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和業餘,你差的不只一點點

我打乒乓球很厲害,曾自稱是朝陽區張繼科,直到幾年前遇到一個教乒乓球的大學老師。

那天他用一部iPhone當球拍,打了我個11:2,當時我感覺自己就像被滅霸捏住了脖子的洛基,毫無招架之力,只有被支配的恐懼。

我問他,你這麼厲害,為什麼不去打職業?總比當老師掙得多吧。

他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4歲開始練球,從少年隊一路打到省隊,一個最基礎的動作每天要重複幾千次,但是隊裡每個人都是這樣啊,隊內選拔的時候,對方一個球打過來,你必須要接住再打回去,打回去就可以入選,接不住的話就退役,我總是接不住,所以就當了老師。”

都知道中國乒乓球很無敵,但這種無敵背後是殘酷的競爭和同一個動作每天重複幾千次的埋頭苦練。恕我直言,這樣的強度我一個月都堅持不了,所以我只能自稱朝陽區張繼科,而不是真正的張繼科。

下面是國家隊的許昕打球時的樣子,他還有150度近視+150度散光,你們感受一下。

專業和業餘,你差的不只一點點

2015年蘇州世乒賽許昕背後接球震驚全場

記得小時候還很喜歡下五子棋,打遍整個年級無敵手,於是便自認為是高手高手高高手。這種錯覺一直到我大學時遇到一個職業五子棋選手(是的,五子棋是有職業比賽的)。

我倆對弈剛開始,他盯著棋盤上僅有的四個棋子看了一會,抬頭告訴我這麼下的話你最多撐到14手。

我不信,然後拼盡全力,堅持到了第12手。

從那之後,我再也不玩五子棋了。

這兩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專業和業餘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技能和態度,還有思維。

專業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大不足,從而想盡辦法彌補這些不足,而業餘的人卻總認為專業的看上去也不過如此,可能還沒自己水平高,可真要讓他上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原來差的不只一點點。

專業和業餘,你差的不只一點點

比你專業的人,比你還努力

一位職業拳擊手曾經做過一個街頭實驗,隨機找路人帶上拳套打自己,自己只躲閃和防守,結果無論幾個路人如何拼命揮動拳頭,卻幾乎沒有一拳能夠打到拳擊手。

這就是專業和業餘之間最直觀的體現,那麼放在職場裡,所謂的“專業”又是什麼呢?

NHK曾經拍過一部關於井上雄彥的紀錄片。

作為創作過《灌籃高手》的知名漫畫家,井上雄彥卻說自己的生活像煉獄一般,因為要一週接一週地趕稿,幾乎沒有任何屬於個人的生活。每週最輕鬆的時候就是在截稿日交上稿子的那天晚上。

記得最後他說了一句話:“專業就是指不斷向上的人,如果沒有這個,我早就已經放棄當專業漫畫家了。”

專業和業餘,你差的不只一點點

井上雄彥談創作

我個人理解的“不斷向上”就是“不滿”和“慾望”,因為對自己的不滿和對現狀的不滿,才會有改變的衝動,因為有慾望,才會不斷尋求突破。

所有的優秀都是有專業精神的人日復一日熬出來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不訓練、不自虐、不流汗的人可以成為優秀運動員的人。

放在職場裡,雖然大多數工作很難像體育比賽一樣去量化,但實際上你在工作裡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多少,你在工作之外做了些什麼,你對待一件事是認真做到最好還是得過且過,這些都是量化你自己是專業還是業餘的標準,知道這些之後,就知道為什麼沒有別人優秀了。

要知道專業的人在其專業領域裡,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