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在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支持,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主辦,金吉列出國留學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協辦的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於今日(19日)在米陽大廈圓滿落幕。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於今日(19日)在北京米陽大廈圓滿落幕。在此次研討會中邀請到了來自教育部、原國家外國專家局、歐美同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等單位的各位專家與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和留學人才的發展與成就,總結經驗,展望未來。

在此次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對於留學生的教育與管理、留學生歸國政策的發展演變,以及留學人才回國創業就業方面的政策成就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那麼究竟有哪些見解與看法呢?

今天這篇文章,讓小編帶你深入瞭解下!

桑澎:自費出國留學的發展史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桑澎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桑澎先生就“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自費出國留學政策的發展變化進行了彙報。

桑澎先生表示:“整個留學行業的經營理念及產業的佈局都在發生變化,原有的經營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多方合力構建大的留學服務平臺,藉助現代的科學技術,彙集各個業務板塊、學校、個人從業者、海外院校等,把最好的服務和最真實的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和家長。

這種服務觀念的變化,代表了留學行業的一種發展趨勢,而這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優化的長期工作。”


蘇光明:回國服務,為國服務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主任蘇光明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主任蘇光明講述了從1978年到現如今,中國留學生人數有著極大的變化。並大力讚揚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偉大政策。

蘇光明表示:“中國長期以來兩個現狀沒有改變,一個是我們長期處在中低端的現狀沒有改變,一個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狀沒有改變。中國要想突破現狀,需要創新驅動,創新驅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才驅動,人才怎麼來?一個是自己培養,但是培養不出來,時間來不及,那就轉變為在國外培養,從國外引進,站在巨人肩上。”


李振平:出國留學成為重大窗口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原教育參贊李振平對於改革開放40年來,出國留學教育的發展變化給予了肯定。在研討會上,李振平還講述了澳洲留學的驚人發展變化。

李振平談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留學領域的變化,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重大的窗口,也是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幾年我曾出差去往山西運城,跟一個領導聊起發現,運城的校院長、系主任等90%都有留學背景,這個比率相當高了。而這些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重要成果。”


程方平:深析留學中“學”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方平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方平首先對能實現“中國夢”表達了充足的信心。並對留學的概念進行了深入解析。

程方平先生表示:“留學的主體性,不是要完全照搬,要認同人家的價值觀。過去全世界都在做美國夢,現在我們提出中國夢,立足點就是中華民族的富強和個人的發展,到國外去,如果只是被動的學習,那我們留學的注意力會被對方完全主導。

很多學生對留學目的國的語言及文化有很深的瞭解,但是對中國文化卻不瞭解不深。

如果走出去的留學生對中國文化有足夠深度的瞭解,能夠和教授平起平坐的大談中國文化,才能得到尊重。”

胡新渝:深入探討教育留學發展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 原國家外專局培訓中心主任、世界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鬍新渝

原國家外專局培訓中心主任、世界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鬍新渝在此次研討會上表達了自己是“改革開放40年”中的經歷者,同時也是參與者,受益者。

胡新渝表示:“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留學教育發展和人才使用都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很多領導層都有留學的背景。我們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國家引進國外資源。後來就有在職人員的出國培訓,同時也進行國外的智力引進和人才引進。”


杜林:留學教育豐富民間外交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 中國老教授協會秘書長、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原校長杜林

中國老教授協會秘書長、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原校長杜林講述了自己的留學經歷,並表示出國留學對他個人職業生涯有著非同小可的重要性。


杜林表示:“中央提出了“四個外交”新理念,即“大國外交”、“周邊外交”、“民間外交”、“多邊組織外交”。留學教育豐富了中國的民間外交,留學生在民間外交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讓國際社會從方方面面逐步對中國文化由認識、到接受再到認同,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未來,中國外交戰略的民間外交部分,需要通過留學教育來做的更豐富,更活躍。”


朱燕民:根據個人情況,理性留學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 金吉列留學董事長兼總裁朱燕民

金吉列留學董事長兼總裁朱燕民分析了我國自費出國留學政策的發展變化以及巨大規模、影響。會上朱燕民先生主要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服務行業發展、未來中國留學行業趨勢以及未來中國留學行業的展望。

朱燕民先生表示:“理性留學是我們對留學生和家長們最核心的建議。對於學生,我們一直秉承的宗旨就是把合適的學生送到合適的大學,而不是讓他們盲目的出國留學。

對於我們留學服務工作也要適應國家發展大勢和黨及國家工作大局,順應國情,這樣才能開創留學工作新局面。”


馬俊如:培訓成為現代留學教育的重中之重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 原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馬俊如

原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馬俊如首先對“改革開放40年”對留學教育的偉大影響進行了極大的肯定。並表達了“改革開放40年”是現代社會史上的一個重大創舉,其改變了中國,更改變了中國的教育。

除此之外,在此次研討會上馬俊如先生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個人觀點——非學歷的培訓是至關重要的。

馬俊如先生表示:“非學歷的培訓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學到老,用到老”。在這個學習型社會中,現代留學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訓。

這不再是隻限於書本上的系統性學習,而是培訓學生對於問題分析的思路,讓思路變的更寬。對於留學生來說只有真正理解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規律及問題所在,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社會。”

慶|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留學教育與留學人才研討會在京舉行

在此次研討會上,還特別邀請到了三名出國留學生代表在現場發言,想知道他們是如何看待出國留學、以及留學對他們又有怎樣的意義嗎?請繼續關注公眾號【金吉列留學資訊】,我們下篇文章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