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12月份日軍佔領了南京後,下來就是自古以來的軍事要地“徐州”,只要佔領徐州,可以說南北雙線戰場就可以貫通,一旦雙線貫通日軍就可以雙線併為一線集中優勢兵力,連接華中和華北戰場,擴大侵略,接下來的戰局對於中國來說會很被動。


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在此時,徐州是關鍵,津浦鐵路尤為重要。津浦線是中國向英德兩國貸款修建的鐵路,全長1009公里。北起天津總站(今天津北站),南至南京浦口火車站,全長1009.48公里,後因故延至天津東站,正線全長為1013.830公里。為什麼這裡要說到津浦線,一旦佔領徐州貫通津浦線,可以說日軍的運兵和運送物資極大的便利,對於以後的戰爭機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勢必徐州成為關鍵點,爭奪徐州成為關鍵,由此引發的“徐州會戰”也在1938年開始爆發。第一階段是津浦路沿線的初期保衛戰。第二階段即著名臺兒莊大戰。當時身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赴前線,臺兒莊是山東省棗莊的一個小鎮嗎,位於津浦線臺棗(莊)支線及臺濰(坊)公路的交會點,扼運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門戶,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1938年3月中旬,北線日軍分左右兩翼,向臺兒莊進犯。左翼日軍第5師團,自青島嶗山灣、福島登陸後沿膠濟路西進,以坂本支隊向臨沂猛攻。國軍以龐炳勳第3軍團第40軍馬法五師等部堅守臨沂,調張自忠第59軍,於3月14日向日軍側翼反擊。經數日激戰,有效地阻擊了敵人,使日軍攻佔臨沂的企圖終未得逞。右翼日軍第10師團懶谷支隊沿津浦路南下,進攻滕縣。中國軍隊第22集團軍122師與敵血戰兩晝夜,師長王銘章以下大部殉國。


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


1938年3月中旬,北線日軍分左右兩翼,向臺兒莊進犯。左翼日軍第5師團,自青島嶗山灣、福島登陸後沿膠濟路西進,以坂本支隊向臨沂猛攻。國軍以龐炳勳第3軍團第40軍馬法五師等部堅守臨沂,調張自忠第59軍,於3月14日向日軍側翼反擊。經數日激戰,有效地阻擊了敵人,使日軍攻佔臨沂的企圖終未得逞。右翼日軍第10師團懶谷支隊沿津浦路南下,進攻滕縣。中國軍隊第22集團軍122師與敵血戰兩晝夜,師長王銘章以下大部殉國。


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在歷時近半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傷亡部隊5萬多人。臺兒莊戰役的結局,這是日軍一次戰役進攻中的敗退。這在日軍侵華戰爭以來尚屬首次。在日軍來說,這不僅是在兵力數量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大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

更讓全國軍民看到了抗戰必勝的信心,用勝利的事實證明了“亡國論”是沒有根據的。


抗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勝利,讓中國人民看到希望


這場戰役的勝利改變了國際上對中日戰爭前途的看法。抗戰爆發以來,國際上對中國抗戰的前途大多抱悲觀的看法。臺兒莊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出,有的國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電訊說;“英軍事當局對於中國津浦線之戰局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隊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在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所以,英讚揚此戰勝利的評論。顯然,這次勝利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併為爭取外援增強了有利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