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是什麼意思?多大合適呢?買房必懂知識!樓市小白看過來

很多人去買房子,挑選看中的房屋類型和大小面積,但房子蓋好後發現實際面積和買房的房屋面積不符,面積減少了20%甚至更多,100平米的房子交房時只有80平米,這就是看房時置業顧問口中提到的公攤面積。

什麼是公攤面積?

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你所購買的房屋實際面積(套內面積)+公用建築面積(簡稱公攤)=商品房建築面積。如今,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商品房都有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都是哪些?

公攤面積是各購房人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等。

這些設施無法歸於任何業主,所以就由小區大家分攤了。

公攤面積是什麼意思?多大合適呢?買房必懂知識!樓市小白看過來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有哪些?

1、每層樓的電梯越多公攤就越大,比如兩梯兩戶、兩梯四戶、兩梯六戶,公攤面積不同,別墅、洋房、沒電梯的老式板樓也不相同。

2、房子面積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面積越大公攤就越大;

4、層住宅越來越少,帶電梯高層、超高層住宅越來越多,其公攤越大,因為樓層越高,則電梯、消防等公共設施越多,所以公攤面積越大。

其實不僅是買房人嫌公攤高,房地產開發商們也在絞盡腦汁追求低公攤。

低公攤對於開發商來說預示著房子更好銷售,能更快清盤。哪個購房人都會選擇公攤面積小的房子,套內面積大點不是更好?

說到開發商是怎麼降低公攤,無非是要求降低樓梯的寬度,降低走道寬度,甚至降到兩個人無法並排行走,縮小大堂、電梯,甚至小區配套公共設施規模也縮水,公攤小意味著公共設施縮減,這些都會影響購房者的居住品質,所以盲目追求低公攤也是不甚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