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為什麼學歷不值錢,但是學區房很值錢”

有的路,是用腳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絆住腳的,往往不是荊棘石頭,而是心。

現在,讀書無用論的呼聲越來越高,回頭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聲音?因為的確出現了一些學歷不值錢的現象。連年來部分高校連年擴招,導致生源質量上升,質量下降。有一個笑話能完美地詮釋這種現象:出門到大街上去,扔出去一塊磚頭,砸死五個人,有四個是大學生。這句玩笑話戳中了我們教育體系中的漏洞——本科生數量太多重量不重質。

深度解析:“為什麼學歷不值錢,但是學區房很值錢”

1977年恢復高考時,考試場景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第一批考上大學的人文化素質萬里挑一。沒有把教材書翻過幾十遍快要把書翻爛的努力,沒有將知識融進心中,不能達到將考試知識信手拈來的程度,想考上大學絕無可能。而今天呢?許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的看著電視,有的在用手機聽音樂,還有的刷刷微博熱搜網購,做兩道題就說不會。高中畢業時,幾乎所有學生都能考入一所學校,都有一個去處,四年之後都會有大學畢業證。

然而我們的高考很公平,你平時不付出,高考時你的成績單上都是你讀書十二年以來努力程度的證明。雖然是本科,但是本科與本科之間千差萬別。

記得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著高校歧視鏈,作者認為這是合理的,難道優秀的人不能為自己的優秀而驕傲嗎?優秀是因為有對比才能知道自己的優秀。

深度解析:“為什麼學歷不值錢,但是學區房很值錢”

為什麼我們會說學歷不值錢呢?因為你的本科院校太垃圾了,你本應該在高中好好讀書,考進一所重點大學。然而你沒有,但是你卻去了一所普通的二本,渾渾噩噩混了四年拿到了畢業證。

有人曾經對比過同一所城市985、211系列名校與普通一本二本院校的畢業生。我們看到985、211院校學生從整體上的學識、素質都要優於其他院校。所以招聘的時候大公司總是喜歡要這樣的學生,的確高考有人失利,但是從更大概率角度上來講,985、211院校出人才的幾率大很多。

所以本科生數量太多,而985、211院校本科生數量相對較少價值較高,普通院校本科生多且質量良莠不齊,導致本科學歷不再值錢。所以,讓你的孩子好好學習吧!為了一個含金量較高的本科畢業證書。

深度解析:“為什麼學歷不值錢,但是學區房很值錢”

下面闡述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學區房很值錢?

中國式父母都有一種望子成龍的心態,即自己不優秀一定要讓孩子變得優秀,避免自己的遺憾在孩子身上重現。讀書是成功的捷徑,這條捷徑需要12年的長跑來完成。前九年就涉及到學區房。在沒有施行劃片上學的時候,教育行業出現了“飽的撐死,餓的餓死”現象。教育質量好的學校,多分配到教育資金資源,人們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去。拉關係,走後門,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只為了孩子的成長。畢竟嘛成長只有一次教育不能重來。

深度解析:“為什麼學歷不值錢,但是學區房很值錢”

自從施行教育改革開始劃片上學了。國家本意是好的,平衡教育資源讓每個孩子享受的優質教育。但是由於種種的歷史遺留問題,師資力量強的學校的學區房價格急劇飆升。短期內仍然是重點中學明顯優於其它中學,學區房被風一般搶購。所以為了給孩子更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了讓孩子在起跑線上不落後,學區房的價值水漲船高。

寫在最後我總結一下自己的觀點:

1.學歷不重要但是能力重要,高考這條分水嶺讓大多數在該學習的年齡學習的孩子進入重點大學,且重點大學畢業生的素質明顯高。沒有任何老闆敢做賭注會不會在非重點院校大浪淘沙撿到金子。學習是人生的捷徑。

2.學區房在短期內真的很火熱,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孩子能夠有更優質的教師、學伴,儘量在重點學校學區買房。成長只有一次,教育不能重來,讓孩子真正成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