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2015年,國際奧委會在吉隆坡宣佈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了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藉此契機,國家推出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政策,確立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早前天津衛視的《冰雪奇蹟》、黑龍江衛視的《冰雪星動力》以及北京衛視的《跨界冰雪王》等,都在不同程度探索了冰雪類節目的可能性,但收視的普遍遇冷也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冷眼君認為,國人對冰雪運動的關注確實在持續升溫,但與游泳、乒乓球、籃球等大眾項目相比,目前依然是一項小眾運動。雖然冰雪運動本身極具觀賞性,競技的速度感與驚險刺激元素都很適合影像化傳播,但由於受到地域和氣候限制,冰雪題材真人秀的拍攝難度較大,且為避免背景視效過於單一,節目組也要具備較強的策劃能力。

1月12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聯合浙江衛視、北文傳媒出品製作的國內首檔少兒燃動冰雪成長類節目《大冰小將》上線,目前播出兩期。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節目以預熱冬奧會為契機,以冰球運動為切口,邀請易烊千璽擔任“金牌經理人”,雷佳音擔任“全能領隊” ,通過60天集訓,帶領14位冰球小將向最強少年夢之隊的目標發起衝擊。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依託冰球而展開的熱血成長故事,將體育競技與萌娃養成相結合,做到了體育元素和真人秀劇情的合理配比。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以冰球小將群像歸正何為少年

以熱血成長詮釋冰雪體育精神

體育綜藝最不好把握的就是娛樂性與專業性的配比問題,兩者如何平衡,如何將競技內容調控在一個適當的表達範圍內,需要創作者反覆思考。冷眼君認為,《大冰小將》從兩個方面實現了體育專業性與綜藝娛樂性的平衡,找到了冰雪類節目的差異化表達。

首先是人物設置方面,節目裡職能分工明確且嘉賓選擇得當。易烊千璽擔任經理人,他是冰雪運動的推廣大使,形象正面,在青少年群體裡能夠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雖然他本身不善言辭,但十分細膩,也參與過育兒類節目,在照顧兒童方面是有經驗的,鏡頭也多次捕捉到他的細心與妥帖。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雷佳音擔任領隊角色,綜藝感較好,節目中狀態十分鬆弛,能夠帶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且能夠起到調節氣氛的功能。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14位冰球小將從500位選手徵選而來,來自全國各地,群像立體。前兩期節目也通過放大和重點刻畫,成功塑造了幾位個性鮮明的萌娃形象。比如形象反差最大的,在冰球場上霸氣十足但私下裡性格靦腆的潘思言;自帶“相聲體質”的片秋然;謙虛又懂得照顧人的王浩宇;“團寵”擔當李成言等。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其次在邏輯架構方面,節目組將兩條故事線,“大冰小將”球隊競技線與萌娃熱血成長線並行展開。首期在內容編排上進行了成員召集、首發能力測試和突擊比賽,第二期則進行了隊長資格賽的選拔。可以說,團隊在情節策劃上是有設計感和思考力的。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比如首期剛剛組隊,14位小將就要面臨突擊賽的比拼,對手是飛熊紅隊。其實兩隊實力差距懸殊,但這場比拼是為了讓小將們消除自身可能攜帶的優越感,以初心重新出發。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冷眼君想說,看見節目裡在冰面上摔倒之後又迅速爬起來的一個個小身影,明知道體能與技術都不如對方卻不放棄的樣子,還有充斥在屏幕外的小朋友們急促的喘息聲,真的挺燃的。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總體來看,節目從情節編排到剪輯節奏都十分緊湊,不僅有冰球運動的賽事科普,還有充滿對抗與反轉的球場競技,更有冰球小將們的熱血成長。節目從“大冰小將”隊的組建、訓練、生活等各角度,展現了中國少年的精神面貌,隊伍背後的成長故事、人物走向、情感衍化等構成了這檔體育真人秀的重要看點。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實現了體育類節目的細分與創新

2016年時值里約奧運會、歐洲盃、美洲盃等全球賽事,創作者看到了此類題材的市場潛力和可塑性,體育類節目呈現井噴狀態。比如跳水題材有《中國星跳躍》、《星跳水立方》;足球題材有《綠茵繼承者》、《中國足球夢》;籃球題材有《星球者聯盟》;拳擊題材有《勇敢的心》等。

但部分節目走進了一個創作誤區,就是總是試圖讓明星通過一季節目的訓練,達到或接近於專業運動員的水平。但其實每項體育運動的專業門檻都很高,加上一些出演嘉賓都是零基礎,會產生違背運動規律的感覺。

而《大冰小將》轉換了思路,節目以冰球為項目切口,與過往冰雪類節目以滑雪、滑冰為核心不同,在題材選擇上是具有突破性的,實現了冰雪類節目的創作細分。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據瞭解,冰球是冬奧會唯一的集體球類項目,被稱作是“紀律性最強的集體運動”,比賽中展現的競技性與對抗性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團隊在過程中展現的向心力與拼搏精神也是觸發真人秀故事的潛在素材。因此節目在視角選擇上,是定位精準的。

同時節目讓明星擔任經理人與領隊角色引流,讓14位素人萌娃參與冰球競技。這些冰球小將們本身都有冰球訓練基礎,通過節目組一系列有邏輯性、趣味性的賽事策劃,實現冰球隊的組建與比拼,這是一個熱血的成長故事,在邏輯動機上具有合理性。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應該說,以往的少兒養成類節目總是聚焦在“萌娃”話題上,鏡頭總是捕捉他們如何可愛,如何逗趣,如何童言無忌。但《大冰小將》除此之外還展現了冰球少年們對冰球的熱愛,在球場上超出年齡的韌勁和勇敢,這份對所愛之事的堅持,其實是會讓成年人都為之動容。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冰球競技+萌娃養成,《大冰小將》找到了體育綜藝表達的合理配比

冷眼君認為,在國家大力推廣冰雪運動的大背景下,《大冰小將》從冰球的小眾視角切入,以體育競技與萌娃成長雙向結構內容,展現了10後中國少年的成長圖鑑,實現了體育類節目的細分與創新。應該說,冰雪運動的特殊性會讓節目拍攝面臨不小的困難,比如戶外極寒的天氣,攝像設備的耗電情況與對焦問題等,加上14位總會讓人出其不意的萌娃,節目的突發狀況一定很多,為節目組的堅持手動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