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咏赞》-你是我的诗,你的我的歌

【初见】

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

谁知道后来生死与共

男主爱国、勇敢、前卫、有才华···

女主傲慢、美丽、有虏获人心的歌喉···

我相信男主在第一次听到女主的歌声时就爱上了她

只是只有他才知道所有人都能喜欢女主

唯他不能

所以他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看不起女主,也不是高冷

只是他知道自己人生的结局是什么

因为过于悲惨,他留给自己一人承受,所以他从开始就没有将女主拉入他世界的想法

但是爱慕的心跟契合的灵魂,是尽力用双手捂住了,但是又会跳脱出来say hello的啊

女主则更早,在第一次见面应承帮忙唱歌的时候,就爱上了男主

她爱他,然后才爱的国

就像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我爱这个世界,因为这世界有你。

【分离】

分离之前的合作,有过外围的冲击

这个冲击

从戏剧学的角度来讲

是情感的升温器、是加分项

『虽然我也不能忍受敌人拿枪指着我的二硕、还鞭打我的二硕』

号外里面,日本诗人与一女子的殉情早就映照了他们的结局

只是当时女主的理解跟我现在的想法一样

出现了不被世人看好的情感

分开就好了, 干嘛非要死呢? 我才不会忘不掉你···

【重逢】

事实证明

你们就是忘不掉对方

然后开始私会

然后被发现

然后双方家庭给的压力、社会的舆论···

相逢有多难得有多甜蜜

离别就有多不舍多刺痛人心

“快说,叫我不要走,不要放开你的手”

海边这一幕简直爆哭。

【死亡】

“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带的吗?”

“想来想去也没有了。”

『这是我全剧最喜欢的一段对话,黄昏时分,男女主站在围栏上,海风徐徐,令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的名场面,面对即将要选择的死亡,他们的平静与克制,击中了我的心』

于是安静的等待

等待至黎明之前

等船上的人都歇息了

等靠近了家乡的土地

在甲板上起舞、亲吻、然后牵手共赴大海···

【后记】

是谁,谋杀了水山先生跟水仙姑娘?

是那个被殖民的年代、是世俗、是父亲、是出轨、是弟弟妹妹缴不起的学费、是流言、是蜚语···

是不是,所有的自杀,都可以归为他杀。

殉情一词太过俗套,向死而生,才是正解。

水山先生与父亲告别,向妻子致歉,跟下属交接好工作,把诗章写完装订成册···

水仙姑娘录制完24首曲子,送妹妹去美国留学···

一切井井有序,没有丝毫的慌乱

然后他和她

他们一起相依着坐火车、欢愉的共度进餐时间、牵着手步调一致的在海边踱步··

如果,死亡已经不能用来用定义悲剧了。

那么我是否可以庆幸主角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海里面有一把钥匙,会在黎明到来之前为他们开启一扇生命之门,那里没有根深蒂固的世俗观念,没有被侵略殖民的压迫与限定,那里的鲜花只负责微笑,鸟儿只负责高歌···

那里的子民们都有拥有绝对独立的自由与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