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時,我喜歡上班裡一個女孩,她讓我差點沒考上大學

點擊上方的“起立傳媒”關注我們,每天收聽清華北大學霸故事!

這是學霸君推薦的第四十篇學霸故事

高三時,我喜歡上班裡一個女孩,她讓我差點沒考上大學

在高中的時候,你是否也曾喜歡過一個人?就像《最好的我們》,耿耿和餘淮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你來我往,優秀如他倆,最後也如願各自安好,走到將來。

可現實中的校園愛情,會是這樣嗎?就像這篇故事中的馮佳明,在某個夏日的午後,喜歡上陽光下的女孩。寫信,寫紙條,你來我往間,卻把自己的成績拖垮。而那個被喜歡的女孩,也因為與其他人交往,轉學離開。

“一段健康的感情,應該是兩個人相互督促,共同進步”,希望在求學路上被愛情困住的你,能像馮佳明一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辜負自己,不辜負他人。


  • 本文共:4338字 預計閱讀時間: 11分鐘

01、從“谷底”到“谷峰”

我不算是典型意義上的“好學生”。

從記事以來到小學畢業,我一直是班級倒數第一。畢業時,看著那張慘不忍睹的成績單,爸爸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把我送進縣裡一個比較好的初中­­。

那是我第一次離開親人,和同學們過上飲食起居都在一起的集體生活。

生活的巨大變動彷彿能讓人一夜成長。開學那天晚上,因為想家,我的情緒十分低落,靠在五樓的欄杆上向外望:天空黑壓壓的,沒有一顆星星,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慢慢變成一個個不起眼的亮點。

我思考著:每一輛車都有自己的方向,我的方向又在哪裡呢?“熱鬧都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我顧自想著,不知不覺迎上了班主任的目光。

班主任發現了我的異樣之後把我叫到辦公室,和我聊了起來:“我看你一個人在那發呆,是不是第一次離開家住校,不習慣?”

“嗯……想家。”

“正常,慢慢地就好了,老師當年鬧得比你還要兇,後來也是熬過來了。以後路還長,你肯定要學會一個人走。”

“我爸爸也告訴我要學著獨立,之前在家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要一個人面對那麼多的事情。現在自己好像突然長大了一樣,要思考自己的未來了。可是想的時候腦子很亂,不知道方向在哪裡。

老師似乎沒有想到我會這麼說——在我這個年紀,大家考慮最多的應該是今天吃什麼,明天去哪裡玩。而被迫獨立生活卻讓我的個人意識瞬間覺醒,我開始懂得了思考。

“你想不想上大學?”老師問了我一個我從來沒想過的問題。雖然我從來沒有想過,但我脫口而出:“我想!”

我的心中閃過一絲光芒,可瞬間又消散了。

老師似乎看出了我在想什麼,他告訴我:“你不是說你不知道應該幹什麼嗎?老師讓你在中考的時候好好考。咱們縣的富洲部是本地最好的高中,每年考出去的名校生數不過來。你以前基礎差沒學好,沒關係。現在好好學,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走出辦公室的時候,月亮出來了,一切都明亮了起來,我心頭的迷霧似乎也消散了許多。我很感激那天晚上班主任和我單獨談了話,我覺得“覺醒”這個詞很能概括我的心理狀態: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突然知道了要為目標而奮鬥。

有一顆種子在我的心裡發芽了:我要考進富洲部高中,上大學!

高三時,我喜歡上班裡一個女孩,她讓我差點沒考上大學

懷揣著“富洲部”的夢,我一點點從班級倒數到年級前十,其中艱辛不必多說,也曾失敗彷徨,但我一直堅持不懈。

奮鬥的日子過得很快,終於迎來了中考。

可我像是被上天捉弄了一樣——中考失利了:距錄取線差兩分,難道這是天意嗎?父母朋友都安慰我說已經做得很好了,可我卻怎麼都無法原諒自己。

渾渾噩噩了幾天後,我在淮陽中學官網上偶然看到了富洲部招收“百強生”的通知:八月初,中考成績550分以上的同學有資格參加本次考試,最終招收100名同學進入富洲部學習。

看到這個消息,我瞬間從抑鬱的狀態清醒過來,暗暗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中考的失敗了,這次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百強生考試那天,爸爸陪我一起去考場。候考的時候,我就坐在那棟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富洲部教學樓的對面。綠色的爬山虎爬滿了牆壁,“富洲部”三個大字高懸正中。在侯考的幾十分鐘裡,我已經把它的模樣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裡。

在通知錄取結果的那天,每一個電話都刺激著我的神經。

“你好,是馮佳明同學嗎?”

