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導讀:在無原則的惡搞歷史中,《歷史那些事》不是實驗,更像一種對商業的討好。

文 | 青山

10月24日,紀錄片《歷史那些事》在B站上線。該片一共8集,由北京無奇不有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攝製,並由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B站)與該公司聯合出品。截止11月5日,已經播出前了三集,點擊量合計約249.8萬。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本片為實驗紀錄片,所有人物、故事均有古籍記載,歷史小劇場是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歷史,內容均有史料支撐,不惡搞,非虛構”,這是影片片頭的宣言。可見,“實驗紀錄片”是該影片著力打造的噱頭。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惡搞歷史,更像一種投機

“歷史小劇場是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歷史,內容均有史料支撐,不惡搞,非虛構”。反觀《歷史那些事》第一集的“歷史小劇場”,講述的是蘇東坡穿越到現代到了浙江象山縣的一家做“東坡肉”的餐館,蘇東坡穿著宋朝的服飾與現代人交流。

從紀錄片的核心概念上說,紀錄片是真實的、非虛構的,這個真是不僅僅是史料的真實,更是場景的真實。歷史是不允許假設的,作為影像志的紀錄片亦是如此。“東坡穿越”是模仿了穿越劇的形式,已經跳出了紀錄片的範疇,違背了紀錄片的真實性原則,反而凸顯的是娛樂性,從而滑向了戲劇短片的範疇,譁眾取寵,戲謔歷史的嫌疑更大。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前段時間,B站紀錄片《人生一串》能夠火爆,很大程度上歸結於美食題材,烤串在全國的普遍性和接地氣,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食慾需求,而這次《歷史那些事》卻完全不同。

眾所周知,B站的二次元的獨特網絡屬性是其他平臺所無法比擬的。與其標榜“實驗紀錄片”,倒不如說《歷史那些事》是針對B站平臺用戶特性的“定製紀錄片”。何以這樣說?這還要從影片本身說起。

首先,從每一集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前三集分別為《在下東坡,一個吃貨》《我在我家偷文物》《請回答604》,網絡化、接地氣的名稱,更加貼近B站用戶的用語和觀賞習慣,而《我在我家偷文物》則是借用了同在B站走紅的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更加符合B站用戶的口味。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不僅名稱,在內容上,大量使用“吃貨”“死宅”等網絡二次元用詞,動漫風格、《日食記》畫風等貼近性的畫面表達,尼采等名人作品中富有哲理的摘取,嘻哈風格的MV,“小劇場式”的逆水寒廣告……等等。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但是,從彈幕就可以看出,在這“豐富”的元素下,還是有不少用戶感覺到茫然,大部分用戶也只是當笑料看而已,從這個角度看,《歷史那些事》是成功的。如果回到紀錄片本體來講,過多的元素堆砌,反而會喧賓奪主,比如字幕加日語,完全是為了仿照日漫,迎合二次元的做法。

風格紛雜,內容“無厘頭”

再來看看《歷史那些事》的結構,該片的結構簡單可劃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相對嚴肅的歷史故事,第二部分則是詼諧幽默的歷史小劇場,第三部分是引用名言名句昇華主題,第四部分則是現代的MV形式。看到整體構架,該片還是有一定的創新性的,這點值得肯定,但是遠遠沒有達到變革的地步。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在影片中能夠看到很多影片風格的影子。除了《河西走廊》等常用的情景再現外,還有比如“歷史小劇場”的板塊,我們能看到網絡劇中“廣告小劇場”的影子,第一集裡的東坡肉做法介紹部分,我們又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和“日食記”的身影,最後的又出現了年輕人喜歡的“MV”形式,風格如此紛雜,從而導致整集紀錄片“形聚神散”。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說到“無厘頭”,大多數會聯想到星爺的無厘頭電影,此時的“無厘頭”已經不是原本的含義了,該類型電影善用諧音雙關、押韻等方式,從而達到表意的目的。而《歷史這些事》的無厘頭卻是本意,該片內容敘事呈現出來的是無厘頭,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第一集的第一部分用正常的情景再現講述蘇東坡第一次造折貶,在僅僅簡單交了事件後,突然轉入“歷史小劇場”版塊,後面再接正常的敘事。在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時長方面,“歷史小劇場”版塊相當於或超過“正史版塊”,這就造成了“到底哪一塊才是重點?”和“內容不緊湊而顯得雜亂無章”之疑問。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歷史那些事》雖在形式上具有明顯的結構化,但是卻在內容上顯得雜亂無章。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此外,在豆瓣平臺上,評價為差評和一般的佔到了總數的40%,尤其差評率近20%,一些網友認為:“從這部紀錄片可以看到中國喜劇電影的現狀:內容放到一邊,只要不停地撓癢就好。梗玩的生硬不要緊,只要第一眼看上去有趣即可”;更有網友直呼:“糟蹋歷史,low而且無聊”。而且這樣的評論不在少數,值得引起重視和思考。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其形式雖華麗,但影視語言上仍舊沒有突破,更沒有在原有傳統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出一定規律性的東西,《歷史那些事》標榜“實驗紀錄片”是不能夠成立的,而是針對B站平臺專門定製的紀錄片。

再談“實驗”的真正精神

講到實驗紀錄片,目前,無論學界還是業界,對於實驗紀錄片都沒有統一的概念或界定,只有少數的學者對“先鋒紀錄片”有些一些研究。無論是談實驗紀錄片還是先鋒紀錄片,都無法迴避實驗電影和先鋒電影。實驗電影一般是指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的商業和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種新的視聽語法出現,或者新的類型。實際上,先鋒電影是實驗電影的別稱,那麼,先鋒紀錄片和實驗紀錄片實際上是同一種紀錄片的兩種稱呼而已。

據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周文觀點,“先鋒”這個術語在最初是指進行電影美學革新或反對商業電影的潮流。今天,關於先鋒紀錄片,可以簡單地概指任何思想先鋒、前衛,或者運用新奇、獨特的形式和技巧的電影電視紀錄片,通常則更加偏重於指稱創作形式的標新立異。

回頭審視《歷史那些事》,改變該片雖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突破,但是,也僅僅限於形式的改變而已,這種分章節的形式也並非始於《歷史那些事》。

先鋒紀錄片除了在內容與形式的關係的突破外,更要探索電影電視的規律和特點,先鋒紀錄片反對情節、反對戲劇性,主張非敘事,要求以畫面與音樂表達一切,追求電影電視手段的純粹性。總之,先鋒紀錄片更多是偏重於形式的革命與創新,但也更重視思想或某種觀念的傳達。

《歷史那些事》:不能打著“實驗”的旗號惡搞歷史

在內容上的影視語言,該片卻依然是傳統紀錄片的套路,採用的仍然是情景再現的方式,這在通篇使用這種方式的《河西走廊》《中山國》《邙山》等等紀錄片中屢見不鮮。上面介紹了,先鋒紀錄片反對情節、反對戲劇性,主張非敘事。而《歷史那些事》則重戲劇性,比如第一集《在下東坡,一個吃貨》,通過穿越的形式與現代人對話“東坡肉烹法”,這恰恰是傳統紀錄片所尋求的套路,而非實驗紀錄片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