.5 萬億美元,增速為 3.1%,有望實現連續四年增長(見圖 5)。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4 全球國際旅遊人次及其增速(2006-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5 全球國際旅遊收入及其增速(2006-2019)

在國內旅遊方面,2018 年全球國內旅遊人次達 108.2 億人次,增速為 5.1%,預計 2019 年將達到 114.3 億人次,增速為 5.7%(見圖 6)。

2018 年全球國內旅遊收入達 3.76 萬億美元,增速為 3.1%;預計 2019 年將達到 3.90 萬億美元,增速為 3.7%(見圖 7)。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6 全球國內旅遊人次及其增速(2006-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7 全球國內旅遊收入及其增速(2006-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歐洲依然是入境旅遊高地,但入境旅遊消費增長乏力。2018 年歐洲接待了全球 51.3%的入境旅遊者,與 2006 年(55.8%)相比,佔比下降 4.5%(見圖 8),而其入境旅遊收入在全球佔比下降更為顯著(見圖 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8 不同區域入境旅遊人次佔全球比重(2006-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9 不同區域入境旅遊收入佔全球比重(2006-2019)

亞太地區在入境旅遊與國內旅遊方面保持雙增長態勢,且其旅遊經濟相當於地區 GDP 的比例在全球名列首位。在入境旅遊方面,2018 年亞太地區接待了全球 22.7%的入境旅遊者,入境旅遊收入佔全球比重不斷上升。在國內旅遊方面,亞太地區國內旅遊人次增速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2018 年達 6.9%,分別比中東、非洲、美洲、歐洲地區高出 3.2、3.7、5.7 和 6.8 個百分點(見表 1)。

表1 不同區域國內旅遊人次增速(2016-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從不同區域旅遊經濟相當於本地 GDP 的比例來看,過去十餘年中,各地區間差異逐步拉大,其中亞太地區旅遊經濟相當於 GDP 的比例從 7.3%提高到 10.6%(見圖 10)。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0 不同區域旅遊總收入相當於本地區GDP的比例(2005-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2018 年發達經濟體旅遊總收入增速為 3.4%,高出新興經濟體(2.6%)0.8 個百分點。長期來看,新興經濟體旅遊總收入增速在大部分年份均高於發達經濟體,目前二者增幅逐漸趨同(見圖11)。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1 不同經濟體旅遊總收入增速(2005-2019)

旅遊是新興經濟體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18 年,新興經濟體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其 GDP 的 15.4%,發達經濟體該比例僅為4.0%。長期來看,新興經濟體國家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其 GDP 的比例長年穩定在 15%以上(見圖 12)。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2 不同經濟體旅遊總收入相當於 GDP 比重

(2005-2019)

就不同經濟體在全球國際旅遊市場中的份額來看,發達經濟體佔比逐漸下降而新興經濟體佔比有所上升。在入境旅遊人次方面,2018 年發達經濟體接待了全球 52.0%的入境旅遊者,與 2005 年相比下降了 3.2 個百分點,預計 2019 年將進一步下降到 51.3%。

相應地,新興經濟體佔比增長較快,2018 年為 47.9%,預計 2019 年將達到 48.7%(見圖 13)。在入境旅遊收入方面,2018 年發達經濟體佔比為 62.4%,與 2005 年相比下降了 6.4 個百分點,預計 2019 年將達到 63.0%。2018 年新興經濟體入境旅遊收入佔全球 37.6%,預計 2019 年將降低到 37.0%(見圖 14)。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3 不同經濟體入境旅遊人次佔全球比重

(2006-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4 不同經濟體入境旅遊收入佔全球比重(2005-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從旅遊總收入佔全球比例來看,排名前 20 位的國家和地區所佔份額接近或者超過 80%,我們稱之為 T20 國家(見表 2)。2012 年以來,美國、中國、德國、日本、英國一直佔據旅遊總收入前五。

表2 旅遊總收入排名前 20 國家(2012-20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T20 國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其旅遊總人次在全球佔比越來越高,而旅遊總收入佔比變化不大,始終保持在 75%-80%之間(見圖 15)。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5 T20國家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佔比(2005-2019)

