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投資p2p要注意這兩點

2018年是p2p行業落地國內發開始進入第二個發展十年的開局之年,然而,在這一年裡,p2p的發展卻陷入了重重危機之中,呈現出一片蕭殺的景象。

這家逾期了,那家跑路了……2019年伊始,網絡之上關於p2p行業的負面消息仍然滿天亂飛,挑動著已如驚弓之鳥的投資人的脆弱神經。

2019年投資p2p要注意這兩點

但是,2018年發生的那些亂象真的會在2019年重演嗎?p2p投資環境會持續惡化嗎?小編認為熬過至暗一年的p2p,在2019年的發展或許沒那麼糟糕。

1)暴雷潮勢頭將緩和下來

其實,p2p行業的暴雷潮這幾年一直未斷,2018年之所以給人的感覺特別深刻,是因為暴雷現象開始蔓延至一些中等規模的平臺,波及的投資人也更多。對於暴雷現象,應該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它給廣大投資人造成了損失,重創了人們對行業的信心;二是,暴雷本身就是一個行業洗牌、風險釋放的過程,p2p行業總體經受住了質疑和考驗,一些風險抵抗能力弱、合規程度不高的平臺的離場澄清了行業環境。

2019年投資p2p要注意這兩點

2019年,暴雷潮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勢頭應該會比2018年減弱不少。一是,當前p2p平臺的存量已降至1000家關口附近,平臺數量往下減少的空間已不是很大;二是,留存下來的平臺暫時經受住了監管和市場的雙重考驗,實力和合規程度應該相對好很多,不會輕易倒下。

2)p2p備案登記或在年內實現

p2p專項整治截止期限一拖再拖後,有望在今年告一段落。近日,北京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表示,P2P自律檢查將在近期基本結束,隨後進入行政核查階段,預計在3月底前可完成行政核查。一旦通過行政核查,就意味著通過了監管部門的合規整改驗收,平臺也就具備了申請備案登記的資格。

監管風險一直是懸在p2p平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此之前,監管政策經常發生變動,平臺跟著監管要求改來改去,消耗了大量精力財力,最後很多努力又淪為無用功。平臺若能成功通過監管部門的備案登記,則意味著平臺無論在業務合規,還是機構資質方面都得到了監管部門的認可,以後就可以放心開展業務了。

2019年投資p2p要注意這兩點

那麼,在2019年,投資人該注意哪些問題?

1)及時關注平臺合規動向

全業務對接銀行存管系統是p2p合規建設的重要一環。近來,不少銀行通過中國互金協會的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宣佈通過測評,成為p2p資金存管“白名單”銀行。就在對接平臺為此而感到高興時,一些銀行卻被傳為了聲譽考慮將不再與合同到期的平臺繼續開展資金存管合作,令平臺合規之路再生崎嶇。

平臺能不能通過驗收,實現備案,對於這些問題,投資人應該心中有個判斷,多加留意平臺動態,適時調整投資策略。由於行政核查截至日期已比較臨近,如果投資人對平臺通過備案心存猶疑,又捨不得放棄較高的收益,則可以投一些1~3月的短期項目。

2)後備案時代多關注項目風險

2019年,一些p2p平臺率先實現備案登記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在此之前,很多投資人通過p2p理財面臨的難題,主要是如何在數千家平臺中挑選出相對靠譜的平臺,對平臺項目往往關注不多。

備案時代來臨後,靠譜平臺得以水落石出,投資人不用再東摸西找了,這個時候應該更多關注項目信息,包括項目的風險係數、有無第三方擔保代償,等等。畢竟按照網貸監管辦法的規定,出借人要自行承擔借貸產生的本息損失。當p2p行業走向正軌後,這一原則可能得到貫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