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虐童事件:曾經有多少孩子被父母打著長大

深圳虐童事件:曾經有多少孩子被父母打著長大

前兩天深圳虐童的視頻在網上激起網友們的憤怒聲討,親生父母輪番上陣毆打8歲女孩,下手之殘忍令人髮指。

這是有人傳到網上才激起民憤,不知道還有多少虐童事件隱藏在生活中,沒有被人們關注到。

這種人不配為人父母,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都能這樣很,心裡會有多扭曲。

女孩攤上這樣的父母,心裡得留下多少創傷。還不知道長到8歲期間,忍受了多少親爹親媽殘忍的虐待,都被打成了習慣,不敢哭,不敢鬧,只會忍受。

在我們的文化裡,教育孩子好像除了打就沒有其它更好的方式,所以才有了“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些扭曲的價值觀。

在這些價值觀的作用下,父母打孩子已經被合理化和正常化,甚至成了最好的教育方式。

其實打孩子是一種以強凌弱,最簡單,最粗暴,最無能的做法。

曾經有多少孩子都是被父母打著長大,父母們有情緒拿打孩子撒氣;學習成績不好回家要挨父母一頓揍;在外面惹是生非挨父母打;各種不聽話的調皮都要被父母打。

如果說不過度的打孩子是一種懲戒,也沒什麼,但絕不是好辦法。

教育孩子是一件費心勞神的事,是需要父母用耐心,用智慧,付出心血去做的事。而打孩子卻要簡單得多,省心得多,也許收到的效果比苦口婆心的說教還要好。打完孩子後,發現孩子變乖了聽話了,實際上孩子是被打的屈服了。在強勢父母的淫威下,弱小的孩子只能屈服。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想罵就罵,想打就打。

打孩子就是想以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這樣做不但不利於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會將孩子推向自己的對立面。孩子知道父母只會用這種粗暴的方式與自己溝通,就會將自己封閉起來,拒絕與父母交流,久而久之與父母越來越疏遠,心裡上的距離越來越大。

當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時,不聽父母話是很正常的,特別是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用耐心多理解,多溝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惑,都需要父母的幫助支持和鼓勵。父母只有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才願意將自己的煩惱和困惑說出來,父母再給予孩子關心和引導。孩子的成長如果沒有父母的參與,很多情況下孩子會很無助,甚至很絕望。

不管孩子多大,都需要父母的尊重與呵護,孩子成年後才能有個健全的人格。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當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時,孩子又能依靠誰。孩子越大,打孩子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越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也許會影響一生,自卑,沒有安全感,幸福感極低。

一個孩子成年後的狀況與自己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脫不了關係,如果父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年後活的快樂幸福,就要多用心關愛和引導,而不是動不動就打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