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丁 迷

思來想去,在讚美山西為數不多的歌中,有一首歌最能確切地描繪出家鄉的位置。

……

左手一指是太行

右手一指是呂梁

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

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莊……

對,就是那條嘩啦啦流淌的汾河水,作為是黃河的一條重要支流由北向南貫穿整個山西,在流經中游時,沖刷出一塊一望無際平展展的汾河平原。

我的家鄉就位於距離汾河5公里的地方,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村落。

這個小小的村落,遠離縣城和交通要道,地處偏僻的三縣交匯處,只有幾條“村村通”的鄉道將她和外面的世界連接在一起。

這一帶地廣人稀,這個遠離喧囂鬧市的鄉村,彷彿被遺忘在世俗塵外的一方淨土,卻又從來沒有在歷史變遷中缺席。穿越千年,帶著歷史的沉澱,帶著遺風古韻,靜靜坐落,成為在外遊子心中魂牽夢縈的深深根脈。

這就是我的家鄉一一平遙縣回回堡村。

說起這個村名,許多人以為村人為回民,實則全為漢民。

聽父親說,曾有碑文記載,回回堡原名西堡村。明朝末年,李自成造反進京時曾路過本村,軍中多為回民。為避兵亂,當時村中長老急中生智將村名改為“回回堡”。因此,免受了兵亂騷擾,後來村名即沿用至今。

一個村名便有如此深厚的歷史淵源,村中的程姓更是宋代理學家“二程”的後裔。

秀才家的宅院,猛財主的發跡衰落,平遙日升昌三掌櫃的故事,抗戰時期八路軍的紅色據點……,所有這些,都為回回堡留下了許許多多傳奇的故事。

每每回到家鄉,總願打聽這些陳年往事,年紀越大,便對這些越感興趣。追尋著這條根脈,總想弄清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情愫的故鄉倒底有多麼深厚的文化底蘊。

故鄉,小時候是用來成長的,長大後是用來遠離的,年長後是用來思念的,到最後是用來落葉歸根的。

大哥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上世紀40年代生人,高小文化,因為是家中老大,所以早早與父母為眾多弟妹承擔起養家餬口的擔子。

大哥曾當過幾天民辦教師,會做木匠、泥瓦匠,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很少離開家鄉。

其實,大哥早已和這個小小村落融為一體。村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早已融入大哥的血液,成為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一次回家,大哥竟編出一本《回回堡簡志》,並用24幅圖繪製出上世紀50年代村中的佈局和部分老建築、老宅院,這讓我著實驚訝了一番。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看著這些簡筆的圖畫,我帶著些許記憶,彷彿間思緒帶我穿越回幾十年前的故鄉,這個古老的村子和她的故事都活了過來……

55年的回回堡

50年代的家鄉,幾十戶人家,大都住著祖宗傳下來的老宅子。廟宇、程家祠堂、魁星樓、戲臺、宅院錯落有致。

護村埝猶如簡易的城牆從四周把村子圍在其間。村子四周佈滿水溏,冬日溜冰,夏日蛙鳴,孩子們嬉戲的場所,婦女們洗衣的好去處,可防洪、可灌溉,水溏裡特有的味道悠悠地在記憶深處漂散開來……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老 廟

村東頭的老廟 ,山門上掛著“呵護群生”的正匾,門頭匾上書寫著“第一峰”三個字。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山門內北側畫道士道童與龍虎同樂,題“道高龍虎伏”,南側畫道士道童閃電雲龍,題“魔深鬼神欽”。

院中心觀音堂,東正殿供如來、文殊,殊仙坐騎青獅白象朝天喊,兩旁十八羅漢像。

南殿壁題,東側題“千古國家之興衰,待將相為轉移,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侍殿,因有比干箕子諸臣”。西側題“助太公興周其功最著者,妙道真君也……”。

東柱內壁題詩一首,“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飄,採芝何處未歸來?白雲滿地無人掃”。全殿壁畫封神演義二十幅。

相傳,在老廟興勝期,每年正月初八給村民喝油茶,摸摸彌勒佛肚子,則一年不肚子痛,至今家鄉仍有正月初八喝油茶的民俗。

(摘自大哥《回回堡簡志》)

程夫子祠

村中的程家祠堂,中間刻著“程夫子祠”,據說祠內正殿中供一牌位約一米三高,並列豎刻“洛國公程頤,豫國公程顥”之位。

據族人家譜記載,老年人口傳,程氏由河南新安,經洪洞大槐樹下,明朝遷來於此,家譜記載程氏新安世系一百一十世,從程家先祖移來西堡村,至今最小輩已二十四世。

祠堂外拴馬木柱上一副對聯“祖德源宜倍修,家風端謹自守”,可視為程氏家族的祖訓,也是家訓。

(摘自大哥《回回堡簡志》)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呂祖廟

在村西北角外,有一座三聖廟,村民稱新廟呂祖廟,殿中三尊神閣左右分掛三付對聯,無人識得一字,只知道是扶乩字體,傳說中的神仙手跡。

(摘自大哥《回回堡簡志》)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殿內東牆上畫中有扶乩圖,畫中二人在香案前雙手共抬一個直徑一尺許的圓形圈,圈為薄片狀約一寸寬,圈邊緣豎插一筆,倆人輕扶隨圈行走,筆就在紙上畫出了龍行蛇走之字,像草書,一個頭一個尾為一聯,稱扶乩。

