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北京人文史地類公益講座信息匯(更新)

所有講座,均為免費。如有遺漏,敬請告知。

時 間:12月8日週六09:30

地 點: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二層

地 址:西城區文津街7號

主 題:明清傢俱紋飾

主講人:胡德生(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時 間:12月8日週六09:30

地 點:首都圖書館B座四層影院

地 址: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

主 題:清代宮廷中醫藥文化略談

主講人:倪梁鳴(北京史研究會會員)

介 紹:主要圍繞清代中醫藥文化,以史為線,簡略介紹太醫院和御醫、御藥房及藥源、皇室疾病考證、帝后養生、清宮美容秘方、中醫藥與政治等內容。講座將展示大量清代宮廷中醫藥文物圖片,增加直觀性和趣味性。通過講述清代宮廷中醫藥文化故事,增強通俗性和可接受性。

時 間:12月9日週日09:30

地 點: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一層學津堂

地 址: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

主 題:古都北京的水脈與文脈

主講人:吳文濤(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

時 間:12月9日週日09:30

地 點:角樓圖書館一層

地 址:東城區龍潭東路9號

主 題:北京飲食文化

主講人:張雙林(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

介 紹:北京自春秋戰國以來一直是我國北方重鎮,先後有遼、金、元、明、清五朝建都於此,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中心,漢、滿、蒙、回等各族人民大量在此定居。世界和全國各地文化在此融會交流,在飲食文化方面,形成了蔡萃百家、兼收幷蓄、格調高雅、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北京菜”。

時 間:12月9日週日14:00

地 點: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一層學津堂

地 址: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

主 題:晚清畫報中的女子學堂與帝京想象

主講人:陳平原(北京大學教授)

時 間:12月09日週日14:00

地 點:角樓圖書館一層

地 址:東城區龍潭東路9號

主 題:京劇之美

主講人:魯威(京劇演員)

介 紹:從京劇的產生與發展、京劇的行當與流派講起,一同走進至真至美的京劇世界。感受名家的藝海人生,一探往昔的京華煙雲。

時 間:12月09日週日14:00

地 點:史家衚衕博物館多功能廳

地 址:東城區史家衚衕24號

主 題:史家衚衕博物館建設及運營分析

主講人:胡新宇、王虹光(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院規劃師)

介 紹:講述一個社區博物館誕生的故事以及博物館舉辦的社區營造活動、文化展覽等內容。

時 間:12月15日週六09:30

地 點:東城區第一圖書館二層多功能廳

地 址: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85號

主 題:清朝帝后的飲食與養生

主講人:高換婷(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

介 紹:清朝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膳食特色和養生之道。如乾隆皇帝提倡粗細搭配,糧菜互補;主張定時,定量,定質;經常服用龜齡酒、松齡太平春酒、健脾滋腎狀元酒,晚年還常吃“八珍糕”;注重養生保健,是清代皇帝中壽命最長的——89歲。慈禧太后喜美食佳餚,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注重養生,中年後開始飲如意長生酒。講座以歷史檔案為依據,從清朝帝后膳食記錄中探討其飲食特點及養生之道。

時 間:12月15日週六09:30

地 點:東城區第一圖書館三層報告廳

地 址: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85號

主 題:故宮古鐘錶修復技藝

主講人:王津(故宮文物修復師)

時 間:12月15日週日14:00

地 點:角樓圖書館一層

地 址:東城區龍潭東路9號

主 題:絹人制作

時 間:12月22日週六09:30

地 點:西城區第一圖書館二層集體視聽室

地 址:西城區後廣平胡同26號

主 題:明末將領袁崇煥

主講人:齊大群(北京四中退休語文教師)

時 間:12月23日週日09:30

地 點:西城區第一圖書館二層集體視聽室

地 址:西城區後廣平胡同26號

主 題:漫談故宮新媒體

主講人:郭珽(故宮資料信息部數字傳媒組組長)

時 間:12月30日週日09:30

地 點:東城區第一圖書館三層報告廳

地 址: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85號

主 題:

《城南舊事》——老北京的人情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