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的生活》:愛在遊離時

這是一部講述高二學生阿黛爾一直試圖尋找自我認同(性取向、價值觀)的電影。

我想從三個角度去剖析影片:阿黛爾和艾瑪,究竟誰更愛誰?是什麼原因最後導致了兩人的分手?從這部電影中我們能夠借鑑到什麼?


《阿黛爾的生活》:愛在遊離時


1.這已是我能拿出的全部勇氣

我個人認為,阿黛爾更加愛艾瑪,阿黛爾對於艾瑪的感情更加純粹,真摯。

相對於大學的艾瑪,阿黛爾只是一個高二的學生而已, 從同學們當中走向艾瑪,帶艾瑪見父母,見識艾瑪的圈子裡的朋友已是阿黛爾能拿出的全部勇氣。

阿黛爾第一次去less吧時對很多東西都感到無所適從,甚至面對老less的調戲時她感到不知所措,而艾瑪就不同了,艾瑪老練,並且可能已經有了幾任的同性朋友了,艾瑪在less吧能遊刃有餘是因為:她的環境她的經驗她的父母環境是因為艾瑪周遭的朋友都是跟艾瑪一樣的,即使不是一樣的也能對艾瑪做到包容理解,經驗是因為艾瑪十四歲時就已經嘗試跟同性發生了第一次關係,比阿黛爾早了許些年,父母則是跟艾瑪一樣都是追求藝術,並且開放的。

相對於阿黛爾就慘了,環境可以說都是高中學生,對於同性戀這種事是鄙視的就像後面阿黛爾的兩個朋友知道她去了less吧之後一直質問阿黛爾,甚至了起了爭執,大打出手,經驗就別談了阿黛爾根本就沒有經驗,阿黛爾的父母相對於艾瑪的父母來說則更加保守,知道艾瑪是學藝術之後,覺得以畫畫為生是困難的,沒有工作機會的,認為她得有個真正的可以支撐,維持生活的工作。阿黛爾甘願做家庭主婦,在艾瑪忙於自己的事業,畫展時阿黛爾一直是處理著內務的,包括家務,餐飲,清潔和接納艾瑪圈子裡的朋友。

2.真正完美的愛情是勢均力敵的

一開始兩人就不是勢均力敵的,甚至到最後付出的愛已經不平等了,艾瑪更鐘情於事業,而阿黛爾則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她,我並不認為,只是圈子不同而真正導致她們分手,導火索是艾瑪的自私,而點燃這根導火索的則是艾瑪自己。


《阿黛爾的生活》:愛在遊離時


阿黛爾的男同事早已對她有感,並且多次相約,都被阿黛爾以家庭聚會的藉口推掉了此時阿黛爾是真的一心一意愛著艾瑪的。

在聚會上艾瑪摸著莉絲肚子裡的孩子,眼裡已經沒有當初看待阿黛爾的那種眼神了,而當時阿黛爾看著艾瑪就像是在說你已經不愛我了嗎?我跟別的男的在跳舞你都不看一下嗎?那時,艾瑪的眼裡就只有莉絲和肚子裡的孩子,果不其然,後面當阿黛爾回到家時,艾瑪電話留言告知她跟莉絲創作去了,當阿黛爾想與艾瑪尋愛時,艾瑪卻告知月經提前,不想做。

3. 愛的太滿,傷得越深。

阿黛爾這麼敏感愛讀文學的人,她當然能感覺出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只是在她眼裡,她不願意偽裝,也不覺得這種裝逼式聚會,誇誇其談中有幾個對藝術是有真實感悟和熱愛的,除了無聊就是無聊。但是阿黛爾也尊重艾瑪,願意做艾瑪的繆斯模特,願意照顧艾瑪的生活,願意支持艾瑪的理想。


《阿黛爾的生活》:愛在遊離時


最後想說:

在任何一場愛戀中,都要照顧好自己不要為了感情迷失自我,感情很美好但自己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