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今天是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按照惯例,穷游锦囊在每年跨年的最后一天都会发一篇跨年致辞,但这篇文章,我想放在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当然,如果格式化一些,那么这篇文章应该主要是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好好总结一番,再展望一下新的一年,但这样我觉得还不如不写。今天,更多的话想说给已经开始的2019年,以及更远的未来。

过去的2018年我们对世界会变得更好的期待并没有发生,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战争正在渗透、威胁着我们个人的生活。这一年里很多人都在说“寒冬”这个词,什么“互联网寒冬”、“资本寒冬”…等等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凉凉的词,仿佛看不到希望。没错,这个冬天的北京似乎格外冷,但我想很多人不是被这气温冻死的,而是被“寒冬”这个词吓死的。我觉得如果你不是《权力的游戏》入戏太深,就没有必要把“Winter is coming”这句话挂在嘴上。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寒冬”这个词,它显得过于消极,但过去的2018年,不能否认它的寒气确实蔓延到了旅游行业。对旅行者而言,前几年一些旅游企业的疯狂补贴行为带来的低成本出行红利消失了,市场回归理性状态后,大家突然发现原来探索世界的成本其实还挺高的。除了那些职业玩家,大多数人在一年中利用有限假期的旅行机会显得格外珍贵。

为了让攒了大半年的假期和旅费物尽其用,我们会做很多准备,查阅无数所谓的“攻略”。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攻略”里充斥着“网红”、“打卡”…这样的词语,它们甚至推荐去一面为了游客而画的什么内容都没有的墙,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网红墙”。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这种风气大行其道。我为此问了一些制造这些内容的“幕后推手”是什么原因,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我:“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年轻用户”,我说这是“迎合”,而不是“吸引”。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几乎等同于在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头脑简单,他们想要这些东西就给他们好了。”

在这新的一年旅途开始的时刻,我想请年轻的旅行者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周围的空气中都充斥着的“网红”、“打卡”这样的词背后代表着什么?为什么要走别人走过一万遍的路?为什么要和一百万人摆一样的姿势拍一样的照片?

在这新的一年工作开始的时刻,我想请所有身在这个行业的人、我们这些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无数旅行者的同事们扪心自问:“这是我们想要的么?”

你做了怎样的事,就会吸引怎样的用户。

在这跨年之际,我不想再赘述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此刻,我想给大家看一封在2018年的结束之际,穷游邮箱中收到的一封来自年轻用户的信。

这封信来自福建福州市的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同学:

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是的,你做了怎样的事,就会吸引怎样的用户。

在我们最感迷茫的时候,这封信犹如划破黑暗的闪电、犹如寒冬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看到自己仍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没有迷失方向。就和过去的十五年一样,穷游的用户总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站出来,引领我们前进。

我想对年轻的旅行者说,你们正处在最不该随波逐流的年龄,人生旅途中最美好的阶段要远离糟粕,最有勇气的时候要敢于探索新的道路。我仍然期待着你们引领着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我希望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由这封初三同学的信开始。因为她让我们真正开始思考,中国的年轻旅行者未来的模样,开始思考我们之间的沟通方式。没错,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新的一年、看到更远的未来,我们正在经历的以及将要踏上的旅途。

新的一年,我希望仍有勇气说出穷游只有十几位员工时,一位年轻同事说出的那句话:

“看,前方没有黑暗,因为我们是光。”

2019年1月2日

悟空

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