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大家都知道留學好,流利的外語,國際化的視野,最重要的還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但當我們談到留學的時候,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字:

貴!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同時,一些媒體為了博眼球,只要涉及到留學生的新聞,標題用的都是某某富二代在國外如何如何......

這些內容給我們傳遞的印象就是: 留學生 = 富二代 = 跑車 遊艇 和 party ;將留學生這一群體都打上了“去留學的全都是有錢人” 的標籤。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然而事實真的都是這樣嗎?留學黨的家庭條件都是非常非常的土豪嗎?

留學黨們家庭經濟條件都很土豪嗎?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的討論非常的熱。例如:

知乎@不是啊,我身邊有一朋友,他家庭經濟條件也不是有多好,但就是想出國多長些見識,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就堅定的出國留學了。

知乎@我可能是那拖後腿的了。我家的經濟條件頂多夠生存。但我就是想在我最好的年華,去一個嶄新而陌生的國家,結識不一樣的朋友,說著不一樣的語言,吃著不一樣的食物。這種魅力,無可抵擋。

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學黨都不是典型的富二代,他們大多數來自中產家庭,還有少數家裡條件並不是非常的好。你有沒有很好奇他們都在以什麼樣的方式留學呢?所以小編就總結了一下這些他們的留學故事,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 工薪家庭 ///

知乎@匿名網友,澳洲留學

澳洲留學兩年,花了家裡40萬RMB,家庭年收入不到20萬。父母省吃儉用一輩子供我出去讀的書。從來沒在澳洲買過衣服,休閒娛樂全部都是免費:圖書館借書、電腦裡的免費電影、免費的藝術館。當時曾一度成為“行走的諮詢臺”,到處有學弟學妹們問我,都哪裡是免費的。

利用寒暑假打工,上學期間也會利用課餘時間去兼職打工,每個月都堅持存錢。基本上就是把需求降到最低,只花錢在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維護健康上。連父母都一直讚歎我如此節省。但不節省不行啊,都是被生活逼出來的。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知乎@匿名網友,美國讀研

家裡3-4線城鎮,年收入可能就9-10w,存款估計少於8w。申請VISA要的20w存款證明都還是東籌西借來的,按我爸說都是靠他“刷臉”來的。

我上的是國內排名100開外的一本學校,2012年到美國讀研,為了儘可能減輕家庭經濟壓力,怒刷GPA,拿到了全額獎學金。然後獲得RA職位,生活費用也有了著落。你看我說的,風輕雲淡,但誰都不知道我當時付出多少努力,現在想想都佩服我自己。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 中產家庭 ///


知乎@匿名網友,英國讀研

家裡一線城市,父母都是公司的普通員工,年收入估計也就30萬左右。我是在2013年的時候去英國讀的碩士,學費是11000英鎊(約合人民幣9萬7千元),在當時也算便宜。

然後我還申請到了國家獎學金,每個月大使館固定給我轉賬850英鎊,完全可以交我每月450鎊的房租,並且留學期間的專業項目還給了經費,這些錢我也會有意識的攢起來。

讀碩士期間所有開支共35W人民幣,可能讓父母交的只有學費,我的生活開支大部分從我得到的獎學金裡出。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知乎@匿名網友,美國碩博

我家應該就是家境一般吧(我後來想了一下,我們家還是比一般要好很多,自費其實也是出得起的),算不上大富大貴,小康。

我在美國八年,沒花過他們一分錢,甚至還在他們資金週轉不過來的時候,送了10w塊錢給他們。我拿的是學校的全額資助,學費+伙食費+住宿費全部不用出,自己只出來回機票和保險。

讀碩博的時候,拿的是我們系唯一一個fellowship(我們系在美國排名,怎麼排都能進top10),後期做TA(teaching assistant)和RA(research assistant)。然後我每年暑假都出去實習,一個月除掉稅有差不多3000刀。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 土豪家庭 ///

土豪是不會在意這些小細節的!!!!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以上來源均為知乎網友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就目前來講,去大多數國家留學,中產家庭及工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並且在實際出國留學人群中,這兩類家庭情況的佔比也是較大的。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看了上面知乎高分的回答,在這裡給大家總結一下,他們的共同點。也為那些想去留學,但擔心自己家庭經濟情況的學生,提一些好的留學建議:

1.努力拿到獎學金:

獎學金的數目多的情況下,可能會覆蓋你的全部學習生活費用,也就是說:拿到Offer後去留學,家裡可能不用再出一分錢了,而且還能剩一些錢!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小編找了幾個國家舉例說明一下,每個國家、每個學校的獎學金都是不一樣的。

  • 英國:第一種獎學金是針對國際學生,只要成績達到學校的要求(比如80%以上),就會獲得獎學金。第二種是需要學生自己申請,這種獎學金申請的時候,需要學生填寫申請,而這種獎學金金額就不能確定了,有的是一半學費,有的是全額學費。
  • 澳洲:目前澳洲八大很少提供獎學金,一些學校會在學費上有適當的優惠,有一些學校會針對特定專業提供獎學金,其他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專業和成績來評估。除此之外其他四星級大學,像南澳大學,弗林德斯大學大學,樂卓博大學等都會提供獎學金。
  • 法國:法國的商學院,最高獎學金比例是全額獎學金,其次是學費總額的50%、30%、20%、15% 、10%,會根據學生的情況和麵試表現由學校在發放錄取通知的時候一併告知。

想知道各個國家及學校的獎學金政策,快來長按二維碼諮詢我們專業的顧問老師喲!

2.兼職打工:

為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會有不少學生選擇兼職打工。不光能減少財務壓力,還能儘早地瞭解社會情況。

但也不要過於盲目地去找工作打工,一定要了解你所在的國家、學校,對於學生兼職打工是個怎樣的政策,讓我們來看看一些主要留學國家都是怎樣的打工政策。

  • 美國:持有F-1簽證的留學生想在校外工作,必須獲得CPT或OPT許可,並且從事的職業需要和所學專業有關。此外政府還規定,學生在校期間,每週打工不可以超過20小時,假期打工不可以超過40小時。
  • 英國:禁止持有學生簽證的留學生從事全職工作,學生只有在保證出勤率及成績合格的情況下才可以打工。同時,留學生每週打工不能超過20個小時,工作和學習的時間不得超過1:1。
  • 加拿大:留學生可以在校外打工,每週限時20個小時,但寒暑假打工不限時長。
  • 澳洲:本科生、授課型碩士、研究型碩士上課期間打工不能超過20個小時,但在寒暑假打工不限時長。而博士在上課期間、寒暑假期間打工都不限時長。
  • 新西蘭:留學生每週可以工作20個小時,每個小時最低時薪為16.5新西蘭元,非假期可以全職工作。
對不起,我是留學黨,不是富二代!

除了以上說的多拿獎學金和兼職打工以外,我們其實還能看出這些學生們在留學期間也會有意的節省開銷,不攀比,懂得攢錢。有的學生在家裡可能沒刷過碗,沒擦過地,出了國反而學會了精打細算、燒水、洗衣、做飯、甚至會修剪草坪無所不能,這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一種鍛鍊。

家庭經濟狀況從來不是阻止你出國留學的主要原因。重要的是你要清楚出國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可能對這問題的唯一解答,還是那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出國留學不僅能獲得一張學歷證明,還可以拓寬個人眼界、充實生活閱歷,還能提高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

如今,出國留學早已不是富二代和土豪的專享,不同的階層都有機會能夠出國留學,只不過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所以能不能出國已經不是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出國方式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