2005年-2015年年均增速,佔比為2015年佔比。

我們以入境旅遊收入佔國家旅遊總收入的比例以及入境旅遊收入佔比年均增速3兩個指標作為標尺做進一步分析可見,T20 國家可劃分為三大類:入境旅遊驅動型國家、國際國內雙驅動型國家(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雙輪驅動)和國內旅遊驅動型國家(見圖 16)。2018 年,在 T20 國家中,多數國家旅遊發展主要依賴國內遊,少數國家是輸入型目的地。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6 T20國家入境旅遊收入佔比及其年均增速情況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2018年全球旅遊投資規模達 9648.1 億美元。長期來看,全球旅遊投資增速顯著放緩,2005 年為 13.1%,2018 年則回落到 4.8%,預計2019年將小幅上升,達到 5.1%(見圖 17)。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7 全球旅遊投資及其增速(2005-2019)

就規模而言,亞太地區是全球旅遊投資規模最大的地區,2018 年亞太地區旅遊投資規模佔全球的 38.7%,美洲和歐洲分別以 28.7% 和 23.4%的份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見圖 18)。就增速而言,中東地區是全球旅遊投資規模增長最快的地區,2018 年達到 5.4%,亞太、美洲和歐洲分別增長了 5.2%、4.5%和 4.2%,而非洲僅為 2.6%(見圖19)。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8 不同區域旅遊投資規模佔比(2018)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19 不同區域旅遊投資增速(2018)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全球在線旅行社(OTA)行業的頭部效應顯著,併購成就行業巨頭。Booking(原 Priceline)、Expedia、攜程等行業巨頭因出色的運營管理以及兼併收購等手段成為領先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巨頭之間的“合縱連橫”成為常態,知名 OTA 通過投資、重組、併購、戰略合作等方式實現資源整合,提升運營效率。與此同時,OTA 行業向移動端轉移,向智能化轉變。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近年來,全球前十大主題公園集團的遊客總量增長喜人,2017 年年的增幅達 8.6%。從地區分佈來看,北美和亞太地區仍是兩大重地,北美地區遊客總量增速平緩,為 2.3%,遊客接待人次歷史性地突破 1.5 億人次;亞太地區遊客總量實現了 5.5%的增長(見圖 20)。迪士尼各主題公園長期位於單體主題公園排名前十,這主要得益於其集團化、品牌化、規模化優勢。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20 全球前十大主題公園總接待人次及增長率

(2010-2017)

TEA&AECOM《2017 年全球主題公園調查報告》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近年來郵輪行業發展引人矚目。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的統計,全球郵輪市場遊客量從 2004 年的 1314 萬人次增長到 2017 年的 2580 萬人次,複合增長率達到 4.9%。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郵輪旅遊市場需求的激增,世界郵輪旅遊重心東移特徵明顯。2010-2016 年亞太地區的佔比由原來的 1.2%增長到 9.2%(見圖 21),亞洲正成為郵輪業新的增長極,而在亞洲市場上,中國遊客佔比最高(47.4%)。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圖21 全球各地區郵輪遊客人次比重(2010-2016)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中,電子錢包打破信用卡的主導地位,成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信用卡和借記卡成為第二和第三大支付手段。2018 年,電子錢包支付佔總支付方式的 36%,信用卡和借記卡分別佔 23% 和 12%。未來五年,電子錢包將快速拉大優勢,佔總支付方式的 47%(見圖 22)。

圖22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全球網站支付方式比例現狀及預測(2018 和 2022)

從全球格局來看,移動支付冷熱不均。亞太地區的電子支付發展迅速,尤其是中國的移動支付發展最為引人注目。2017 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超過 200 萬億元,居全球第一。


2019《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簡版)


旅遊目的地營銷創新帶來了新效率、新體驗、新格局和新挑戰,其中虛擬技術、全產業鏈合作、影視營銷、視頻和內容營銷、競爭營銷和體驗營銷等六大營銷創新策略最受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