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生慣養真沒任何好處,願做家務能吃點苦的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曾有一則電視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這個新聞播出後,引發家長們深思,從小嬌慣著孩子,捨不得孩子吃半點苦,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如果我們怕孩子吃苦,而承擔孩子的責任,雖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鬧和糾纏,卻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我們總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卻不知道是因為我們保護得太好了,不讓他們懂事。要想讓孩子從小明事理能為他人著想體諒父母,就應該從小讓孩子吃點苦,讓他們識得人間疾苦,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現在的孩子大都很聰明,但他們大部分最後都沒能獲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意志力,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

兒童和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父母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對孩子開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必要。

“吃苦”是一種心理承受力

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麼樣的苦?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參與家務活

事實上,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情意義非常大。

很贊成美國發展心理學家Richard Rende的這個觀點:

“今天的家長都想讓孩子把時間花在能為他們帶來成功的事情上,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正在拋棄一件已被證明能夠預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讓孩子從小開始做家務。”

下面,為大家分享紐約知名記者珍西‧唐恩講述的有關孩子做家務的觀點,一起來看看為什麼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活與未來人生的關聯吧。

嬌生慣養真沒任何好處,願做家務能吃點苦的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孩子們應該做些家務活。”這是個備受爭議的提議,不是每個人都認同。

現代的爸媽因為許多理由而不要求孩子:最常見的就是因為自己工作時間太長而感到愧疚,或是不願意在孩子已經爆滿的時間表上再添一筆。

有些則是希望孩子多花點時間追尋他們的“興趣”。其他的是寧可將這種麻煩的家務外包處理,但如果你花錢請人整理家裡,孩子看到爸媽都不想做的樣子,他還會想做嗎?

“受到悉心照顧”和“嬌生慣養毫無做事能力”是有差別的。

其實,如果父母處理得當,適當的勞動,會讓孩子緊張的大腦得到調劑,做做家務出出汗,身體得到鍛鍊,對孩子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01 孩子為家庭付出,感受到深層次的幸福快樂

參與到家庭的日常工作裡能讓孩子意識到他人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於孩子的情緒健康。

一項為期25年的研究發現,年輕人是否在3、4歲時參與了家務勞動是預測他們能否在20多歲成功的最佳方式。這是為了培養出能在生活和職場上成功的孩子,而不只是為了申請學院用而已。

這種早期的責任分擔逐漸發展成了他們對於生活其他方面的責任感。在家裡幫忙越多的孩子會感受到對父母更大的責任感以及羈絆,這種羈絆幫助他們捱過生活中“壓力山大”的時刻。

換句話說,當孩子們發現他們能為家庭做出有意義的貢獻時,他們會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深層次的幸福快樂。即使孩子們的幫忙很微不足道,也能讓父母們感到更開心。

從長遠來看,從小學會在家務中承擔積極的角色,還能讓孩子擁有更幸福的婚姻。

2007年,皮尤研究中心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分擔家務為衡量婚姻滿意度的三大首要因素之一。2013年美國一項關於家庭問題的研究也發現:懂得彼此分擔家務的夫妻,婚姻生活更幸福美滿長久。

嬌生慣養真沒任何好處,願做家務能吃點苦的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02 誇讚“最棒的小幫手”,而非謝謝“幫忙”

不願意動手做枯燥體力活的孩子,是無法瞬間就跳到金字塔頂端的,年輕人是無法從嬌生慣養中得到任何好處的。

奧斯丁大學兒童心理學家卡爾.皮卡哈特建議,把家務看成是家庭成員的入會標準。你可以向孩子說明“要維持一個家需要很多努力,爸爸在努力、媽媽也在努力,你也可以努力,為我們家帶來重要的貢獻”。

發展研究顯示年幼的孩童天生就有幫忙的能力,布朗大學醫學院心理疾病與人類行為副教授理察·藍迪(Richard Rende)說:“把東西弄掉了,他們會撿起來。夠不到的東西,他們會幫你拿。”

