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傳奇人生

1959年,一個身材矮小、瘦骨嶙峋、戴副眼鏡的18歲男孩從香港來到了美國。在當時的美國,華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仍舊是順從的傭人和鐵路工人,但李小龍展現出剛健的肌肉、令人膽寒的怒視和挑釁的手勢——他就是一個不必換裝的超人。

李小龍傳奇人生

李小龍32歲就英年早逝,死因眾說紛紜。在那時,他總共才主演了三部已公映的電影。在這些電影中,情節轉折點之間的武打片段才值得觀看。正是他那集優雅、精準與激情於一體的武打動作,使人物形象在銀幕上呼之欲出。即使花上《黑客帝國》在特效方面所用的資金,也無人能拍攝出李小龍那樣充滿武學之美的動作電影。他的那份自信被視作超凡的個人魅力。當他像白鶴一樣嘹亮地叫喚,騰空躍起,同時把兩個壞蛋踢得不省人事,還幾記重拳把另外兩個打得幾乎飛出屏幕的時候,你知道真正的李小龍也確實能做到這些。

李小龍畢生都在努力將他那瘦弱的身軀打造成一件強大的武器。他很早就痴迷於武術和健身,除此以外別無所好。在香港做童星時,他在20部電影中出鏡,但鮮有時間上學。寄宿在西雅圖的一位親友開的中餐館內時,李小龍找到一份工作,教授他在香港習得的詠春拳。1964年,在加州長灘市舉辦的武術錦標賽上——這是美國首次大型功夫示範表演活動——當時還是默默無聞的李小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了空手道高手丹·伊諾山度。他隨後拜在了李小龍門下學習武藝。

李小龍傳奇人生

不久以後,李小龍扮演了他在美國演藝界的第一個角色——電視劇《青蜂俠》裡的加藤。因此劇小有名氣後,他吸引了諸如史蒂夫·麥奎因和詹姆斯·柯本這樣的好萊塢明星前來拜師,學習一種他稱為“截拳道”的武術——攔截拳頭之術。居住在洛杉磯時,李小龍成為20世紀70年代的潮流先鋒。他是一個對運動健身著迷的人:跑步、舉重、嘗試靜力鍛鍊法,以及在睡覺時用電脈衝刺激肌肉。他個性叛逆,甚至在指責其他門類武術的機械練習阻礙了習武者自我情感的表達時,他也同時藐視義和團時代“功夫不傳洋人”的傳統。他曾對弟子訓誡道:“從自己的經驗中尋求真理,吸收一切有用的東西,然後為己所用。富於創造力的個人比任何流派或門類都要重要得多。”

李小龍傳奇人生

雖然李小龍樂於接受美國的個人主義和文化,但是他無法讓好萊塢接納他,於是他回到香港拍攝電影。在這些電影裡,儘管李小龍自己是一個非常自信,且身材並不高大的人,但他通常選擇扮演小人物,為中國人抵抗日本侵略者,或者為小鎮家庭拳打大城市裡的毒品販子。出於某種原因,通常每部電影裡有大約100個反派角色,但是他們大多隻要被他一拳打在臉上就一命嗚呼了。劇情都是千篇一律:李小龍發誓不再打鬥,他身邊的親友被剝削和殺害,他為了復仇而大開殺戒,他最後投案自首。

李小龍傳奇人生

李小龍的這些電影在亞洲創下票房紀錄,於是好萊塢最終讓他出演了他夢寐以求的美國動作片。可是,就在他的首部美國電影《龍爭虎鬥》上映前一個月,李小龍不幸離世。這部電影后來創造了兩億多美元的票房。大學校園裡的影迷將他的海報與切·格瓦拉的並排釘在牆上。人們最終只能目睹李小龍年輕時候的風采,並且是在他出演的電影中。簡而言之,在他自己化身成為權威之前,他就挺身而出反對強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