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引渡孟晚舟,四條戰線反擊即將展開!

孟晚舟被加拿大羈押後,華為公司和中國政府儘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美加鐵了心要將她引渡到美國。美國司法部星期二發表的一項聲明說,美國將繼續尋求引渡孟晚舟,並將遵守美加引渡條約規定的期限。這意味著美方在本月30日之前正式申請引渡孟晚舟的概率已經非常高。


美加引渡孟晚舟,四條戰線反擊即將展開!


孟晚舟的引渡,華為公司和中國政府不得不在四條戰線上展開反擊。

一、華為公司與美加的法律戰

美國正式申請引渡孟晚舟後,不意味著引渡將立即發生。之後加拿大法院有一個月的時間對美方為引渡提供的各項證據進行審理,做出是否支持引渡的判決。華為公司可以抗辯、上訴,這一過程至少可以拖幾個月,甚至存在可能延長到幾年。

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之後,針對美方的起訴,華為公司還會聘請律師團與美方將官司打到底。

美國和加拿大在正常情況下是講法治的國家,尤其是注重程序和證據方面,它很嚴格。這樣一個打壓高科技公司和迫害其高管的冤案,再怎麼被美加政客朝法律方向打扮,也會有漏洞。華為方面已經做出的公開表態顯示出,它對在即將到來的訴訟過程中有所作為是有信心的。

二、華為公司的業務戰

美國採取卑鄙手段打擊華為,是絕不會使華為人屈服的。華為人將化屈辱為動力,把產品和服務作的更好,把企業做強做大,挫敗美國對華為的打壓。

華為公司不僅在5G領域走到了世界前列,為世界提供最為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而且已經在研發6G。


美加引渡孟晚舟,四條戰線反擊即將展開!


使用5G的技術,下載速度是10GB/S,但使用6G技術的話,理論下載速度可達每秒1TB,可以瞬間將整個國家圖書館轉移到雲端。速度還是其次,6G的出現將滿足無所不在的任意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帶領我們真正進入物聯網時代。

早在去年3月,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就已經在2017年年底開始研究6G網絡的發展,站在了6G技術的新起點。

在剛剛發佈的《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顯示,華為以113億歐元(摺合約883.99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研發投入佔華為年度總營收的14.7%。

華為公司背後站著14億中國人民,我們相信華為將在技術和業務領域保持世界領先水平。華為公司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特別是挫敗美國對華為的封鎖,就是對美國打擊華為的最好反擊。

最近,很多向美國AT&T繳納了70美元網絡費用“享受第一批5G服務”的手機用戶欣喜地發現,自己的手機信號變成5G了!不過,福布斯馬上兜頭潑過來一盆涼水:當真你就輸了,這個5G是假的!此前跟在美國後面抵制華為的一些國家看到美國運營商的所作所為後紛紛倒戈,重新接受華為。如西班牙兩家電信營運商沃達豐(Vodafone)和Orange正在推進與華為的5G合作,目前已經向西班牙電信機構Red.es提交補貼申請。

華為的產品不僅物美價廉,而且非常安全。美國以安全為名封殺華為,卻拿不出任何證據證明華為的產品不安全。任正非在深圳總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關於網絡安全問題,要把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區分開來,現在混淆在一起了。華為30年來在170多個國家、為30多億人提供了網絡服務,有良好的安全記錄。

1月22日,英媒稱,中國華為董事長梁華在達沃斯論壇表示,華為公司將允許外國官員參觀其實驗室。他說:“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說明華為不安全。網絡安全是一個共同的挑戰。這不是任何一家公司的問題。”

三、中國政府的政治戰

中國政府對於美加針對中國一家民營公司的政治迫害絕不會坐視不管,必將採取嚴厲的反擊和相應的報復。

首先,中國政府需繼續加強對美加行為違反基本法律精神的揭露和譴責,向它們保持外交和輿論壓力,不能讓美加的詭辯在國際上暢行無阻。抓孟晚舟顯然是美國打壓華為,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系列行動的一部分,全世界稍有頭腦的人對此看得很清楚。


美加引渡孟晚舟,四條戰線反擊即將展開!


其次,中國政府將依據國際慣例,對美國和加拿大采取相應的報復。美國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之下,要求加拿大羈押並濫用美加引渡條約,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開了一個恐怖的先例。之前,美國臭名昭著的長臂管轄只是懲罰相應的公司,現在卻開始針對公司高管。今後世界各國高管就將時刻處於危險之中,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因莫須有罪名,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被某個國家羈押並被引渡到美國。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是自由貿易的捍衛者,是現有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絕對不允許美國和加拿大破壞全球正常商業秩序的行為暢通無阻。中國政府有能力也有決心對這種不得人心的做法予以相應的報復,使美加就此收手,維護國際正常商業秩序。這場鬥爭也許是一場你來我往的較量,會持續很長時間。但中國站在正義一邊,不怕鬥爭的艱鉅與複雜。因為只有將這種惡性制止在萌芽狀態,不使其成為慣例才是上策。

四、中國的高科技翻身戰

孟晚舟之所以被美加無端羈押與引渡,是因為美國要打壓華為公司。美國之所以要打壓華為公司,是因為華為的技術走在了美國的前面。

日媒稱,以IBM和通用為首的美國頂尖製造業企業已經由於競爭激烈而無利可圖,從而將業務重心從生產產品轉向利潤更豐厚的服務業。這就是美國今天面臨的悖論:越是頂級製造業,在生產環節就越依賴中國。特朗普政府大聲疾呼,讓工廠迴歸美國本土,也是因為製造業的日益空心化已經成為安全領域潛藏的風險。就算是引入使用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士兵,即便美國負責設計和試製,最終在量產方面仍然不得不依賴中國。這就是美國面對的現實。“從設計到硬件生產、軟件研發和系統構建,華為整合了全部生產環節,的確是值得畏懼的企業。”在AT領域將無一家美國軍工企業能和華為匹敵。這就是白宮對華為的評價。

中國高科技整體實力距離美國還有很大差距,中國科技全面趕超是對美國最有力的回擊。為此,中國政府應該進一步改革開放,為科技企業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經營環境。這是一個最為艱鉅的任務,但也是中國人必須完成的任務。中國只有站在高科技的頂端,產業才能升到高附加值一級,才能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華為努力!中國政府努力!全體國人努力!中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