但有趣的是,如果大人獎勵他們,這個行為很快地會消失。“他們並不想被獎賞,外來的獎賞會抵消他們從內在得到的報酬。”

使用的語言也很重要:藍迪和其他研究員說誇讚他們是“最棒的小幫手”,而非謝謝他們的“幫忙”,會是比較有效的表揚方式。

“在你的孩子面前故意弄掉一隻襪子,看他會不會不用你開口就幫忙撿起來,無時無刻以‘你是個好幫手’來強化這個概念。”

將孩子教養成為一名“幫手”並接受他不完美的“產品”,你的孩子比洗衣服來的重要多了。

而確保這樣的行為能持續下去的關鍵,在於使用“我們”這個詞來強調家務是需要合作努力的,“我們需要完成這件事”或“我們來打掃客廳”。“那會傳達我們一起幫助彼此的訊息。”藍迪說。

“瞭解這個‘我們’而非‘我’的心態對大家都有益。具有‘我們’概念的孩子會培養出理解大團體的利益,不用人說便主動投入,能幫助解決問題或是單純地把事情做好,做事也會更快更積極,因為他不是隻為自己而做。”

在孩子上小學前就慢慢教導他們這些人生功課是很理想的,因為這時期的孩子最容易被洗腦:他們接受父母“我們一家人互助合作”的觀念

嬌生慣養真沒任何好處,願做家務能吃點苦的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03 有擔當會生活的人,從家務活中鍛煉出來

除了家務上強調“我們”而不是“我”之外,父母應該剋制自己不要成天抱怨。

孩子還小時不會覺得家務討人厭,是我們的抱怨教會他們這麼想的。”專家說。

大人可能會對洗車抱怨連連,但對一個四歲的小孩來說,提著水桶和海綿把水潑來潑去,那只是在玩耍罷了。

伊迪.韋納(Edie Weiner),一名紐約顧問集團的未來學家,專門為公司企業規劃未來策略,她認為我們正從一個“有和沒有”跨越到“能或不能”的世界。

她說,做家務很重要,因為在未來的幾年裡,工作上的成功不再是看你認識誰或上哪所學校。相反地,會以你的能力為準繩,尤其是應變、學習新技巧和成長的能力。

所以我“充實”女兒的生活其實是一種錯誤。她現在會下西洋棋、游完一趟社區泳池,但卻不知道怎麼執行能讓她自立的基本生活技巧。我以為幫孩子整理房間是給她方便,但我真正給的,卻是她還沒有能力自理的訊息。

沒有人想教出一個烹飪技巧僅限於微波食物的孩子。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離家上學時,卻不會基本的洗衣。我朋友18歲的孩子告訴我,她的室友很認真地問她,到底哪一臺是洗衣機,哪一臺是烘衣機?

正如美國發展心理學家Richard Rende曾說:

“今天的家長都想讓孩子把時間花在能為他們帶來成功的事情上,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正在拋棄一件已被證明能夠預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讓孩子從小開始做家務。”

說到底,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整個社會都大談創新、大談教育的時候,我們需要時不時停下來,想想孩子最需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能力到底是什麼,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擔當、會生活的人。

嬌生慣養真沒任何好處,願做家務能吃點苦的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04 激發動力的六點秘訣,讓孩子做家務主動成長

第一、停止讓你的孩子忽略你

紐約心理學家蘿拉·馬克罕告訴我,有一個可能的理由,能解釋為什麼當我叫孩子整理房間時,她卻繼續黏在椅子上。

因為孩子的前額葉皮質尚未發展完全,而這一區負責管理所謂“執行功能”的指令,如注意力、決策能力和自我控制。

“小孩子的邏輯思考不像成人,他們還在發展如何從自己想要的轉移到你想要的能力。”她說。“因此,當她在玩耍時卻得暫停和你一起出門採買,她會很煩躁。”

