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讀書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

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讀書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

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曾說:“孩子們長大以後,我才真正瞭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的意義在哪裡?我發現通過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父親的想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

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讀書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

研究發現,當學齡前兒童經常讀書時,他們的大腦中支持理解和心像的區域會高度活躍;當孩子開始真正學習閱讀的時候,這些積累將會有助於他們發展閱讀技巧,例如識字認字。從小給孩子朗讀,對培養他們對書籍的熱愛和理解非常有幫助,並且孩子在充分閱讀喜歡他們喜歡的書籍時,可以時詞彙量提高40%,而這隻有在大聲朗讀出來才會真正產生效果。

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朗讀他們喜歡的書,可以學習到使用文字的基本方法以及建立基礎的語感,這對孩子無疑是莫大的財富。

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讀書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

家長教育孩子時說的大道理,孩子可能容易如風颳過,但是通過讀書、讀好書,讓孩子自己去接受家長想告訴給孩子的話,讓他們去體會、去思考、去在生活實踐中一點一點驗證,反而不是那麼費神的事兒。所以,父母每天花個半小時或者1小時閱讀,或者讀書給孩子聽,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受益終生。

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讀書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

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開啟智慧之旅的方法:

一、聽讀啟蒙法

父母抑揚頓挫、饒有興致地朗讀書本,諄諄善誘引導孩子去聽和看。可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誘發孩子閱讀興趣,讓孩子豐富詞彙、激發想象、萌發情感、拓寬視野,並使孩子逐漸領悟語句結構和詞意神韻。

對孩子運用此法越早越好,且對內容的選擇要生動有趣、由淺入深。

二、講述提問法

父母與孩子相擁而坐,採用講述、邊講邊提問、解釋疑難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閱讀內容。可以促進親子間的情感交融,激發孩子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提高孩子對閱讀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幫助孩子掌握有序翻閱等基本閱讀技能。

當孩子初學閱讀、閱讀有困難或提出共讀請求時,可採用此法,父母注意要以親切的態度與孩子共讀。

三、移情法

引導孩子站在文中某一角色的立場思考問題,並提出見解,表達願望,如“如果你是小紅帽,碰到大灰狼你會怎麼辦?”。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對角色的認知和理解,培養孩子的移情、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由閱讀法

讓孩子自由地翻書閱讀,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獨立閱讀能力,並反饋孩子在閱讀興趣、能力、習慣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五、隨機引導法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好奇或遇到問題時,及時抓住契機,對孩子加以引導。具有實效性,能激發孩子求知慾,培養孩子洞察力,促進父母與孩子的交往。

需要父母留意觀察、聆聽孩子的動向,及時把握教育的契機,並做到恰到好處,切記“嘮叨不已”,這樣反而會引起孩子反感。

六、遊戲法

父母以各種形式的遊戲為手段,引發孩子對閱讀活動的興趣。可以提高孩子參與閱讀活動的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使孩子體味家庭遊戲樂趣,促進親子互愛。

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讀書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

大聲給孩子朗讀這件事,永遠不會嫌太早,也許對家長來說,一遍又一遍重讀孩子喜歡的書會感到痛苦、枯燥;但是對孩子來說,書裡面的內容吸引著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回味,每一次重讀都能讓他們收穫不同的東西,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將受益匪淺。

一遍又一遍地陪孩子讀書的好處,讓人意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