“是的,請問你是?”

“恭喜你,你被富洲部錄取了,今天就能來報道了。”

我已經記不住我是怎麼掛斷電話的了,我只聽到腦中緊繃的那根弦終於鬆了下來。果真,生活不會虧待努力的人。我所做的,就是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想面對未來。

02、巨大的落差

帶著美夢成真的喜悅和一腔熱血,再次踏入這棟夢想中的教學樓,我的心裡已沒有了當初的膽怯,反而多出了一份歸屬感。

開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每個人發下來了一張卡片,讓我們寫上自己心儀的大學,我毫不猶豫地寫下了“中國人民大學”——一個在心中無比神聖的學校。

但喜悅總是短暫的。經過第一次月考,我才感覺到和身邊同學的巨大差距。高中課程本身就難度不低,理科科目對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第一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我就傻眼了:我在我們班裡處於中後水平,物理、生物、化學都徘徊在不及格的邊緣。面對這樣的成績,再看著牆壁上“中國人民大學”六個字,我竟覺得有些刺眼。

高三時,我喜歡上班裡一個女孩,她讓我差點沒考上大學

班裡的低氣壓令人呼吸困難,我們陷入了集體的挫敗與恐慌。我不知道,如果沒有那節班會課,我還會消沉多久。

那節課上,老師對我們說:“你們都是縣裡面最好的學生,所以心裡有落差,這是必然的。還沒到高三呢,這樣一點苦就吃不了了?”

有一些同學哭了起來,氣氛出奇的安靜。頭頂風扇的聲音嗡嗡作響,我麻木地聽著班主任的大道理,心情差到了極點。但當我聽到“有些夢想雖然遙不可及,但不是不可能實現”時,我突然從渾噩中驚醒了。

我記不清那節課是怎麼結束的,但我知道我戰勝了我自己。從那以後,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情況,並自我反思:數學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語文、英語這種需要積累的科目也需要積少成多。

我給自己定下這樣的總方針:理科科目盡力就好,文科科目全力以赴。我的成績並不突出,但我堅持著自己定下來的方針,在高手如雲的強壓下努力生存著。

03、艱難的抉擇

填分科志願表之前,學校讓我們參加分科考試,並給出了文理排名。我早已決定選擇文科,但是仍要面對父母的阻力:因為他們都是學醫出身的,一直勸我選理科,以後從事醫生工作。

那彷彿是我過得最久、最沉悶的一個夏天。

填分科志願表的那段時間,每天下午我都站在悶得喘不過氣的走廊裡和父母進行“選文”還是“選理”的拉鋸戰。我的不解與憤怒通過電話傳到另一邊,那邊也同樣傳來壓迫和無奈:

“我理科很差,只能考60多分,為啥讓我學理科?”

“學文科沒前途,出來不好找工作。學理科以後就業路子廣,你聽爸媽的,我們不會害你!”

“可是你們這樣就是在害我,我學理科什麼都考不上的,你們為啥不相信我?”

“那是你沒有用心學,如果你好好學,還有兩年功夫,我就不信你學不會!”

“你們又不是我,我學理科學得有多吃力你們知道嗎?我要是能學會我會不好好學嗎?從小到大都是你們幫我做決定,就不能讓我自己做回主嗎?”

蟬鳴吵得讓人想逃離這個世界,道路兩旁的梧桐散發著濃郁的樹葉味道。

高三時,我喜歡上班裡一個女孩,她讓我差點沒考上大學

爸媽終於還是來學校了。我們站在大樹底下,隨著太陽、光影的移動變換著位置。父母還是勸我學理科,似乎他們那一代都認為文科是一個沒有前途的選擇,學好數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那天,父母和我一起參加了分科說明會。老師在講臺上講著,父母也聽得十分認真。

“……文科也同樣的有前途,一定要根據自己最擅長的學科來決定。家長的意見可以參考,但還是自己最瞭解自己,分科的事情一定要和家長商量好,最後自己拿主意……。”

散會之後,爸爸把我叫到了一邊:

“兒子,告訴爸爸,你是真的想學文科嗎?”