馬克罕建議,幫助孩子轉移的最佳方式是,以同理的角度溝通——“我知道你正讀得入迷”,並建議肢體接觸,摸摸孩子的肩膀和看著她的眼睛。然後,讓你的請求聽起來具合作性。

你可以說“我們得去買東西因為家裡需要補充食物,打開冰箱時就會有喜歡的優格在裡面,多棒。”給她一個想要合作的機會。

而當孩子參與合作時,她的大腦也因此得到激發。“每一次孩子決定你們倆的關係優先她自己的慾望時,她也鍛鍊了腦部執行自律的能力。”

第二、敘述你所見的或問題本身

要單純地敘述問題給孩子聽,讓他們決定怎麼做。不要說“如果我得再說一次去把溼毛巾掛好,我就要罰你了”,相反地,你可以試試對孩子說“親愛的,我床上有條溼毛巾。”

客觀的信息對孩子來說比較好理解,單純敘述事件的狀況能鼓勵孩子合作和解決問題

敘述完問題之後,用中立、不帶控訴性的語言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給你什麼感受,“我不喜歡睡在溼溼的床上。”這樣做能激發她的同理心。

嬌生慣養真沒任何好處,願做家務能吃點苦的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第三、一起動手,即使要做到天長地久

孩子沒法從家務裡體悟價值,除非是和你一起做,所以把家務當成聯繫感情的機會。

你的目標不是在把事情做完,而是在塑造一個能從中得到樂趣的孩子。如果你把家務變得有趣、有貢獻和能表揚長處——“哇,你把茶几擦得真亮,你是怎麼辦到的?”

孩子會想“我真的很會擦茶几。”雖然前二十次你得和她一起擦,但某個時間後,她會自己把茶几擦得亮晶晶的。

第四、別急著把地板重掃一次

孩子看到你衝過來糾正他們剛做好的事,會覺得很氣餒。此外,這也等於告訴他們——反正媽媽會收拾殘局,不用做得很用心也可以

相反地,捨棄完美主義,不要為了追求“最佳”而作繭自縛。凡事不用到達四星旅館的標準。

第五、給他們選擇的機會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可以避免爭執,如:你想要洗碗還是掃地?如果你的小孩很精,提出第三個選項,例如“我想看電視。”你可以告訴她這不在選項內,並再重複一次。

如果他還是不肯,就由你挑。越臭的工作越好,如清理貓砂、刷馬桶,這樣下一次他就知道要快速做決定。

第六、將家務與零用錢制度分開

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品克是幾個孩子的父親,他曾覺得以零用錢作為家務的獎賞非常合理,但閱讀了大量關於動機的研究後,他改變了心意。

他說,將金錢與完成家務連結在一起,會把零用錢變成一項“如果xxx才有”的獎賞,這給了孩子們一個訊息——如果沒有報酬,沒有一個孩子會願意去倒垃圾。

他立刻將自家的零用錢和家務分開:“我們家的確提供還算優渥的零用錢,一週有幾美金。但我們並沒特意給每個孩子指定工作,如伊萊莎你來負責餐桌,我們很清楚地表明家裡的每一分子都應該幫忙家務。而神奇的是,每個人都做到了。”

孩子做家務的理由,是基於家人間相互的義務。“我載女兒去上舞蹈課不會收錢。當週二墨西哥夾餅日沒碗盤可用時,她也不應該期待整理洗碗能夠得到任何報酬。”

品克說,零用錢在教導孩子如何管理小額金錢上是很有用的。“但將零用錢和家務結合,是典型的一加一不等於二,兩件好事在一起,好處不增反減。

因此,我再次召開家庭會議,並解釋在我們家,大家都要幫忙。我把準備好的家務表拿出來,為孩子示範每日和每週的工作,讓她清楚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現在她會做分內的家事。但做得完美嗎?沒有。她每週都會完成所有任務嗎?未必。但她會做。

本文來源於網絡,因無法聯繫上原作者,如若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刻刪除或修改。本文旨在分享,傳播正能量,內容作了部分的增刪修改,感恩原作者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