(摘自大哥《回回堡簡志》)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戲臺、魁星樓

村中的戲臺,沒有頂屋,只有一個方臺。相傳有看風水人指點村東南角修一坐魁星樓面向西北村中,距樓五六十米處右正面鑿一口水井,為墨水瓶,左正面修一方臺(人稱戲臺圪塔)為墨斗,村中可出文人,村民照此修了,後來果如所說,回回堡文人多,戲臺有頂就不像墨汁,唱戲時搭頂棚,用布彩妝。

(摘自大哥《回回堡簡志》)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財神廟

村西頭的財神廟,面東而坐,正在路中央,大哥說他自今不知何故。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老 宅

圖的右半部便是我家的老宅,母親常說,是個“刀把子”院,西屋為“正房”,我們一家就住在“正房”裡。院內還有六、七家鄰居,都為程姓。大家和睦相處,每到逢年過節或婚喪嫁娶更是熱鬧非凡。從老到幼有30多口人,六、七十年代是村中人口最多的院落,這座老宅院給我的童年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秀才宅

秀才家的大宅子,是村中最大最好的宅院。我記事時,秀才的孫輩們住在這座三進院的宅子裡。正屋裡暗紅典雅的傢俱,八仙桌前綴滿珍珠和剌繡的圍縵,至今記憶猶新。

據老輩人說,秀才老爺曾先後娶過九房太太,那故事也許足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猛財主老宅

在大哥的記憶中,猛財主的宅院已殘缺不全。傳說,平遙三家財主,邢村毛家,達蒲李家,回回堡猛(mia)家,猛財主程士兼在西路鬧土(大煙土)帶有數十匹馬隊,配備無煙快(土)槍,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發財。回家來大興土木建宅院。

其子祥林相公娶文水安財主之女九靈姑娘時,在結婚之日迎親人役貴客坐轎,樂隊執事全部騎馬。馬上吹,馬上打,騎士帶槍護衛,迎親隊伍數里之長。

數年後民國政府,平遙縣衙請鄉紳捐獻,官問:“程先生有百萬之富?”程答:“千萬未定。”官提出了捐款數,士兼滿口答應。程士兼回家來拆房賣地交上了捐款後破產,前後經歷一十三年,故稱猛(mia)財主。

(摘自大哥《回回堡簡志》)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喜貴宅院

本院門樓上《蘭桂芳》的牌匾和兩邊“鹿鶴同春”的磚雕,顯示出當年主人的尊貴。

文革時,磚雕曾用黃泥糊住,得以保護。誰知近年卻在不知不覺中被人盜走,真是可惜,現在不知用在何處。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天棚院

天棚院整個院子露天處都籠罩在一張巨大的鐵絲網下,據說是防盜、防鳥,故名“天棚院”。

本院的公子從小便在外唸書,後參加革命,位及軍級幹部,是本村出的最大的官。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抗戰時期,村裡曾有游擊隊長期居住。老輩人講,回回堡地理條件優越,村內多窯樓高屋,護村埝、村外老墳等形成天然掩體,與日本人交手從未吃過敗仗。因此,回回堡成為這一帶八路軍打擊日冠的重要紅色根據地,令日軍聞風喪膽,抗日英雄們也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

眾多宅院

一座院子,便是一段故事。這些宅院連同這些故事早已化作縷縷鄉魂,融入鄉人的血脈,源遠流長……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新村佈局

如今,村民們早已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成了新農村。

那些古老的廟堂宅院,早已留存無幾。或拆除,或重建,或殘垣斷壁,或院門緊鎖。儘管如此,每每路過這些古老的宅院,總要駐足停留,回憶當年那些長輩們生活的場景和兒時趣事,心中滿是溫暖,又滿是悽楚……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抹不去的記憶:大哥用24幅圖手繪50年代家鄉,看完震撼淚流

結 語

小小的村落,深厚的底蘊。

在歷史的長河中,甚至未曾濺起過一朵小小的浪花。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上天賜予我力量,我會在舊村址上恢復故鄉往日的模樣,然後把村中種滿桃樹,只待春中,桃花盛開,將那些古老的廟堂宅院掩映其中,定是一幅春光無限的桃源景象;

我還想,如果上天賜予我智慧和文采,我會把那些往事寫成一部長篇小說,也許不會亞於《白鹿原》、《紅高粱》、《活著》帶給人們的影響。

這些,我都做不了。

故鄉,將是我心中永遠的桃花源,也是我心中最動人的宏篇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