“是,我特別想。”我有點哽咽。

“行,兒子,爸爸支持你!”我抬頭迎上了爸爸的眼神。

我覺得我和爸爸之間有一些堅硬的東西融化了,感動之餘,我也後悔當初以一種激烈的方式進行爭吵。不管怎樣,選擇文科這條路終於有了家人的支持,我知道就算再難,這條路我也不會走得那麼孤獨。

04、情竇初開

高二下學期,我做了一件既合理又不合理的事情——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孩。

說它合理是因為,在那個17歲一樣的雨季,對異性產生愛慕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說它不合理又是因為,它發生在高二下學期那樣一個不容人分心的關鍵時期。

人們都說:高中的戀愛是純粹的。那個時候,我對於戀愛的幻想也很純淨。沒有人能夠阻止愛情的發生,有些感覺不經意間就會出現在世界的某個角落。

我清楚地記得那個清爽的午後,當所有人都趴在課桌上睡覺時,我卻看見陽光在她睫毛上閃爍的光芒,聞到微風吹拂她頭髮時飄來的清香。

我看得入了迷:她怎麼能這麼好看,彷彿在世間再也尋不出第二個人了。

高三時,我喜歡上班裡一個女孩,她讓我差點沒考上大學

當時她坐在我前面三排的位置,那時候,我像個任性的孩子,每天上課也不好好聽講,忙著給她寫小紙條,也會因為她心裡有其他人而發脾氣。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喜歡上她之後,我的成績從前五慢慢地退步到了十幾名。班主任覺察出我的不對勁之後,開始找我談話,問我是不是戀愛了。儘管我一直否認,班主任還是重重地警告了我。

可是,這段愛情故事並不像童話裡寫的那樣美好,也不像小說寫的那樣,男主和女主相互激勵,雙雙考進了名校。

我不想讓花兒凋落,可夏天不會永遠延續:我喜歡的那個女生和另外一個男孩子在一起了。東窗事發後女生被媽媽帶回她們本地上學,後來,我們漸漸失去了聯繫。

我告訴自己別怨恨,別計較,把經歷的都當成一種成長,坦蕩的人總會擁抱幸福。

後來,我終於想清楚:一段健康的感情,應該是兩個人相互督促,共同進步,而不是一廂情願,導致成績後退。我並不反對在高中談戀愛,因為每一段感情都是美好的,但是在一切發生之前,我們一定要考慮清楚這麼做的後果。

05、最想去的地方,終會到達

我原本以為當我面對高三時會很激動,或者很有壓力。可那一天就像365天中的任何一天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一切都按照原樣發生,陽光的角度,空氣的味道,還有迅速消失在梧桐樹中的飛鳥都沒有改變。

但我知道,我已經做好了準備。

開學當天,班主任給我們開高三的第一次班會課。班主任們似乎都有這樣的魔力,三言兩語就能把士氣低落的我們瞬間變得慷慨激昂。課上,老師為我們播放了上一屆學姐在大學裡面為我們加油助威的視頻。

看著心目中神聖的大學校園,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充滿了衝勁和鬥志。我看著新買的筆記本,又鄭重地寫下長期計劃和短期目標,認識到高三也不過是這一年的時光,我告訴自己:為了夢想,一切都值得。

高三時,我喜歡上班裡一個女孩,她讓我差點沒考上大學

高三一年,我過得有條不紊,平平淡淡,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前進著。困了我就走到窗邊向遠處看一看。夏天的麥子,秋天的麥茬,冬天的麥芽,春天的麥苗都見了個遍。

失敗了無所謂,擦一擦眼淚,繼續堅持;進步了不驕傲,看一看分數,還是堅持。要問我這麼堅持有用嗎?當然有用!最終,我以614分的成績進入了我夢想中的學府——中國人民大學。

我想,可能很多人當下過得心意順遂是因為他們之前吃過了很多苦。就像我,高三之前種下了辛勤的因,在那一年便結出了果。正因為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重來、一次次的堅持,才有了一次次的精彩。

我永遠記得那次班會課上點醒我的那句話——“有些夢想雖然遙不可及,但不是不可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