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楊貴妃的披帛和慈禧的龍華,就是你最喜歡的刺繡蕾圍巾呀!

在某些詞條裡說絲巾和圍巾,是歐洲16世紀中期發展出的具有高裝飾功能的服裝配飾,這可真真是冤枉死中國了。

國風:楊貴妃的披帛和慈禧的龍華,就是你最喜歡的刺繡蕾圍巾呀!

但凡有紡織的年代,就必然都會出現圍巾。因為一塊布最緊要的功能就是保暖,何況是它在人身上最脆弱的頸部。中國是最古老的紡織大國,所以絲巾和圍巾竟然不可考。不過你在歷代的神話裡都可以看到女媧身上披著長長的飄帶,這是中國特有的。說穿了這些飄帶就是圍巾和絲巾的原型。

唐朝的仕女,在現存的古畫當中,可以看到她們身上,披著長長的披帛,像彩虹錦繡一樣的裝飾在她們的衣裳外面。這些披帛有絲綢的,也有棉麻的,有印花的也有刺繡的。它們裝飾在輕盈飄逸的服裝外面。最初的功能可就是保暖吸汗,只是由於布料的輕盈多彩,隨風飄蕩,才成為了一種時尚。這可不是在公元16世紀,這是公元6到9世紀,而披帛,只可以追溯漢朝或者更早。

國風:楊貴妃的披帛和慈禧的龍華,就是你最喜歡的刺繡蕾圍巾呀!

明代是平民服裝的盛世。宋明時代,棉紡織遍及大江南北,明朝在街上有成人的衣服賣,那麼順帶看這幾條漂亮的花布,當作披帛或者圍巾,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你看看明朝唐伯虎的美人圖,哪一個肩上沒有一條漂亮的絲巾?

清朝入主中原以來,宮廷的服飾發生了重大的變革,旗袍最初是沒有領子的。那麼皇帝后妃們用什麼來保暖呢?當然自然會有一些貂絨的皮毛的圍領,讓這些宮廷的大小主們免受風寒。不過用的最多的可就是大家最為留心的,最類似於現代圍巾的,是宮女妃嬪們脖子上的一塊白白的絲綢,上面按著等級或刺繡或潔白,它的學名叫做“龍華”。就是起到沒有領子的衣服保暖的作用。而且這條龍華也是等級的象徵,品級越高的宮女或者嬪妃,龍華上的刺繡也就越精細。

國風:楊貴妃的披帛和慈禧的龍華,就是你最喜歡的刺繡蕾圍巾呀!

所以說大家以為絲巾和圍巾是西方傳過來的,那真是笑掉了大牙。

中國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紡織大國,華夏服飾之美,華服之絢,世界無出其右的。

當然,絲巾和圍巾也在與時俱進。比如當代的服飾裡,絲巾和圍巾起到了保暖,搭配服飾,優雅協調的目的。現在的絲巾和圍巾材質與花色並重,配合當代服飾的簡單明快,尤其是一些國風氣十足絲巾和圍巾,在最基礎的配飾之上,更蘊含濃重的內涵,或喜慶或高雅或古典或詩情畫意。

國風:楊貴妃的披帛和慈禧的龍華,就是你最喜歡的刺繡蕾圍巾呀!

新春來了,無論是出於保暖的目的,還是出於迎春的喜慶,你是否要上手一條心愛的絲巾?於現代裡去觸摸古老中國的靈魂,並與新春的陽光與微風裡,飄灑不一樣的中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